民国纪实:陈其美的才能,在“卖报”这件事上,大放异彩……

蒋介石的一生196、民国纪实:陈其美的才能,在“卖报”这件事上,大放异彩…

民国纪实:陈其美的才能,在“卖报”这件事上,大放异彩……

开始的时候,陈其美为改变这个国家而努力。

后来,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百姓认可了他;官府认可了他;陈其美成了官府的香饽饽…

陈其美本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为国家富强努力的人,做一个受官府、百姓欢迎的人…

陈其美没有走这条路:陈其美和官府发生了分歧;在“是否举行富国强兵演说”这件事上,陈其美和官府的意见不一样(见上集);按中华传统,意见不一样的人,就是和自己作对的人;官府认为陈其美和自己作对…官府不在喜欢陈其美;报纸上只刊载两种文章:赞美和抨击…;报纸上刊载的描写事实的文章,也会被归纳为“赞美某人”;官府认为陈其美是反面典型,官府不准报纸赞美陈其美;官府不准报纸刊载描写陈其美生平的文章;…报纸上只剩下抨击陈其美的文章…;陈其美重新变成人们眼中的“坏人”…

以客观事实的角度描写陈其美,把陈其美写成“不好不坏”的人,会被扣上“和官府作对”的帽子。

人们不得不把陈其美写成“卑鄙无耻之徒”“恶贯满盈的青帮头子”“从小坏到大的人”…

陈其美又变回人们眼中的“坏人”。

最初,陈其美是坏人。

最初,陈其美一直为这样的事努力: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建设一个混混、官员都能得到平等对待的国家(见《蒋介石的一生156》);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

由于机缘巧合,陈其美成了大英雄(见《蒋介石的一生145》):

陈其美成了官员们追捧的香饽饽,陈其美成了上海百姓眼中“有良知的混混”…

这个时候,陈其美依旧为一件事努力: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

不久后,陈其美判断官府举办的走形式演讲不能使国家富强。

有这种认识的陈其美,开始走自己的路(见上集)。

陈其美的做法触犯了官府的利益。

官府重新把陈其美定义为“坏人”。

陈其美又成了坏人。

陈其美大多时候是一个青帮大佬、混混、坏人,陈其美大多时候被官员厌恶…

在陈其美的人生中,被称为“有理想”的时刻,太少了…

无论外界评价如何,陈其美始终坚信心中的信念: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

陈其美的行动,和他的内心保持一致。

陈其美很少出席官府的活动:仍有官员和陈其美交好;仍有官员邀请陈其美做演讲…

陈其美把精力倾注到街头演讲上。

陈其美在街头做了以下事情:展示西方技术;把报纸上的热门文章讲给卖菜大妈听;揭露社会上的不平等…

陈其美的努力有了小小回报:在他的宣传下,“科学”“民主”这样的观念深入卖菜大妈的心;听陈其美演讲的人越来越多;邀请陈其美演讲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听演讲时,会扔给陈其美几个铜板。

人们请陈其美演讲时,会给他一大笔钱。

陈其美靠演讲赚了很多钱。

陈其美在街头演讲赚的钱,比他在官府演讲时赚的还多…

陈其美演讲不只是为了赚钱。

陈其美演讲,是为了他的梦想: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国家…

陈其美想让更多人听到他的演讲。

陈其美想把他的想法传递给更多人。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陈其美不断尝试:培养帮派成员,使帮派成员成为新的演讲人;把演讲稿写成文章,把文章投给报社;卖报纸,把含有自己演讲稿的报纸,卖到上海滩每一个角落…

陈其美的才能,在“卖报”这件事上,大放异彩…

陈其美是个崇尚平等的人。

陈其美眼中的平等,和士大夫眼中的不一样。

士大夫也崇尚平等。

士大夫眼中的平等,是“同级平等”“同僚平等”“读书人平等”“秀才平等”…在士大夫眼中,农民、工人、商人…他们是比自己低贱的人;在士大夫眼中,地痞流氓不是人;在士大夫眼中,沉沦在红灯区的人,是“社会败类”;在士大夫眼中,“社会败类”不是人…

在士大夫心目中,上级比自己尊贵,在士大夫心目中,皇帝不是寻常人:这几乎是社会的常识…

在士大夫眼里,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士大夫眼里,洋人不是人:在他们眼中,洋人是“洋鬼子”…

士大夫的思想,是社会主流思想:1909年前后,这种思想遍布整个上海滩…

报社的人,大多持和士大夫相同的想法:开办报社的人…很多是读书人…他们对目不识丁的农民工人商人有偏见…他们对混混的偏见更大…

报社的人只向和自己平等的人卖报纸:其它读书人,秀才,衙役,级别低的官员…其它出版行业的人…

陈其美亦是崇尚平等的人。

陈其美崇尚的平等,和士大夫崇尚的不一样。

在陈其美眼中,地痞、流氓、要饭的、无家可归的人、孤儿、拉二胡卖艺的父女…他们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在陈其美眼中,清朝高官和da清皇帝…也是和自己平等的人:陈其美的这种想法,在当时,属于“大逆不道”…

陈其美进入报界时,上海报界遭遇瓶颈:报纸只出现在士大夫常逛的场所;报纸的销售范围有限,报纸的销量也有限…

陈其美进入报界后,上海报界突破了瓶颈:上海报纸开始出现在社会各个角落…

陈其美会在以下地方卖报纸:街头、巷尾、红灯区、戏院、酒楼、租界、帮派集会场所…码头、菜市场、衙门门口…

陈其美雇佣了大量流氓,陈其美雇佣了大量孤儿…这些流氓和孤儿,把报纸卖到了上海滩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世人眼中“最肮脏”“最令人不齿”的地方,也有卖报的…

卖报的时候,陈其美运用了他独特的哲学:胡辣汤哲学(参见《蒋介石的一生170》)。

卖报的时候,陈其美运用了他喝胡辣汤时领悟到的方法:见缝穿针无孔不入…

“维新志士的家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对国对家有用的人;维新志士的家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海外学到真本领,能在未来过上富裕生活…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197、上海滩纪实:现实很残酷,报业从业人员很强悍》”

民国纪实:陈其美的才能,在“卖报”这件事上,大放异彩……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