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意攝影,繪畫藝術與攝影藝術相結合的中國風藝術,寧靜致遠


畫意攝影以其唯美的繪畫風格表達人文美與自然美,一直是攝影藝術裡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

畫意派主張攝影師表現自己的個性和才華,不依附傳統模式。強調畫面中影調、線條、平衡等美學元素的重要性超過照片的現實意義。

與鮮活熱辣的時尚攝影相比,畫意攝影似乎更為“陽春白雪”一些,也更為雋永;而與單純的瞬態拍攝相比,則更具內涵。

畫意攝影實際上就是:瞬態拍攝+時間或空間場景+繪畫技法結合而成的攝影作品。

畫意是可以裝點生活的道具,是可以關照審美享受的載體,應該出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對畫意攝影來說,“畫”是一種形式,要把這種形式變為有意義的作品,就要把個人的觀念融入照片裡。

因此“畫意”首重“意”字,若只追求畫面效果,忽略畫面內的意圖,也只能是一幅失敗的作品。

兩者比較,攝影是記錄性大於可讀性,一幅攝影作品不一定讓讀者賞心悅目,但其歷史的傳承使其具備了史料的價值;畫作則是可讀性大於記錄性,畫家把自己的意圖更直接地傾注在畫布上,以其藝術的獨特價值吸引人們的目光。

畫意攝影,本質應該是意大於畫。對一副成功的作品來說,畫面中的獨特內涵總是讓人驚喜、值得玩味的焦點,而其間的表現手段卻往往會被無意間忽視掉。

無論繪畫的筆觸,或是攝影、製作的技巧都是可控的,通過大量的練習即可達到,而觀念的“意”才是金子中的鑽石。

畫意攝影師更喜歡讓思緒飛揚,喜歡羽扇綸巾、計白當黑、靜謐禪韻,喜歡現實中難以得見但存在心中的那一處自我而理想之境。

畫意攝影就是在照片中,通過後期處理,融入國畫,油畫等特殊元素,使之具有畫意風格。

畫意攝影可以說是攝影家對繪畫藝術中的意趣與境界的追求,極力模仿繪畫藝術。

凡是繪畫藝術中可以採用的技法都可以運用於攝影之上,而且行之有效,即以構圖而論,三角形﹑對角線﹑對稱與均衡﹑黃金律等,都是繪畫之中的技法,運用在攝影方面,同樣產生優美﹑完善﹑簡潔利落的效果。

畫意攝影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它能帶給欣賞者以高度的美的感受,與繪畫藝術同樣達到傳遞作者藝術見解﹑藝術觀點﹑表現作者藝術才華的目的,給人類社會提供了可觀可賞的美的一面,豐富了社會人士的文化藝術生活。

可以確信,畫意攝影在眾多的攝影流派中,在豐富社會人士的文化藝術生活,在為人們帶來美好感受方面,曾經有,而且還會繼續有所貢獻。

畫意攝影,可以著意於「畫的意趣和境界」方面,卻不一定要模仿至一模一樣。

畫家繪畫,心中自有畫的境界,通過畫筆將心中的境界描畫出來就成為一幅畫。

攝影家同樣可以通過攝影工具和攝影材料,將我們心目中的意境表現出來。

如果攝影家心中的境界是優美如畫的,又何怪其與繪畫異曲同工呢﹗

畫意攝影的根本始終是攝影,但是如果脫離開“畫”的形式,畫意攝影是否也就沒有意義了?

“畫”作為外在特點之一,是這種形式的一部分。既然說是畫,就要更多地遵循於畫的美學原理。如何使畫面更美,更符合美學原理的角度出發,去實現拍攝元素的排列與組合。

對於用光要求也是同等的,一幅美的作品無不是光的藝術,不止是攝影,畫畫也同樣如此。

瞭解更多的美學規則,是擺在“畫意派”面前的艱難任務,也是持之以恆的最高準則。

照片的品質好,後期的工作會相應減少很多,只一味地追求最後一環,一切靠後期的想法是錯誤的。

這要求作者對攝影器材的掌握如臂使指,合理地運用自己的攝影器材。

如果你喜歡浪費快門,那麼在不加選擇的拍攝中,往往會使自己與被攝者的耐心消耗殆盡。這一點無論對“攝影”還是“作畫”來說,都絕無好處。

應該說,攝影師突破自己的最好方法便是瞭解生活,以及被攝者的生活常態,結合自己的場景選擇來表現。

作畫有寫實派也有寫意派,有婉約派也有豪放派,畫意攝影同樣如是。掌握不同的手法完成自己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今,畫意派攝影作品似乎在主流之外形成了一條小河,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已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尤以人像作品和風光作品吸納最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