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府為什麼要驅逐羅興亞人,這些羅興亞人做了什麼?

寒門中人




這是一個上百多年留下來的民族問題,一百多年來都沒有得到好的解決,起因是當初英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平衡緬甸的民族勢力而引入的羅興亞人,緬甸一個單一的佛教國家,凝聚力當然很強,英國人當初為在緬甸這個難對付的佛教國家裡面和稀泥,從英屬殖民地印度中的(現在的孟加拉國引入了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就這樣禍根深種,埋下動亂的種子,英國人為好好的治理自己的殖民地,讓自己的殖民地上的人互相消耗,互相掐架,以減輕他們的壓力,他們好輕鬆的坐收漁翁之利,當年英國人支持羅興亞人時,狗仗人勢的羅興亞人沒少欺負緬甸人。



當然,緬甸人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緬甸的大緬族主義,對少數民族明裡暗裡的排擠,歧視,眾多少數民族是不斷反抗的,民族和解在緬甸這個國家就是行不通,戰爭,混亂長期持續下來,緬甸比較貧窮,長期陸陸繼繼的發生戰爭,社會動亂,經濟也發展不起來,過去長期處於軍政府壯態,這幾年才被西方認可的緬甸獨立領導人昂山將軍的後人昂山素季選拔為國家總理,這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士,上臺在短時間也玩不轉複雜而久遠的羅興亞人問題,緬甸政府應該拿出誠意,別一直固執已見,真正包容,開放,寬鬆的對待眾多少數民族,然後少數民族放下武器,實現國家的真正和解,可這只是作者的一廂情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羅興亞人曾經幫助過英國人對付緬族人,緬族人們怎麼會待見他們呢!按理應該英國人出面解決問題,開避一塊土地供他們生存。



可憐時運不濟的羅興亞人,苦海無邊,兒童婦女,他們的生存環境嚴重惡化,造成很多人間慘劇,也是他們的不幸,不能奮勇衝出命運之困。



想想我大明王朝最後一個懦弱皇帝永曆,逃避到緬甸避難的遭遇,緬甸人是怎麼對待的,搶殺關,最後還被出賣,把永曆帝交給清,一同逃過去的無辜人等那叫一個慘。所以說緬甸人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那有壓迫那就有反抗,一切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麼多年來,緬甸人一直在尋機報復羅興亞人,加上羅興亞人自身的宗教問題,有少數極端分子興風作浪,周邊國家都不肯接收,因為存在潛在犯罪的人誰都怕。



最後希望昂山素季能應用好智慧,放下大緬族主義,共同商討和平,建設富裕國家,早目解決羅興亞人問題和自身別的少數民族問題,還普通人以安靜祥和的生活,別在互相仇殺打仗了。


三國水滸歷史狂


你們的回答全部都是紙上談兵,沒有說到重點。西方因為現在的緬甸政府驅趕那些人,就制裁。為什麼人家為驅趕?並不是你們在新聞上看到的那樣。首先我不是幫緬甸政府開脫或者收了他們的錢,本人對緬甸政府其實也說不上有什麼好感,腐敗嘛。但是在羅興人這個事件上,估計很多人都誤解了緬甸政府,本人在這一點上倒是很理解他們這麼做,我在緬甸呆了段不斷的時間,和緬甸不少華人有點生意來往,對羅興人這個事情還是有不少具體瞭解。緬甸華人在緬甸地位也是被打壓,甚至三流公民,他們對羅興人事件也是咬牙切齒的。羅興人做的事情也是這些華人述說的。下面就說說羅興人都做了什麼才會被趕,羅興人是什麼宗教信仰,都帶白帽的,和他們附近的村落的緬族或者其他族的姑娘經常被綁架走,強姦,喉嚨被開洞,擺一排。有的屍體被燒,丟棄樹林裡。不是一兩次而已哦。經常到附近的村落攻擊其他族群,燒搶村子,被害的都是無辜姑娘多,如果你說不是有警察麼,那我只能叫你瞭解一下那邊具體情況了,羅興人有組織的,還有槍,有極端思想加持。壞事積累多了,緬族也不忍了,即使是信佛,也有火。然後就發生了你們看到新聞上的驅趕事件發生了。我覺得老緬不把炮兵拉出來轟那些羅興人,已經很剋制了。羅興人被趕,真的半點沒冤枉他們,強姦,殺人用殘忍方式去完成那些極端宗教傻逼玩意,別看到他們被趕出去那些流淚的照片,是他們助長了他們內部那些人,和當年小日本在中國做的事情本質上沒什麼區別。個人覺得帶白帽的,為什麼被別人心裡擺在恐怖分子的位置,是沒有原因的。我們都生活在歲月靜好的中國,是靠背後看不到的無數無名英雄守衛著的,希望我們國家一直國泰民安,不要出現那些悲劇事件。


保羅183787232



2017年8月25日,緬甸羅興亞人武裝組織“若開羅興亞救世軍”突然襲擊了若開邦的30個警察哨所和一處軍事基地,造成軍警數十人傷亡!緬甸政府軍迅速雷霆反擊,造成了400多喪生,房屋被焚燒……

大約有15萬名緬甸羅興亞人被迫逃入鄰國孟加拉避難,住在非常簡陋的難民營,飢寒交迫,缺衣少食,處境艱難,還有不少難民倒在了逃難的途中,再也不能活命到目的地。

情況危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國際社會關注緬甸的難民危機,警告會有種族清洗的危險。西方社會紛紛指責緬甸軍政府的軍事行為給羅興亞平民帶來的苦難,還有人威脅要剝奪昂山素質1991年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

這已經不是羅興亞人與緬族人的第一次衝突,雙方的矛盾巳持續了100多年。

2012年5月28曰,一名若開族婦女遭到搶劫、強暴、殺害,當地若開族人認定兇手是羅興亞人,藏身於一輛長途客車上,所以把10名羅興亞族乘客拉下車,活活打死,客車被焚燒。隨後的騷亂,導致了100多人傷亡,2230多間房屋被燒燬,14座宗教建築被拆毀,6萬多人無家可歸。

目前大約有80萬羅興亞人生活在緬甸,他們是19世紀英國控制緬甸之後,從孟加拉等國移居而來的,“以夷制夷”,已在緬甸實際居住100多年。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一般是農民或者漁民,有自己的語言,經濟落後,生活困難,文化不高。與信奉佛教的若開人經常發生衝突,甚至發生暴動,成立反政府武裝,想搞“自治自管”。

羅興亞人穆斯林幫助有東突背景的維吾爾族偷渡。2014年3月12日,泰國警察在其南部橡膠園逮捕了213名偷渡者,認為其是維吾爾族人。

現在羅興亞武裝的首領是亞塔烏拉,來自沙特,有人懷疑其與IS組織有關聯……


WAN9981


在歷史上,羅西亞人的來源比較複雜。基本可以認定的是,現在的羅西亞人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等族群的後代。

羅興亞人在英國殖民印度、緬甸時期,通過當時屬於英屬印度的孟加拉來到緬甸西南部,主體說孟加拉語。羅興亞人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族群,在英國撤出印度、緬甸以後,這些滯留緬甸的人群才統一自稱羅興亞人,並以羅興亞族為共同認同。



羅興亞人居住的地方是緬甸若開人的世居地,但是羅興亞人來到緬甸以後,並沒有融入當地社會。相反,羅興亞人還驅趕、對抗當地土著,與本地人的關係非常緊張,混亂時常發生。

此外,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與緬甸佛教群體格格不入。而向來溫和的佛教群體,也與羅興亞人有著嚴重的對峙和衝突。


而對於緬甸而言,羅興亞人是客居緬甸的外國人,不屬於緬甸的一部分,且為緬甸帶來了混亂。事實上,羅興亞人在巴基斯坦或此後的孟加拉建國以後,拒絕返回孟加拉。另一方面,羅興亞人也不甘願被緬甸統治,而幻想要求緬甸拿出若開地區給其自治甚至建邦。而這種矛盾,羅興亞人與緬甸已經持續了幾十年,雙方爆發了多次規模較大的衝突。因而,緬甸方面拒絕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的一員,也拒絕給於羅興亞人身份承認。

現在的羅興亞人在國際上也被稱為羅興亞難民,除了仍滯留緬甸的群體以外,幾十年的衝突中,還有大量逃往孟加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難民,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關注。


蘇綻


緬甸政府為什麼要驅逐羅興亞人,這得從緬族和羅興亞人的歷史恩怨說起,緬族對羅興亞人的兩個最重要指控是搞分裂和宗教紛爭,而這都與羅興亞人獨特的“入緬史”有關。1886年,英國打敗緬甸貢榜王朝後,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但緬人好鬥好戰,反心不止。於是英國人就從緬甸鄰國的孟加拉國(原印度)遷入大量穆斯林前往緬甸-孟加拉邊境地區生活,並組建一支部隊駐紮下來,一則稀釋當地緬族人比例,二則通過穆斯林盯著緬族人。這批人遷入越來越多,加上熱衷繁衍,因而很快便達百萬之眾,成了現在的羅興亞人。因而,羅興亞人是指生活在緬甸的一群穆斯林,而不是一個民族。這個獨特的“入緬史”讓羅興亞與當地的緬族人種下了世仇的第一個根源。

第二個仇恨根源是在二戰前,世界進入反殖鬥爭高潮,緬族人也看到了獨立的希望,不過僅靠自己,勢單力薄不足以成事,於是為了趕走英國人,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將軍向日本求援。與此同時,羅興亞人被英國人遊說,並被許以一旦鎮壓緬族獨立戰爭成功將同意羅興亞人成立伊斯蘭自治政府的承諾,於是,羅興亞人選擇與英國殖民者站在一起。這就形成了羅興亞人與緬族人兩大陣營對抗。然而,在日本的全方面援助下,昂山的獨立革命取得了成功,英國人被徹底掃出緬甸,而羅興亞人沒了靠山,就徹底悲劇了。昂山掌權後,開始對羅興亞人進行秋後算賬,指控羅興亞人不是緬甸人,因為他們是從孟加拉遷入的;指控羅興亞人搞分裂,因為他們竟然與英國殖民者共同“鎮壓”緬族獨立戰爭,還“妄想”在緬甸成立伊斯蘭自治政府;指控羅興亞人制造宗教紛爭,因為羅興亞人是穆斯林,信仰的是伊斯蘭教,而緬族人幾乎都為佛教徒,二者水火不容。1982年,緬甸通過《公民權法案》,承認 國內135個少數民族的地位,但不包括羅興亞人,百餘萬羅興亞人成了無國籍者。而這又激起數百萬羅興亞人的反抗,畢竟他們覺得自己已在緬甸生活了百餘年,是緬甸人,能去哪個國家,又有哪個國家願意接收他們呢?

事實上,數十年來,緬族人就從未停止過驅逐羅興亞人,手段呈出不窮:既有燒殺奸掠暴力驅逐,也有挑動佛教徒整村燒房子驅趕羅興亞人。1978年甚至還暴發過一塊大規模鎮壓羅興亞人行動,稱為“龍王”行動。今年9月7日,英國BBC就報道說,在羅興亞武裝分子襲擊警察哨所後,緬甸軍方和佛教徒就摧毀他們的村莊,整個村莊的所有房屋在20-30分鐘就化為一片灰燼。當地若開邦的佛教徒還扛著大砍刀追趕羅興亞人。據聯合國統計,自2017年8月以來,有將近40萬羅興亞人逃離家鄉若開邦,他們有些逃往馬來西亞,有些逃往泰國,但最多的仍是去了孟加拉國。
目前仍有100餘萬羅興亞人生活在緬甸國內,大多在若開邦。每每緬甸與西方關係緊張時,西方媒體就會密切關注羅興亞人的人權問題;而緬甸與西方關係緩和時,羅興亞人就只有自己悲催地鬥爭了。終一句話:羅興亞人問題就是壞心西方殖民者留下的死結,怎麼解呢?感覺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哪有什麼和平風呀!!


陳一諾


緬甸的羅興亞人問題由來已久,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這些羅興亞人在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結束,英國割讓去了若開邦,使得緬甸全部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地。自此以後,英國從孟加拉逐步的遷入羅興亞人進入若開邦定居。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針對還沒有完全征服的緬甸民族,進行摻沙子,以羅興亞人來制約緬甸人。


(緬甸現在的羅興亞人)


但是羅興亞人與緬甸人差異很大,羅興亞人是南亞人種,信仰伊斯蘭教,緬甸全國大部分其它民族都是信仰佛教。因為人種和宗教信仰完全不同,語言也完全與緬甸的漢藏語系的緬語不一樣,生活習俗那就更不一樣了。雖然這些羅興亞人來到緬甸若開邦時間近二百年了,但是一直沒有與當地的緬甸若開族達到融合。緬甸沒有獨立前,因為是英國的殖民地,羅興亞人有英國人的罩著,儘管與緬甸土著居民存在矛盾,後面有英國人做靠山,緬甸人沒有辦法。


(緬甸現在的羅興亞人)

但是在1948年1月緬甸獨立之後,羅興亞人問題就突顯出來了,緬甸人認為羅興亞人是外來者,緬甸政府不承認羅興亞人的合法居住權。而作為羅興亞人,雖然說是從印度和從孟加拉等地遷入過來的。但是在這麼長的歷史時間裡,生活在若開邦有六七代了,成為難民無家可回了。羅興人自從英國人離開之後,也積極建立武裝試圖在居住地搞獨立,以及有限的自治,都被緬甸政府拒絕壓制了。所以羅興亞人與緬甸人的矛盾,在緬甸獨立之後就爆發出來,雙方的大小衝突一直不斷。


(緬甸現在的羅興亞人)

在世界輿論中,因為英國在西方具有輿論導向發言作用,指責緬甸歷屆政府的非人道主義。羅興亞人總數有二百多萬,因為受到緬甸人的打壓,逃離出去了很多,現在若開邦還有僅一百萬左右。2017年8月25日,羅興亞人的民間武裝救世軍襲擊了緬甸30餘座邊防警局,之後遭到了緬甸安全部隊大規模的報復反擊與清剿,使得暴力衝突不斷上升,導致大量羅興亞難民再次逃亡孟加拉國。

(緬甸實際上的執政者昂山素季)

去年的緬甸政府已經是受西方歡迎和支持的昂山素季執政了,但是也還是受到了美歐西方的強烈譴責和輿論批評。從羅興亞人的現狀來看,是這個世界的棄兒,沒有人願意收留,無家可歸。但這種狀況也不是羅興亞人自己的責任,這是當年大英帝國在緬甸殖民地留下來的禍患。英國人當年這是為了需要在殖民地利用當地民眾,拉一派打一派,所以形成如今羅興亞尷尬的生存狀態。

緬甸人堅決不要,而羅興亞人無處可去。如今的羅興亞人也使得緬甸政府非常頭疼,因為羅興亞是穆斯林,受到中東以及世界上一些伊斯蘭勢力的支持。二戰結束後,英法等國各自都從殖民地帶回來一些曾經的殖民地居民,所以英法等國現在有數量不少的黑人存在。

英國殖民者在離開殖民地之前,喜歡利用製造民族不和的矛盾,給新生的獨立政權以障礙。而當年羅興亞人也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要求英國人在1948年以前解決居住權問題。對於羅興亞人的基本生存權力,如今英國早已甩鍋了,也確實沒有能力安排處置。羅興亞人還不如在敘利亞幹壞事的“白頭盔組織”,白頭盔成員和家屬約800多人在上個月,英國同意全部接受安排。

總之,應該認為羅興亞人本身還是無辜的,在緬甸的若開邦已經居住有五代人以上的歷史了,突然變成了外來戶。而緬甸不要說不會同意羅興亞人合法居住,就是對於緬甸北部的佤邦和撣邦以及克倫和克欽等少數民族,都不能容許自治。那些形象迥異的羅興亞人,就更加是外來者了,羅興亞人的最後去處,除非緬甸同意發綠卡給居住權,否則是無解。


亦新湖


  緬甸,一個面積67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卻有著超過135個民族,還不包括不被承認的羅興亞人,也就說緬甸的民族數量確實非常之多。然而對於緬甸來說,多民族只能說是國家的現實,而不是國家的幸運。因為緬甸國內民族矛盾很多也很嚴重,割據一方的分裂武裝也非常之多,至少有二十餘支。其中一股力量屬於羅興亞人,也就是最近國際上炒的比較熱的羅興亞問題。

  羅興亞人屬於“惡意移民”

  符合以下條件的全部或者大多數,就屬於惡意移民。1.以比較明確的掠奪原住居民的生存資源為目的,進入一個國家,2.不尊重主體居民的風俗習慣、法律秩序,總是以封閉性很強的小團體存在,3.與其他居民關係緊張,甚至於犯下過嚴重的種族民族仇殺的罪行。顯然,羅興亞人就屬於“惡意移民”。

  羅興亞人主要居住在緬甸的若開邦,主要是孟加拉人的後裔,而緬甸絕大多數人和若開邦原本的居民若開人則屬於佛教徒。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緬甸戰敗,被迫將若開邦割讓給英屬印度。英國人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同時鉗制緬甸主體居民佛教徒,故意從孟加拉大量移民穆si林到緬甸若開邦,大量掠奪原住居民的土地,並將他們趕出家園,這些人構成了羅興亞人的主體。當時的英國駐緬甸若開邦移民官司馬特(R.B.Smart)記錄道:“阿拉幹人正在被來自西邊吉大港(現孟加拉國靠近緬甸的港口城市)的移民擠出他們的原住地,不得不向東部遷徙”。  

當羅興亞人在緬甸站住腳以後,他們首要的目標根本不是與緬甸人和平相處,而是處心積慮的分裂脫離緬甸,加入東巴基si坦(現今的孟加拉國)。二戰時期,為了阻斷日軍通過緬甸若開邦向印度推進,英軍成立了一支全部由孟加拉穆si林組成的部隊——孟加拉V支隊。但是,當英國人撤進印度之後,這支武裝起來的隊伍主要精力並不是抗擊日軍,而是成了驅趕佛教徒的利器。根據緬甸人和英國人的記錄,數百個村莊被V支隊燒燬,超過10萬名佛教徒被殺害,僅邊境小鎮磨豆(Maungdaw)就殺掉了3萬多佛教徒。說到V支隊欠下的血債,若開邦人甚至用上了“種族清洗”這樣的詞。

  緬甸獨立後,吳努政府(1948-1962)時期曾經試圖以較緩和的方式解決若開邦穆si林群體的問題。但是,緬甸國內主體民族緬族表現出了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試圖將整個緬甸國家緬族化,政府為此出臺了很多強化主體民族的政策,比如推行緬族語言、尊崇佛教、給予緬族更多特殊權利等。這激化了緬族與很多少數民族的關係,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內戰。若開邦的穆si林群體早就處心積慮想要分裂出去,併入東巴,也組建了各種分裂勢力和極端主義武裝,經常製造武裝襲擊事件,還有侵害屠殺無辜佛教徒居民。

  另外,由於若開邦發展水平高於孟加拉國,所以更多的孟加拉人不斷非法越界進入緬甸,一方面壯大了羅興亞人群體,另一方面也加劇了緬甸政府對於羅興亞人問題的憂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緬甸政府承認羅興亞人的合法身份,勢必會有更多孟加拉人湧入緬甸,並以羅興亞人身份存在;同時,國際社會特別是穆si林國家就更有理由干預緬甸的羅興亞問題。

  所以,緬甸政府幹脆不承認羅興亞人的合法身份,認定他們僅僅是非法移民,應該回到孟加拉或者印度等來源地。1982年,吳奈溫政府頒佈了《緬甸公民法》,羅興亞人被定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由於絕大多數羅興亞人文化水平低,又不具備公民身份,因此在緬甸求學、就業、經商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導致羅興亞人與緬甸主體民族之間矛盾更加尖銳。同時,緬甸政府為了同化羅興亞人以及報復羅興亞武裝的攻擊,採取了一些十分粗暴的行動,比如摧毀清真寺、建立寺廟、甚至縱容默許佛教徒攻擊殺戮羅興亞人等。

  因此,羅興亞人問題的主要責任方,羅興亞人和緬甸政府實際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正義方,真正的受害者是普通羅興亞人和緬甸居民。但是由於羅興亞人極度宗教化的特徵,羅興亞極端武裝和羅興亞人構成了實際上的魚和水的關係,即使緬甸政府作出讓步,羅興亞人仍舊會繼續採取暴力手段謀求事實上的獨立以分裂緬甸,


阿朱看世界


世界上有一個被遺忘的民族,他們沒有國籍,沒有尊嚴,被居住國驅趕。

其偷渡到鄰國亦被驅離,甚至有人建議把他們遷移到海中荒島上。

這個幾乎沒有容身之地的民族,就是緬甸境內的羅興亞人。

羅興亞人一浪高過一浪的難民潮,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世界各國紛紛譴責緬甸對羅興亞人的殘酷。

面對責難,緬甸依舊未改變立場,可見緬甸政府和羅興亞人積怨難解。

緬甸政府為什麼驅趕羅興亞人呢?這些羅興亞人做了什麼呢?

有書君認為,緬甸和羅興亞人之間的仇恨,主要是宗教和種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都是英國殖民者遺留的禍根。

至於羅興亞人,有書君認為可憐之人亦有可恨之處,其目前處境,亦是自食其果。

且聽有書君分解一下箇中原委吧。

一,羅興亞人是英國殖民者生造的民族。

說起羅興亞人,他們自己說是來此經商的阿拉伯人後代,早就在緬甸境內居住。

緬甸卻不承認他們是原住民,認為他們是在英國殖民期間,從孟加拉遷移過來的非法居民。

雙方各執一詞,我們就先從英國殖民統治開始說吧。

十九世紀後期,英國全面佔領了緬甸,當時緬甸雖然弱小,可是反殖民統治的鬥爭此起彼伏。

英國為了鞏固統治,又採取了慣用的分而治之的伎倆,從印度(孟加拉)地區遷移了人口,到緬甸的若開邦居住。

這些人口就是羅興亞人祖先,因而,有書君認為,緬甸原住民中的羅興亞人應該比例很小,其大部分還是從孟加拉遷移過來的。

其長相、語言、信仰和孟加拉人一樣,應該就是明證了。羅興亞人真的是英國生造出來的民族啊。

二,羅興亞人和若開原住民的矛盾。

羅興亞人遷移到若開邦後,英國人為了挑起民族矛盾,他們掠奪了若開人的土地,轉租給羅興亞人。99年租期滿後,羅興亞人已經鳩佔鵲巢習慣了,又怎會把土地完璧歸趙呢?

土地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歷史上多少戰爭都因土地而起,英國施陰招挑起了兩族的土地之爭。

宗教信仰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羅興亞人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而若開人篤信佛教。

誰也不會容忍別人褻瀆自己的靈魂,不同信仰成了兩族不可融合的矛盾。

多年的土地之爭,信仰之爭讓他們之間的仇恨日漸加深,真的水火不容了。

2012年,羅興亞人將一名若開少女強姦致死,成了引發大規模騷亂的導火索,也為羅興亞人再次被驅離打下了伏筆。

有書君覺得,羅興亞人本就不是原住民,卻鳩佔鵲巢的理直氣壯,其被驅趕亦有自身因素吧。

三,羅興亞人和緬甸政府之間的矛盾。

英國當時遷移羅興亞人,就是把其當做棋子分化緬甸,利用其鎮壓緬甸反殖民鬥爭。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緬甸謀求獨立,羅興亞人又被英國假意承諾允許他們獨立自治,利誘其對抗緬甸部隊。

誰知二戰結束後,緬甸獨立時,羅興亞人想和英國單獨談判建立自治政府,英國卻推翻承諾倒向緬甸政府。

羅興亞人就自建武裝部隊,謀求獨立,經過緬甸政府的政治安撫和軍事圍剿,才將其鎮壓下去。

其實緬甸獨立後,也曾短期賦予了羅興亞人,一定的權利,政府部門亦有羅興亞人任職。

可是羅興亞人的獨立之心不死,分離主義思想又日漸抬頭,緬甸政府認定羅興亞人具有分離緬甸野心。

自1962年至今,緬甸政府認定羅興亞人是外來部族,開始限制羅興亞人的自由。

尤其是1982年,緬甸新的《公民法》將羅興亞人正式排除在外。羅興亞人真的成了無根漂萍。

羅興亞人建有多支武裝部隊,並和基地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他們和緬甸政府一直處於對抗狀態。在此期間,緬甸政府曾有兩次大規模的驅離羅興亞人的行動。

有書君認為,兩者之間的矛盾,除了種族獨立之爭,應該還有宗教信仰之爭。

緬甸全民皆是佛教徒,而羅興亞人是伊斯蘭教,緬甸想將其同化,強迫其改教多年未果。兩者之間的矛盾,沒有一絲迴旋餘地。

2017年,羅興亞武裝部隊襲擊了緬甸的警察哨所和軍事基地,引起了緬甸政府軍的大面積報復。

羅興亞人紛紛逃離緬甸,很多人在偷渡時死亡,有書君覺得他們是逃離死亡,又走向死亡了。

現在羅興亞人流落各國或做難民,或做船奴,生活狀況極為悲慘。

羅興亞人在緬甸人眼中,其不但想分離緬甸,而且是犯罪率高的族群。

緬甸政府驅離羅興亞人也許是出於民族的本能吧。

面對國際輿論壓力,緬甸上下一致,沒有絲毫妥協,依舊不承認羅興亞人國籍。

無論羅興亞人做過什麼,有書君都希望,羅興亞人流浪的腳步能有一方駐足之地,亦能享受平安穩定的生活。


有書共讀



緬政府近期驅趕羅興亞人事件,引發西方社會及穆斯林國家的遣責。緬國務資政,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昂山素季被黑成冷漠殘酷。羅興亞人被驅,既有現實事件引發導火索,更重要的有其歷史原因。



一、緬政府驅逐羅興亞人事件回顧

1、羅興亞人近期被驅趕導火索

今年8月25日,羅興亞人的"若開拯救軍”對若開邦數十個警哨站和一個軍營進行恐怖襲擊,死傷多人。緬軍方馬上對恐怖組織展開還擊,致羅興亞人400多人傷亡。衝突致民房焚燒,大批羅興亞人外逃。有超過60萬人逃入鄰國孟加拉。

2012年,由3名羅興亞穆斯林強姦一名若開邦佛教徒女孩致死。而引發的動亂持續了數個月之久,造成近百人死亡,眾多清真寺和佛寺被燒燬。

2、歷史上羅興亞人曾被多次被緬政府驅趕。

2012年,數以百計若開族人在仰光寺廟大金塔舉行抗議集會,訴求緬政府恢復若開邦的法律和秩序,把洛興雅人驅逐出緬甸。

1978年和1991年,緬甸軍隊將若開邦境內羅興亞人的穆斯林武裝進行大規模圍剿,收回了許多擴張土地,一些穆斯林農民也喪失土地而一貧如洗。

3、被驅趕的羅興亞人境況慘不忍睹。

許多羅辛亞人向大海逃亡,他們從孟加拉灣南下阿達曼海,進入泰國尋求庇護。泰國軍方冷漠回應,圍捕並遣返羅興亞人重返大海。迫使他們登上沒有動力木船,用艦艇牽引到國際公海進行流放。“讓他們重回到大海去”,像漂泊的椰殼另尋重生。

2013年2月,有130名羅興亞人為逃離緬甸乘船前往馬來西亞,被困海上25天,97人被餓死,33人生還。

二、緬政府為什麼驅逐羅興亞人,而鄰國也不接受?

1、若開邦族的歷史沉浮與民族信仰積澱。

若開邦公元前266年就已經是獨立的文明古國–阿拉幹國。1784年,緬甸貢榜王朝消滅了阿拉幹國。1974年,緬甸奈溫軍政府執政期,征服了若開人,建立了現代的若開邦。

若開邦北部最西面有一條河叫那河,隔河相望是孟加拉國。若開邦的民族主要是若開族和少數緬族,兩族長期融合,都信奉佛教。

2、羅興亞人在緬甸沒有取得綠卡,是從孟加拉打工越境和戰爭湧入的無國籍人。

1826年,英緬戰爭爆發,緬甸戰敗,阿拉幹被割讓給了英屬印度。英國人讓一批穆斯林羅興亞人初遷至阿拉幹,並以99年為租期把土地租給羅興亞人耕種。耕種土地過程中,阿拉幹人反而被羅興亞人趕出家園。當99年租期到期時,羅興亞人沒有歸還土地撤出緬甸,而是藉機長期居住下來。人口也從約3萬人增長到1925年的20多萬。

緬甸獨立後,阿拉幹更名若開邦。羅興亞人要求自治,從若開邦獨立出來,遭到緬甸聯邦政府的拒絕。羅興亞人發動了針對聯邦政府的聖戰,控制了整個若開邦北部和緬孟邊界,更多的孟加拉貧民藉機湧入若開邦。人口增至100多萬,佔到若開邦總人口的25%。因此,這些外來非法移民一直無法取得緬甸政府的公民身份。

3、土地之爭,信仰分歧,連年民族戰爭導致若開族人與羅興亞人仇恨加深。

羅興亞人湧入若開邦,佔據了若開人大片土地。羅興亞穆斯林信仰伊斯蘭教,諾開邦人信仰佛教,教派之爭不可和解。若開邦人已成為緬甸國家的一員,羅興亞人屬無國籍之人。若開邦人與羅興亞人的矛盾上升到你死我活的生存境地,為化解民族矛盾,保護若開邦人生存權益,實現國家穩定,驅逐羅興亞人,實屬無奈之舉。

西方社會以人權為藉口,遣責緬政府驅趕羅興亞人行徑,但其它鄰國泰國和印度等國家也不收留羅興亞難民,難民們只好逃回祖國孟加拉。但這些難民大多都是孟加拉國成立之前湧進緬甸的,沒有孟加拉國籍和土地,孟加拉又是個貧困國家,無法安置這些無國籍難民,只能在臨時的難民營艱難度日。



三、昂山素季走訪若開邦,開啟若開邦和平之旅或見曙光。

11月2日,緬甸政府領導人、國務資政昂山素首次走訪了動盪的若開邦北部。儘管西方指控昂山素季放任緬政府軍殘暴驅趕與種族清洗羅興亞人的行為,但昂山素季公開反駁了西方的指控。昂山素季不迴避現實,承認羅興亞人目前處境。她所做的是,和解若開邦族人與羅興亞人的長期矛盾,這已展示了昂山素季以人為本的博大胸懷。昂山素季呼籲緬甸政府和若開邦民眾,為了緬甸國家的穩定,能夠證實自己是緬甸居民的羅興亞難民可以重返家園。

昂山素季做到這一步已實屬不易,從1826年到2017年191年的民族矛盾之爭,其源頭是英殖民者種下的惡果,現在讓昂山素季收拾亂攤子的同時還要遭到指控也不公平。化解近200年的民族矛盾,決不是西方社會和穆斯林國家想像那麼簡單。


英漢微視


最近,緬甸的羅興亞難民潮再次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一艘艘滿載羅興亞難民的船隻在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海域被發現,這些偷渡船隻在海上漂流了多日,由於食物和飲用水的缺乏,已有不少難民死於船上,難民中甚至發生因爭搶食物而自相殘殺的悲劇。然而,相鄰國家的政府對這些難民卻表現出異常的冷漠,馬來西亞執政當局嚴令禁止他們登陸,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政府海軍也只給予有限的人道救援工作,如修理船隻引擎,提供燃料、食物、飲用水後,將船隻拖離該國海域,拖入公海,讓他們自由選擇進入澳大利亞或新加坡。

面對這次難民潮,緬甸政府承受了巨大的、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人權組織批評緬甸國內的人權狀況,聯合國呼籲緬甸給予羅興亞人以公民身份。但是,緬甸政府一如既往地回絕了這些要求,仰光街頭甚至出現了遊行示威的活動,抗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就羅興亞難民潮向緬甸政府施壓。



被西方看作民主象徵、道義典範的緬甸最大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也沒有為國際社會眼中的弱勢群體羅興亞人說話:“難民的問題,孟加拉政府也應該負一定的責任。”緬甸知識界、宗教界、朝野各黨派團結一心地站在同一個立場上,不為國際壓力所動。這不免讓人感到驚訝,緬甸人肯定是覺得自己在道義上

絕對沒有問題,才能如此地堅定不移、寸步不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