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歲生日!他是廈大建校時的“第二男神”,為我廈鞠躬盡瘁,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說起廈大的男神,可能校主陳嘉庚先生是當之無愧要排首位了,他興辦實業,創立廈大,“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被譽為“

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但你也許不知道,嘉庚先生的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他幫陳嘉庚主持公司業務,使公司在惡劣的環境中獲利頗豐;與陳嘉庚一起興辦學校,親力親為,二人共同出資創建了廈門大學,而他則被尊稱為廈大的“第二校主”

他就是陳嘉庚先生的胞弟,愛國實業家,“第二校主”陳敬賢先生。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陳敬賢(1889~1936年),廈門集美人,“校主”陳嘉庚先生胞弟,私立廈門大學校董。早年赴新加坡隨父兄學商,1910年與陳嘉庚一同加入中國同盟會。後多次隨陳嘉庚返鄉創辦集美諸校,1921年與兄共同出資創辦廈門大學,並於陳嘉庚在新加坡經營企業期間操持校務,為廈大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畢生支持陳嘉庚發展實業和傾資辦學、興辦公益慈善事業,操勞一生,終積勞成疾,不幸英年早逝。

陳嘉庚唯一的同母胞弟

陳父陳杞柏先生是近代我國較早下南洋的華僑商人之一。他於19世紀70年代前往新加坡,在此開立米店、設立黃梨廠等。1896年,他被推舉為閩幫代表,並與華社領袖林文慶等多有合作,這都為日後陳嘉庚和陳敬賢的事業打下了基礎。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陳杞柏墓

陳杞柏有三任妻子,算上收養的六個孩子,他膝下共有十子,依族譜所列為:孟庚、甲庚(即陳嘉庚)、長庚、長齡、長修、長城、敬賢、天乞、天福及天祿。而只有陳嘉庚與陳敬賢同為母親孫氏所生,這大概是昆仲二人日後配合能如此密切的原因之一吧。

1889年1月13日,陳敬賢出生於集美社的家中,這是他坎坷而又傳奇一生的開端。1895年,他就讀於集美社的惕齋家塾,開始接受舊式教育。兩年後,母親孫太夫人病逝,這使得年幼的敬賢先生悲痛萬分,他每晚都守在母親的靈柩旁,長達半年之久

1900年,敬賢先生隨嘉庚先生南渡新加坡,依父兄學商。他很快便展現出了在商業方面的過人才能,不到20歲時就出任嘉庚先生開辦的謙益米店的經理了。

心繫故國,積資興學

自步入商界以來,陳敬賢先生就與兄嘉庚先生一道,作為新加坡華僑界的領袖人物活躍在中國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1918年的陳敬賢

1910年,他與陳嘉庚一同加入中國同盟會,併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捐籌巨資。辛亥革命後,兩人又為福建省政府籌款10餘萬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陳嘉庚名下的航運業獲利頗豐,兄弟便商議在家鄉興辦教育。

陳敬賢在後來曾說:

我同家兄僑寓南洋數十年,眼見歐美各國的強盛與富裕,我們國家則衰弱貧窮,到處受人欺侮。要想彌補這種缺陷,我想非普及教育與振興實業不為功。但是,振興實業又要有振興實業的人才,從根本上來說,興教育實業是根本上的根本了。所以,當時我們兄弟二人就毅然決然地來創辦本校。

先生還講,他們辦學抱定了兩種希望:

一、竭盡我們的力量來辦學校,將來定可引起國人之同情心,各能盡其力量來創辦學校,將來教育自然易於普及;二、早就有道德與知識兼備的人才,出來擔負國家及社會的責任,將來國家自必就能慢慢富強起來,我們國家自然也就不至於再受人家的欺侮了。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圖為集美大社陳嘉庚故居。此樓最初被稱為“校主住宅”,是陳嘉庚和陳敬賢先生輪流回國辦校時的住所。抗戰時期,此樓毀於侵華日軍的炮火,於1955年修復。現為廈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從1912年起,嘉庚先生與敬賢先生開啟了這樣一段生活:當敬賢先生回國辦學時,嘉庚先生便在新加坡經營公司事務;而當嘉庚先生回國時,便由敬賢先生在新加坡打理公司。

1912年,嘉庚先生回到廈門籌建集美小學,敬賢先生在這時第一次獨立主持公司商務

1916年,陳敬賢回國籌辦集美師範學校和集美中學,督辦一批校舍及配套設施的建設,還親自趕赴江、浙、贛、鄂、魯等省延聘教師。這為後來的集美學村奠定了初步規模

1919年,嘉庚先生欲回國創辦廈門大學,電召敬賢先生南渡新加坡全面主持公司業務。彼時正是新馬地區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但在敬賢先生的主持下,陳嘉庚公司卻逆流而上,取得了三項重大成就

樹膠廠面積增加到5.5萬平方米;

大量生產樹膠製品,奠定了樹膠製造廠成品加工的發展基礎;

在1919至1921的三年中,陳嘉庚公司共獲利280餘萬元。

這些都為嘉庚先生創辦我校提供了最堅實的物質基礎。可以這麼說,廈門大學創辦時期的經費,

有很大一部分是陳敬賢先生的功勞。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陳敬賢(二排左五)與林文慶校長(一排左六)等廈大和集美學校教職工合影

1921年,敬賢先生因病回鄉休養,並監理廈大和集美學校的校務。廈大早期,校董為陳嘉庚、陳敬賢、林文慶三人。其中,陳嘉庚被大家尊稱為校主,林文慶是廈大校長,而敬賢先生,則被尊稱為第二校主

我校的群賢樓與敬賢先生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群賢樓建成之初,有人提議以敬賢先生之名,將其命名為“敬賢樓”。但嘉庚先生一番思考後,最終以“群賢樓”名之。一般認為,“群賢”一詞是取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之意。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

敬賢先生因為敬業和過度操勞,過早地便有了肺部的沉痾。1908年,他就曾因勞累而患上了咳血病,於是年冬天回鄉養病。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1922年的陳敬賢

他1921年返鄉,也是因為過度操勞公司事務,導致了咳血病復發。

歸國養病時,他仍沒有忘記自己第二校主的身份,對廈大的校務十分上心。每隔一段時間,敬賢先生就會和林文慶校長坐在一起,商討學校的發展以及校園的建設問題。廈大最早期的群賢樓群,有著敬賢先生所注入的心血和精力。

因國內醫療水平有限,先生於1922年前往日本治病。日本醫生診斷他的肺病已轉入第三期,已經是不治之症了。但他通過積極的治療和調和,身體逐漸有所恢復。歸國後,他也積極在集美宣傳調和法,倡導師生注意身體健康。

在日本經過短暫治療後,敬賢先生便匆匆回國,主持廈大和集美各校的校務。但還是因為過於著急,病情有所反覆,便在1925年重返日本治病。這樣斷斷續續的治療最終沒能夠徹底根除先生的頑疾

,這也是導致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第二次赴日治病回國後,敬賢先生寓居在南普陀和廈大的校舍。一段時間之後移居到禾山茂後社居住,並繼續開辦實業,捐資興學。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弘一法師(1880-1942),即李叔同,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代表作《送別》等。

回國後,敬賢先生開始研究禪理,誦讀佛經。弘一法師到廈門時,就受到過敬賢先生的熱情招待。當時愣是憑著先生的極力挽留,讓僅是路過廈門的

弘一法師,在南普陀寺待了三個月之久。先生去世時,弘一法師還寫了一篇《記陳敬賢居士軼事》來紀念。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于右任先生題寫的輓聯

敬賢先生因為操勞公務而身患重病,又因心繫學事而貽誤治療,最終過早地離開了人世。先生晚年遍覽名山古剎,上海、福建、浙江多地都留有先生的足跡。1936年,先生在杭州彌陀寺居住時,因舊病併發唇毒疔瘡,不幸辭世。

陳敬賢逝世後,全國各界悲慟萬分。追悼會上,收到了各界挽章題詞等600餘件,其中不乏當時的社會名人。孫中山之子孫科、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國民黨高級將領何應欽等都送來了悼念的挽章。邵力子先生更是送來了“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的墨跡,高度讚揚了敬賢先生的一生。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社會各界送來的悼念文字,現藏於廈門市陳嘉庚紀念館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集美陳敬賢墓塔

130岁生日!他是厦大建校时的“第二男神”,为我厦鞠躬尽瘁,有着说不尽的故事……

廈大敬賢亭

先生逝世之後,骨灰暫存在南普陀寺。1990年,其子陳共存先生將骨灰安放在位於集美區的陳敬賢墓塔之中,與父親陳杞柏的墳墓相守。廈門大學則在集美樓後立一座敬賢亭,亭內有先生塑像一尊以示紀念。

敬賢先生的一生雖然短暫,但這倏忽一現的“曇花”卻為廈大乃至中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是敬賢先生誕辰130週年的紀念日,讓我們送上最誠摯的敬意!

參考文獻

[1]廈門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廈門市志·陳敬賢傳》;廈門地情網;http://www.fzb.xm.gov.cn/dqsjk/xmsz/xmsz5/

[2]政協集美區委員會編;《陳敬賢先生紀念集(1889-1936)》;廈門,2003.

[3]《陳敬賢先生追悼紀念冊》;廈門,1936.

[4]陳嘉庚;《南僑回憶錄》;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4.

[5]集美區人民政府;《集美區文物保護單位·陳敬賢墓塔》文物保護單位碑;廈門,2001.

[6]廈門市陳嘉庚紀念館;《在陳嘉庚身邊——嘉庚現象,誠毅同行》陳列.

[7]廈門大學校史館有關資料.

廈門大學

圖文\整理:郭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