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了曾經的輝煌,下一個消失的手機品牌會是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的諾基亞、三星等外國手機品牌在中國市場是多麼紅紅火火,如今市場有多少存貨,又有多少人問津呢?手機行業已經是中國的時代了。

在2008年,全球前六大手機廠商,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LG、索尼愛立信和中興(00763),其中只有中興為自主品牌,但市場份額不足5%。再看看2018年這十年的變化,全球前六大手機廠商,三星、華為、蘋果、小米(01810)、OPPO和Vivo,其中自主品牌佔了四個,市場份額合計佔比達40%。

華為、小米、OPPO及Vivo四大品牌在全球逐漸吞沒其他知名品牌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市場基本戰領了所有的市場份額,根據數據統計公司Counterpoint數據,2018年Q3,上述四大品牌市場佔有率近80%。包括蘋果、摩托羅拉及三星等國外知名品牌,以及魅族、朵唯和中興等其他眾多國內品牌,爭奪剩下20%的市場份額,競爭以及生存環境十分殘酷。


抹去了曾經的輝煌,下一個消失的手機品牌會是誰?


殘酷的競爭使得手機行業不斷優勝劣汰,部分國外知名品牌正在退出中國市場,而國內的其他品牌有的也正在消失,市場已沒有過多的存貨可賣,也少有人問津,比如樂視手機及朵唯手機等。那麼那些在國內市場有哪些已經消失的品牌,正在消失的手機品牌現狀又如何呢?

一、手機行業的淘汰賽

實際上,中國手機市場可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2018年前階段和2008年後階段。2008年之前國內的手機主要為功能手機,滿足一般電話及短信的通訊功能,2008年後智能機崛起,國外品牌紛紛打進中國市場,以及2011年後華為、小米、OPPO以及VIVO進入市場後的群雄爭鹿。

(一)功能機的消亡史

在第一階段,之前搞功能手機的廠商很多都消失了,比如1993年成立的迪比特,曾是國家計委認定的手機定點生產企業(代工生產),2003年推出其品牌產品,銷量曾在國有品牌中排前三甲,但手機業務虧損嚴重,2006年開始撤出市場,之後公司倒閉,廠房被政府收回。

其實還有很多例子,比如1999年成立的南方高科,註冊不到兩年,就已形成了年產100萬臺手機的能力,2005年6月份,該公司在廣州的手機生產線、倉庫被當地法院依法查封。1984成立的科健股份,1998年成功推出第一款國產GSM手機,年產量達300萬臺,但在2012年退出了手機市場。此外,曾經輝煌過的夏新品牌和熊貓品牌也已經在市場絕跡。


抹去了曾經的輝煌,下一個消失的手機品牌會是誰?


當然,也有部分手機品牌存活下來的,比如1992年成立的波導手機,以及2002年成立的天語手機,其中波導手機在2004-2005創造輝煌,當時年銷售突破1000萬臺,但2006年後市場份額急速下降,目前雖有機型在賣,但少人問津。在天貓上,波導手機最大的月成交筆數為1.3萬筆,天語手機為4萬筆。

目前市場存在的功能機存量已經很少了,根據數據,2018年首11個月,功能機出貨量在整個手機市場份額不到6%。老牌的自主功能機以及已經進入市場的國外品牌也在爭奪這6%的市場份額,生存並不容易。

(二)、智能機的淘汰史

2008年後中國手機市場進入第二階段,智能手機崛起,蘋果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而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品牌,比如摩托摩拉、三星等品牌產品轉而大量打造智能手機。

中國手機市場給國外品牌的好日子不長,小米2010年成立,2011年推出第一代小米手機,同年OPPO推出第一臺智能機,而vivo則宣佈進軍智能手機市場。而華為也在2011年也開始全力進軍智能手機,2012年,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2013-至今,國內的手機市場份額基本被華、米、OPPO及VIVO所佔領,國外品牌逐漸被擠出市場。

以下為從2013年市場中國手機市場最大市場份額變遷:


抹去了曾經的輝煌,下一個消失的手機品牌會是誰?


2013年三星的市場份額18.7%,而在2018年的Q3份額僅為1.1%,份額若是再度下降,估計得放棄中國這塊市場。當然,手機行業的殘酷競爭,不僅擠掉了國外的品牌,也淘汰了國內一些品牌,比如酷派手機,2014年的市場份額排第五,中興手機,市場份額排第九,如今已經找不到排名。

電商的崛起讓手機多了一條網絡強大的銷售渠道,目前天貓和京東是電商平臺中的兩大巨頭,國內的最終商品基本在這兩大平臺售賣。智通財經APP通過天貓及京東相對應的月成交筆數及評論數了解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售賣情況。


抹去了曾經的輝煌,下一個消失的手機品牌會是誰?


以2018年Q3中國手機市場排名前九的品牌來看,華為在天貓的最高月成交筆數最高,為5.8萬筆,其次為小米手機,低於萬筆成交數的有魅族、三星和金立,其中金立最高月成交額才134筆,近日,有信息稱金立因債務危機實行破產重整。金立手機估計會在2019年被抹去排行榜。就京東評論數而言,最高的是蘋果,為154萬+,但華為也有125萬+的評論數,三星僅有9.6萬+的評論,金立為0.3萬+的評論。

作為對比,我們將市場上存在的智能手機品牌,包括中興、酷派、諾基亞以及HTC等品牌也進行了梳理。


抹去了曾經的輝煌,下一個消失的手機品牌會是誰?


根據統計的手機品牌,樂視手機及黑莓手機已經在天貓沒賣了,但樂視手機在京東有二手機型在賣,黑莓在京東有賣。根據最高月成交筆數看,酷派500多筆,中興1000多筆,曾經風靡一時的諾基亞1.2萬筆及摩托羅拉僅為70筆,最慘的還是HTC,僅為13筆。近日錘子深陷資金危機及裁員風波,停留在生死存亡邊上。

諾基亞、HTC以及TCL在天貓賣的最好的還是老人機,其中諾基亞價格為145元新105老人機在天貓月成交筆數達2.9萬筆,在京東評論數上,多款老人機獲得52萬+的評論,可見諾基亞的老人機在中國還是有市場的。中興的老人機在京東最火爆的一款是219元的守護寶品牌,評論12萬+。

2008年市場份額排前六,2013年排前三的LG手機已經在市場絕跡,京東以及天貓都找不到售賣信息,其實在2018年初,曾有信息稱LG北京辦事處代表談到“手機業務已經退出中國了”。曾經火過一時的索尼愛立信也已經不存在了,2012年正式退出市場,退出手機業務。

二、四大自主品牌的天下

未來的手機格局已經定了,華、米、OPPO以及VIVO繼續在國內擠佔市場,擠掉國外品牌以及淘汰掉其他國內品牌,在全球繼續吞佔市場份額,特別是一些新興國家,比如印度市場,小米在印度市場排第一,份額超過30%。

知名數據公司IDC曾在報告中談到,預計華為、小米、OPPO和vivo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還會持續走高,四者總市場份額預計將擴大至85%以上,屆時其餘手機廠商,都處於艱難維持的狀態,包括蘋果。

實際上,中國手機市場並不樂觀,11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537萬部,同比下降18.2%,而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329.8萬部,首11個月,國內手機市場出總貨量為3.79億部,同比下降15.6%,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3.56億部,同比下降15.3%,智能手機佔比94.1%。

在下滑的行業環境中弱肉強食成為常態,小的以及快死去的手機品牌可能都要被市場吃掉,當然衰落的智能手機品牌有可能轉到功能機競爭,但功能機在整個手機市場中份額不到6%,其實分不到太多肉的,且沒什麼利潤,被淘汰是必然。


抹去了曾經的輝煌,下一個消失的手機品牌會是誰?


不過5G商用的到來,也有可能成為各大手機品牌的翻牌戰,華為、小米、OPPO、VIVO及三星均將在2019年推出5G商用手機,蘋果預計為2020年,屆時行業將會進一步洗牌,產生新的行業格局。國內四大品牌或將憑藉先進優勢,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綜上看來,全球手機行業未來將是華、米、OPPO及VIVO的天下,未來將有更多的手機品牌拍死在“沙灘上”,不僅僅是中國的沙灘,還包括外海市場的沙灘,比如印度市場。而且在未來將到來的5G淘汰賽中,這四家也將以先進優勢佔領市場,擠佔同行份額。就像IDC所言,未來,其餘手機廠商,都處於艱難維持的狀態,包括蘋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