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壽命在動物界中算什麼水平?

人類的壽命在動物界中算什麼水平?

人類作為地球的統治者,在地球上150萬種動物中,壽命究竟在什麼樣的水平呢?據瞭解,目前人類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3歲,女性的是79歲。最長壽的記錄保持者是南非的莫洛柯泰莫,他活了134年。

人類的壽命在動物界中算什麼水平?

和人類的好夥伴相比,人類的壽命已經算很長了,畢竟狗的平均壽命只有12歲,而貓的平均壽命也只有10幾歲,但放眼整個動物界,人類的壽命也就處在中等偏上的位置。

北極蛤在冰島的海底,靜靜地活了500多歲,格林蘭島鯊魚在北大西洋緩緩地遊了400多年,它們的生長極為緩慢,每年只長1釐米,要過150多年才能成熟。

人類的壽命在動物界中算什麼水平?

生活在日本水域和地中海的燈塔水母,具有返老還童的能力,可以實現不朽。很多人想問,動物的壽命,到底和什麼有關。從遺傳的角度,根據海弗利克極限理論,壽命由DNA鏈末端的端粒長度決定。

當端粒不能再縮短,細胞不再分裂就走向了死亡,我們知道自然界中體型較大的動物壽命往往更長,比如大象可以活到70歲,這是因為體型大的動物新陳代謝慢,相應的細胞分裂也慢,結合海弗利克理論,它們因此活得更長。

人類的壽命在動物界中算什麼水平?

可以說遺傳決定了極限時間,但還有一個因素不得不考慮環境,食物鏈底端的生物,壽命延長沒有意義,反而一個不小心就變成天敵的美餐。而只有能夠規避風險的生物,比如有著堅硬外殼的魚類,才能不斷演化,輕鬆活個上百歲。

其實人類也一樣,1900年人類的平均壽命才31歲,但隨著醫療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靠自己的努力站上了食物鏈頂端,少了生存的威脅,平均壽命自然在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