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雞飼養的8點防預措施

天氣轉冷,為提高產蛋率,延長產蛋高峰,必須提供適宜的產蛋環境,減少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

雞舍保持適溫

產蛋雞要求溫度範圍是8~27℃,最適宜溫度是13~24℃,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產蛋,每升高或降低1℃都會使產蛋下降1%。冬季外界氣溫低,應提高雞舍溫度,一般最低應保持在8℃以上。

艾牧智能設備讓您的雞舍四季如春。

冬季蛋雞飼養的8點防預措施

保持光照恆定

光照對雞的性成熟、排卵及產蛋有決定性作用,一般要求產蛋期光照每天保持16小時。到雞淘汰前4周可把光照增加到17小時,最適合的光照強度為5勒克斯。

冬天日照短,陰天霧天應及時開燈補充光照。防燈泡變髒後光照強度減弱,應儘量做到光線均勻一致。

冬季蛋雞飼養的8點防預措施

保持適當溼度

產蛋雞要求溼度範圍是50%~70%,最適溼度是60%~65%。溼度過低易使雞體脫水和引發呼吸道病;溼度過高,常常使雞舍空氣汙濁,而易引發各種疾病。

冬天舍內相對溼度大,因此必須在保持溫度的基礎上調節溼度。平時通過控制溫度來調節溼度,以利於提高產蛋。

勿忘通風換氣

冬天雞舍密閉較嚴,有大量有害氣體產生(H2S、NH3、CO2),可誘發雞的慢性呼吸道病、傳支、傳喉、鼻炎、大腸桿菌病等,每天應適當打開天窗換氣或設置排氣扇,防賊風侵襲。做好環境消毒,消毒藥交替使用,如速潔、千毒滅防止各種病毒、細菌的傳播。

冬季蛋雞飼養的8點防預措施

合理投藥防病

不盲目用疫苗,不隨意加大疫苗的使用倍數,以免造成免疫失敗或免疫麻痺,避免非典型新城疫的發生。當發病時應及時治療,以免增加死淘率和加大用藥投資等。

入冬以後,對大腸桿菌病、葡萄球菌病等選擇高敏藥物,以便及時控制病情,同時防止支原體、新城疫、禽流感等更嚴重疾病的繼發感染,以免造成產蛋率下降。

儘量減少應激

雞舍建築堅固,以防狂風造成的巨大聲響,同時應避免犬、貓、鼠、鳥類的竄入。在應激情況下,可在飼料中添加魚肝油。

冬季蛋雞飼養的8點防預措施

供給潔淨飲水

水是雞生長髮育、產蛋和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參與機體的整個代謝過程,飲水量隨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冬季一般為飼料採食量的2倍;

飲水不足可使產蛋下降2%~10%,並且蛋重減少。每天應清洗飲水器,保證水質良好,創造高產的飲水環境。

及時調整雞群

200日齡左右,觀察雞群,冠萎縮、恥骨收縮、羽毛緊收、腿部皮膚髮幹,胸肌薄而腹部下垂呈企鵝狀的雞淘汰。可節省飼料而提高產蛋率,防止其它疾病的傳播,減少投藥次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