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上了“标配人生”吗?进来看看你就明白了

重点高校毕业、工作体面、有车有房、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这样的人生被一些网友称为"标配人生"。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7%的受访者追求"标配人生",58.1%的受访者认为"标配人生"目标更清晰,61.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过上了"标配人生"。

你过上了“标配人生”吗?进来看看你就明白了

人类并没有答字画押说要永远都像现在这样生活。不可否认标配人生带来了物质享受和自认为的对自己人格尊严的满足,但是像开火车一样的远行,我们得到了什么?真正到享受什么?人,生而为人,就是要有令人憎恶也乏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悯的傲骨。不是稻草人,不愿看风不喜,不愿看夏蝉不烦,不愿看秋风不悲,不愿看冬雪不叹,不愿被标配的人生。

每一片叶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更何况人生?懂得追求自我,才是人生。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放弃了当时看来的"标配人生",转而去到乡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意,诗仙李白也是如此; 比尔盖茨为追求梦想,放弃了哈佛大学这个"标配人生",终创微软,成就一代世界首富,乔布斯,扎克伯格又何尝不是?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手中的一切,若你的目标,你所热爱的,便是这"标配人生",那你便去追求,去为此奋斗,而若你更中意于诗和远方,那你便去背上行囊,大步前行,不必为"标配"所束缚。

你过上了“标配人生”吗?进来看看你就明白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告诉我们,每当你想批评别人时,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有你的优势。这句话反过来也是一样,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天赋不同,普普通通的我们没有必要什么追求他人给我们"定制"的人生,我们又如何去与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王思聪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保尔·柯察金如是说。无愧于己,无愧于人,便可。

你过上了“标配人生”吗?进来看看你就明白了

生活中大家缺乏安全感,缺乏认同感,于是,"标配人生"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缺。当大家都活成"标准人生",就不会有比较,就不会有对错高低之分,一群乌合之众就有了扎扎实实的心理基础。在适当的年龄做所谓适当的时,随波逐流,一味追求"标准人生",也就不会有人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杨绛曾言: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人生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丢下所谓"标准人生"吧,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无问西东。

我们生活在一片充满价值判断的现实深渊里,太多的声音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被这些声音湮没,却忘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标配人生"并不能成为衡量人生的标准,不是毕业于名校就不能取得成功吗?没房没车就不能获得幸福吗?自强自立的大龄剩女就应该被人同情吗?这样的标准太过狭隘,并且于无形中诱导青年人盲目地追求物质的盛宴,忽视精神的修炼。人生不是一场网络游戏,只要完成一个个任务关卡,就可以获得最终的成功。人生是一场以死亡为终点的旅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的风景。我们应懂得如何向死而生,不被他人的标准左右,自己定义属于你的人生。无论如何,人生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工作稳定"、"有房有车"、"婚姻幸福"的标配人生,其实也"标配"着自悖: 比如,什么叫工作稳定?月薪1000和月薪100000的稳定工作比比皆是,哪一个算标配? 比如,什么叫有房有车?老破小的房子、三五万的小车和东区大平层、100万的奔驰S,哪一个算标配? 比如,什么叫婚姻幸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还是床头吵架床尾和、从不一哭二闹三上吊,哪一个算标配?

所以你看,人生哪里有什么标配呢,正如生活从来也没什么标准答案。"标配人生"颇似鞋子合脚与否的老生常谈。佛系一点来看,标配与否,全在心境。这么看,知足常乐倒是一剂良药了。

但知足常乐仍然治标不治本,毕竟时代洪钟震耳发聩,时代洪流浪遏飞舟。你眼前的"足"并不见得足,你眼前的"乐"也不见得是乐。即便富埒陶白、赀比程罗,也无计可消此情,更遑论裤腿上还沾着泥巴和砂灰的准中产和新中产们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说得是任何获得都必须有所付出。与此相似,就更遑论"一劳永逸"的终极意义了。

现代人的标配人生观,都围绕着体面与富足。 而在地球村的全球环境下,谁又能脱离人群孤饮月光?既如此,来这人间一趟,不追求体面富足的人生,难道追求卑鄙贫困的苦厄? 降临在自身的所有不幸都可以看做生活的磨砺,但,真正的战胜不幸不是享受其一个一个无用的烦扰,把逃避当升华。而是跳脱出产生不幸的环境,去追求更高的环境。

许多人看到"标配人生"这样的字眼就开始心生反感,人生怎么可以被标配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啊!但是"标配人生"之所以标配,正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名校毕业,体面工作,有房有车,幸福家庭,这些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足够给他们带来幸福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走上世界顶端,能够过上"标配人生"已经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小时候的我们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幻想着长大后的自己能够改变世界,但是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我们已被现实磨去了棱角,没有小时候那些天马行空的幻想,每日为生计奔波,但是此时只要看到家人的笑容也就满足,不一定得有着达声名显赫的地位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标配人生"有着足够的物质基础,家人间不必为一些小钱锱铢必较,日常工作,假期与家人外出度假,生活和和美美,老了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生活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而且如果这样能够给自己足够的快乐满足,那便是人生全部的意义了。

:标配人生之所以被标配,一定有其自己的理由,所以这个笔粉从标配人生就应该被标配的角度进行说理,从小时候的想法,到时候标配人生的优点,种种都围绕论点"标配人生就应该被标配"来说服,小笔认为很有说服性。不过呢,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加一点其他素材,例如人物事例或者热点事例,不仅仅是讲道理的话,可能会更有说服性哦。

所谓标配,就是社会公认的价值观。这是现实。所谓不标配,这是个人的价值观,这是理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传统的思想会使我们偏向安定的生活,如果在过去,那就是公务员的生活,只不过时代在发展,标配人生的概念也发展了。 少年人,更多的是一腔热血,风流潇洒,而中年人,更多是平平安安,安安稳稳。我以前觉得在心吧,只要开心,就不枉一世为人,但是,快乐,有时候会被现实打败。所以,有能力有条件去追逐梦想的人,那就不要留遗憾,如果现实有一定限制,那就先把经济基础打好,为自己创造条件吧。

:标配与不标配,我们都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位笔粉就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所以从两方面论证了标配应该如何,不标配应该如何,在小笔看来,这样的观点很中立,也是最辩证。

你过上了“标配人生”吗?进来看看你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