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問題是讀書不多但想太多?

SXAU

丨韶華氤氳 初心依舊 有態度有情懷的官微平臺丨

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他甚至在最優良的學校裡也可以讀書。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為什麼要費心去讀一本書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閱讀可以提高你的專注力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空餘時間越來越少,我們為什麼還要讀書?其實,閱讀對於大腦的好處,相當於鍛鍊之於身體的好處。閱讀就像跑步或聽音樂一樣,可以是一種冥想。由於現在有很多讓人分心的事,人們在注意力上存在很大問題,不要成為其中之一。在五分鐘的時間內,普通人會這樣分配他的時間:處理一項任務,查看電子郵件,與幾個人閒聊或者是使用他們的智能手機。這種行為導致了壓力的上升,並且降低我們的生產力。當你在閱讀一本書時,你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這個故事上,世界的其他部分都關閉了,你將自己沉浸於你吸收的每一個細節中。嘗試在學習前閱讀15至20分鐘,你會驚訝於當你到達教室時你有多麼地專注!

閱讀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技巧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你是否曾感到過非常緊張以至於你夢想逃離生活一段時間?驚喜嗎?事實上你真的可以不需要一張機票帶你到地球的另一端,一本好書可以帶你去到另一個維度。很多人過度考慮他們的問題,當他們需要的只是一點休息時間時,這樣他們就可以帶著清晰放鬆的頭腦回去尋求解決方法。你感到緊張嗎?那麼就拿起那本該死的書。在2009年進行的研究表明,閱讀是克服壓力最有效的方法,擊敗了舊的愛好比如聽音樂、享受一杯茶或是咖啡甚至散步,通過評估心率和肌肉緊張程度來衡量。研究參與者只需要花費六分鐘就可以放鬆下來,一旦他們開始翻閱。所以當你迷失在一本書中,你可以很簡單地忘記所有的日常煩惱,這是在假設你沒有被迫閱讀而且閱讀任何沉重的文本比如法律文件。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科學研究表明,閱讀會使你更加聰明。你的身體需要運動,這意味著你的大腦也需要運動。閱讀是對你大腦最好的鍛鍊,它在神經方面要求很高,而且需要專注和智力的活動。精神方面的刺激可以減緩痴呆和阿茲海默症的進程,隨著年齡的增長保持你的大腦敏銳。

如何閱讀一本書

帶著4個問題,閱讀一本書

Q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找出這本書的主題,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

Q2: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合成作者想傳達的特殊訊息。

Q3: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夠的,必須先了解整本書,然後做個自己的判斷。

Q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諮詢,還啟發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關含義和建議,以獲得更多啟示。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做筆記的6種方法

1.畫底線/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

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2.在畫底線出的欄外再加畫一條線

若某段內容很重要。但要畫底線太長,不妨在一整段外加上一個記號。

3.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

慎用!來強調十來個重要聲明或段落即可。可在有這樣記號處每頁折角,或夾書籤。

4.在空白處編號

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5.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

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相同、相關或相異的觀點。讓散佈全書的想法統一集中起來。

6.在書的空白處做筆記

記下閱讀時的問題或答案,也可將複雜論點簡化說明在空白處,或是記下全書所有主要論點的發展順序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快速看完一本書6步走

1.瞭解書的主題

先看書名頁,特別注意副標題,然後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瞭解數十萬架構

研究目錄頁,對書的基本構架做概括性的理解。

3.瞭解重要詞目

書中附有索引時要檢閱。評估書中涵蓋哪些議題範圍,及提到的書籍種類與作者等。

4.瞭解書的出版者

讀一下出版者介紹,有助於你對這本書多一點了解,防止被誇張的宣傳文案“忽悠”。

5.瞭解重要篇章

開始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6.瞭解基本“脈動”

打開書翻一翻,念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把全書翻過一遍,尋找主要論點的訊號,留意主題的基本脈動。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15個規則,教你讀透一本書

①分類

——書的種類或主題是什麼?

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最好早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先知道。

虛構類

小說、戲劇、史詩、抒情詩

論說類

實用性作品:告訴你該做什麼,如何去做,常會出現“應該”和“應當”、“好”和“壞”、“結果”和“意義”之類的字眼。

理論性作品:常常說“是”,沒有“應該”或“應當”之類字眼。表示某件事是真實的,這些就是事實,不會說怎樣換一個樣子更好,或者按照這個方法更好等等。

② 概括

——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不要滿足於“感覺上的整體”,自己卻說不出口。

③梳理

——書的架構是什麼?

將重要部分按順序與關聯性列舉出來,如

作者將全書分成…個部分,第一部分談…,第二部分談…,第三部分談…;

第一個主要部分分成…個段落,第一個段落為…,第二個段落為…,第三個段落為…;

在第一部分的第一個段落,作者有幾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第二個重點是…,第三個重點是…。

④總結

——作者關注或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理論性問題

某件事存在嗎? 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特性及特徵是什麼?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存在? ……

實用性問題

有哪些結果可以選擇?以什麼順序?

要達到某個目的,應該採取哪些行動?

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這樣做會比那樣做好一些嗎? ……

⑤定義

——書中重要名詞術語有何含義?

找出重要單字(如關鍵詞、專業用語、特殊詞彙等);確認這些單字在使用時的最精確意義,透過他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⑥理解

——書中作者想突出哪些話?

將一本書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試試這些方法:

最重要的句子往往在整個論述中闡述作者判斷的部分;

用不同印刷字體或有下劃線的地方;

少數書會將主旨寫在前面,用很明顯位置來加以說明;

找出組成關鍵句的文字來,它會指引你看到值得注意的句子。

⑦邏輯

——從相關文句關聯中,架構出書的基本論述

如果先找到結論,就去看看理由是什麼。反之,就找找這些理由帶引你到什麼樣的結論上;

找出作者認為哪些事情是假設,哪些是能證實的或有證據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證實死亡自明之理。

⑧解答

——找出作者的答案

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

還有哪些是沒解決的?

在判斷哪些是作者知道 TA 還沒解決的問題?

⑨在說“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暫緩評論”之前,一定要肯定地說:“我瞭解了”。

說“我不懂”也是很重要的判斷,但這隻能在你盡過努力之後,因為書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說這樣的話。

⑩當你不同意作者觀點時,要理性地表達自己地意見,不要無理地辯駁或爭論。

⑪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在做任何評斷之前,都要找出理論基礎。

當讀者不只是盲目地跟從作者的論點,還能和作者的論點爭鋒相對, TA 最後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對的有意義的評論。

批評作者的4個角度:

⑫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⑬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⑭證明作者的不合邏輯。

⑮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讀書,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不太苟且的人。

在書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不知道下次去圖書館

小儂能不能剛好遇見你呢?

-END-

圖片來源 / 張雨蓉 官微圖庫

審核 / 範曉峰

山西農業大學(黨宣)新媒體中心

更多精彩盡在官方微博@山西農業大學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我們:晉小儂(微信號SXAUjxn2015)

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但想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