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謹說:人哪,只有降低身價,別人才消費的起

南懷謹說:人哪,只有降低身價,別人才消費的起

時下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男孩子找不到工作,女孩子找不到對象。究其原因,不過三個字罷了——眼光高。

一個眼光過高的人往往得不到這個世界的回應,最終就會產生一種怨天尤人的情緒。

對此,南懷瑾先生說:“人能夠真正做到了為學問而學問,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問自己,為什麼我站不起來?為什麼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是自己的學問、修養、做法種種的問題。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內心裡並不蘊藏怨天尤人的念頭。拿現在的觀念說,這種心理是絕對健康的心理,這樣才是君子。君子才夠得上做學問,夠得上學習人生之道,拿現代的新觀念來講,就是講究人生哲學的開始。”

南懷謹說:人哪,只有降低身價,別人才消費的起

如果一個人身價太高,又有誰能夠消費得起呢?

懂得人生哲學的人在遇到問題時,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態,然後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如果每天生活在不切實際的雄心壯志當中,而不腳踏實地去奮鬥,那麼,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將化為虛無的泡影。

人生如棋,有進就有退,忙忙碌碌,相聚分離,過客匆匆;偶遇邂逅,進進出出,苦辣酸甜,喜喜憂憂。絢爛的花朵,成熟的身心,來自多年的磨礪,人放鬆,心放平,讓生活輕鬆,讓生命豐厚。

南懷謹說:人哪,只有降低身價,別人才消費的起

一個聰明的人應該知道自己的斤兩,南懷瑾先生在講《論語》的時候就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孔子有一天對漆雕開說,你的學養已經可以為社會服務了,出去做官吧。可是漆雕開說,老師,謝了!對這件事,我沒有自信。這句話蘊含的修養很高,他是說你讓我出去做事,我真能夠替國家,為社會做得了什麼事嗎?我的學問夠嗎?你吩咐我做什麼都可以,但是出來為別人擔當大事這一點,我沒有自信,我不想出去做官。孔子聽到他這樣的話,高興極了,因為在他的學生中,也有許多是急功近利的。”

南懷謹說:人哪,只有降低身價,別人才消費的起

人生就象一個球,無論如何滾來滾去,總有在一個點上停止的時候;人生,我們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實在;人活在世界上,都是在自覺不自覺的寫書。寫得好寫得壞,寫得厚寫得薄,寫得平庸寫得精彩,全看你自己如何運筆。人生不會太圓滿,我們要擺正心態面對酸甜苦辣。

所以,我們不但不要自抬身價,有時候還要知道自己的斤兩,如果自以為是地盲目而動,那麼結果很可能是以歡笑開始,以眼淚收場。從小處著手,最終才可能從大處落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