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诺兰,一个只要活的够久,就可以承包豆瓣TP250的男人。

他的《敦刻尔克》一上映就引发了全民观影的浪潮。独特的海陆空三线叙事,让即使已经知晓敦刻尔克历史的观众,到影片最后一刻依然紧张不已。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在海洋这条叙事线上—— 道森先生携家拖口带上儿子和自己的小船出海参与救援,被圈粉无数。

道森先生,一位儒雅的绅士,出海救援的决心却不比任何人士兵差。

当他知道士兵要征用他的船只去救援敦刻尔克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愤怒的原因不是士兵要征用他的船只,而是士兵认为他这个60多岁的老先生不适合参与救援工作。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这段剧情并非诺兰导演虚构,而是确有其事。

道森先生在历史上的原型是查尔斯·莱托勒。他与电影人物的差别在于他并非什么老绅士,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兵王。

历史上的莱托勒,当时自豪地说:“如果有人能驾驶它,那个人就是我。”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最后60多岁莱托勒老先生用着这搜标准载客量为21人的小船,在敦刻尔克战争上救下了130名英国军人。

然而敦刻尔克大救援,只是这位传奇兵王人生的一部分。

这位传奇兵王,服役三十余年,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退役时荣膺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晋升为皇家海军中校。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他的一生与海相伴,历经了无数大风大浪,然而最令人称奇的,除了《敦刻尔克》中所描述的赴海救援外,还有泰坦尼克号海难求生和带船撞沉UB110事件。

1912年 晚 泰坦尼克号上

泰坦尼克撞击在了冰山上,船身有五处地方漏水,一个小时左右,泰坦尼克号将永沉大西洋。

但是船上的救生艇却仅够容纳船上不到一半的人。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莱托勒在电影中的形象与原型

莱托勒时任泰坦尼克号二副,在人们争先恐后地抢夺救生艇之时,是他举枪最先喊出了“妇孺优先”的口号,平息了混乱。

可实际上,莱托勒手中的这把枪,一发子弹都没有。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上图莱托勒在建议“妇孺优先”,下图为甲板上混乱的场面。

当最后一艘救生艇被放下海时,莱托勒依旧没有选择上船。

根据莱托勒后来写的自传《泰坦尼克号和其他的船》中所记载:“当时我并没有做殉道者的觉悟,从来没想过,纯粹是一瞬间的冲动,就留了下来。”

命运是眷顾莱托勒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前来救援的救生艇发现了几乎快要冻僵的他。莱托勒成为了活下来的职位最高者,在复苏后依然坚持继续在船上救援其他遇难者。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泰坦尼克号船员合影

1918年7月19日 英吉利海峡

从泰坦尼克号上逃得生天的莱托勒,继续在白星公司从事航海工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当时莱托勒任职“加里”号驱逐舰舰长,奉命负责为商船队护航。

在一次途径英吉利海峡中,莱托勒“加里”号驱逐舰所保护的商船队被德军的一艘UB110号潜艇盯上了。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加里”号驱逐舰

UB110号潜艇伸出来观察的潜望镜被莱托勒敏锐地察觉到了,并顺势判断出潜艇的大致方位,立刻指挥“加里”号在其上方投放深水炸弹,将德军潜水艇逼出水面。

就在德军潜水艇浮出来的那一刻,莱托勒果断下达了另外一道命令——全速撞击潜水艇。

莱托勒心里明白,对付德军的潜水艇必须要一次彻底摧毁不留余力,否则它就还可以继续发射鱼雷。

两个块头相当的大家伙在海面上狠狠地撞击到了一起,德军军心大乱,试图弃艇逃生。

“加里”号得势不饶人,又是一次猛烈的撞击,让德军潜艇永沉在了英吉利海峡。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德军UB110号潜艇

而“加里”号也受损惨重,船身大量进水,侥幸开回了港口。

这件事被当时军方宣传成为勇气与智慧的典型。

时间调到敦刻尔克大撤退后的12年后,1952年12月8日,莱托勒因心脏衰竭在家中逝世,享年78岁,结束了他波涛汹涌的一辈子。

人的一生都这么长,但每个人的精彩程度却截然不同。从泰坦尼克号上那一次拔枪和坚守,到英吉利海峡上铁与血的碰撞,最后回归到敦刻尔克中的老骥伏枥。

莱托勒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电影,直到死去。

《敦刻尔克》救人的老头,《泰坦尼克号》的二副,现实中是同一人

“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太精彩,总被导演爱”——莱托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