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诺兰二战经典电影《敦刻尔克》,巧妙刻画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这部电影很难从评分上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喜欢历史和二战史的肯定感觉非常震撼,而对于一般的影迷,可能就是看不懂,认为是一个烂到底的影片。实际上这个题材要想拍成功难度非常大,毕竟敦刻尔克大撤退不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对英国而言不是狼狈溃败已经不错了。所以,对于情节安排和内容故事的发展的把控,就变得难上加难。

导演诺兰二战经典电影《敦刻尔克》,巧妙刻画敦刻尔克大撤退

不得不说导演的功底和能力,拍摄《盗梦空间》如此复杂电影的导演诺兰下了一番功夫的,忠实还原了英法联军战败后士气低落的形象。所以整个故事开头笼罩在一个非常压抑的环境中,大家充满了绝望与无助。士兵们满脑子都是赶紧离开这个随时丢命的鬼地方。但这又不是纪录片,诺兰导演在沉闷的绝望环境中,顺着历史的脉络,做了一个很冒险的时空交错的拍摄方法来发展接下来的故事。不用一滴血,不给德军一个正脸,各种细节将战争带来的内心恐惧放大到“像素级”,猛扎观众的内心!

导演诺兰二战经典电影《敦刻尔克》,巧妙刻画敦刻尔克大撤退

整部影片分成了三个故事,采用三个典型人物作为线索,分别是热爱祖国、对生命珍重的退役飞行员游艇艇长;在敦克尔克上空为英军撑起保护伞的喷火战斗机飞行员;一个绞尽脑汁为了逃出绝境的英军战士。三条故事线,不同时间长度,却有意平行剪辑,造成假象。这一回没太多叙事花样,也没什么视觉奇观,没有太多的台词。主要目的还原战争的恐怖气氛,营造当时的绝望与紧张感。这里有英雄也有被吓破胆的普通小兵,小兵代入感更强。音乐对影片情绪有强烈的推动,也让结尾更加释然。这三个故事,出现了时空的颠倒错乱,这一会儿是游艇艇长在海面上的故事,过了一会儿是空战。两个故事完全是抛弃了时空的概念。而中间还要插着那个英军士兵的遭遇。前两个故事中,还是白天,而这边已经天黑了,时间发展很快。无聊是真无聊,主旋律是真主旋律;但是这个至极的结构布局足够诺兰及其粉丝吹上十年,仍然是在时间切分上面做文章,但是竟然还能玩出新花样真是不得不服。就凭诺兰对时间的理解足以牢牢霸住一个当代大师的位置。

导演诺兰二战经典电影《敦刻尔克》,巧妙刻画敦刻尔克大撤退

对于故事的发展说三个细节,首先游艇和飞行员是一个空间段的发展,士兵刚开始的遭遇则是前一天的事情。游艇海上营救的第一个英国士兵,就是在昨天晚上第三个故事中沉没的船上的剩下的幸存者。从船长对那个士兵不肯下到船舱的那种失常举动的解释中,也正好吻合了船是被鱼雷击沉的事实。所以,整部故事给人一种需要很强的逻辑性才能顺利把故事串联起来。而第二个细节,第一个英军飞行员在攻击德国轰炸机拯救海上的沉没的英国军舰过程中,飞机中弹迫降海面。到了最后引出拯救困在舱内飞行员和大规模营救落水士兵的壮举。第三个细节,终于最后一个故事中的英国士兵们,通过强硬驾驶破洞的渔船冲向大海,而最后上了游艇。至此,三个故事终于汇合到了一起,让节奏沉闷的三个故事,成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史诗!可见导演的深厚功底,和高超的创意。

《敦刻尔克》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对希望的解读。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撤退中孕育着希望,对未来的期待和胜利的信心。电影中的人物说过一次又一次他们这次撤退的意义,他们接下来会保卫英国。保卫自己,只要这样,生存下来才能,赢得胜利。英国动员了所有海岸上的民用船只,游艇,渔船,帆船,甚至舢板。显示了大英帝国浓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和作为自由国家文明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最大的亮点就是游艇主人的行动,他们为了英吉利海峡对岸的祖国和盟友的陷入绝境的战士们。他毅然决然地和孩子们驾驶着小小的游艇冲向了敦克尔克。

是的,这只船太小了,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饱受颠簸,甚至观众会怀疑它,他真的能到对岸么?这一艘小小的游艇,对战争到底会有多大的用处。恰恰是对岸。那里是人间地狱!德国人的飞机在肆无忌惮的轰炸。一个个孤立无援的英国军人只能听天由命的等待着命运的审判。他们会为了能争取上船,而绞尽脑汁,忍受各种痛苦。没想到,苦难背后,是无尽的苦难。纵使幸运的人,上了船,认为自己会得到拯救,他们会欢呼,他们会感到万幸,这是逃出升天的救赎。可是命运的捉弄,不会让一个人那么秤心。在冰冷黑暗的海水下,德国潜艇的一枚鱼雷,瞬间会让他们从天堂落入真正的地狱!这是无尽的绝望,在充满水的幽闭的船舱中,也许一口污浊血腥的空气,就是他们最大的奢侈品。英国的士兵们陷入了周而复始的煎熬之中。一刻不能停歇!这一切,游艇的船长是否会想到?他也许之前就想到了,也许是慢慢的在逐渐接近敦克尔克的海面上,看到一幕又一幕的悲惨景象,一个精神接近崩溃的英国士兵,无助的飞行员。一个个沾满油污的士兵。让他逐渐看道,发现这就是战争!让士兵,让船长,让观众都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

但是生活在继续,敌人在狰狞。面对着惨烈的现实,为了祖国,为了孩子,船长选择了一往无前,他要到达敦克尔克,他要拯救更多的孩子。他说过,战争是像我这样的老人发动的,而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却要承受死亡。我应该拯救你们!对的,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超越了克劳塞维茨式的政治的延续。而真正变成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无论他们是否愿意,这就是现实,如果为了未来,为了自己的孩子们不再陷入这种绝望的现实。只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勇士!哪怕自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导演诺兰二战经典电影《敦刻尔克》,巧妙刻画敦刻尔克大撤退


导演诺兰二战经典电影《敦刻尔克》,巧妙刻画敦刻尔克大撤退

终于,希望到来了,当皇家海军的指挥官举起望远镜的时候,他坚定的说道,我看到了祖国!对的,一艘艘小的微不足道的民用船只,汇聚成了祖国的诺亚方舟。绝地中的英国军人们终于等到了光明的未来。不仅仅是三万,甚至不是三十万!而是更多的战士们,回到了祖国。等待他们的,不是谩骂和嘲讽,因为他们尽力了,也同样没有鲜花与掌声,毕竟,他们没有凯旋……

但是,这一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回来了。英国不会投降!正像丘吉尔在敦克尔克大撤退后所说的那样。“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导演诺兰二战经典电影《敦刻尔克》,巧妙刻画敦刻尔克大撤退

丘吉尔和全体英国人都忠实的实现了他们的诺言,在经历着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洗礼。三年后,他们再一次回来了。并在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用鲜花和光荣的祝福,迎接了祖国的战士。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热血沸腾,没有英雄的冲锋,没有人性的光辉。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阴暗的天空,草芥的生命,求生的欲望,沉闷的气氛,压抑的绝望。

战场就是炼狱,生命就是这么卑微不堪 ,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是没参加过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