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中華五千年》第一篇:遠古傳說之“大禹治水”

人物介紹:姓名:姒文命;外號:禹、大禹、夏禹、帝禹;民族:華夏族;出生地:安邑(今山西夏縣,不過存在爭議,具體以身份證為準);特長:治水。

《大話中華五千年》第一篇:遠古傳說之“大禹治水”

黃河雖然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這位母親有時候對待孩子還是挺嚴厲的:從古代開始,關於黃河氾濫的記載就數不勝數,而中原地區的孩子們常常成為“母親”治理的主要對象,雖然每次大家都是哭爹喊娘,但是“牛奶加大棒”的育兒政策仍是隔三差五的上演,沒有停止的跡象。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波經常被治理的孩子們,在一次次被教訓後,開始反思: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到底我是做錯了什麼(貌似一句歌詞,純屬巧合)?有人提議說:要想我們不被揍,得轉移目標呀,讓“母親的怒火”轉移給別人。大家一聽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於是就有人向當時的君主-堯提出了這個計策,別說,堯也正為此發愁呢,聽後連說:此計甚妙、甚妙,可誰幹、怎麼幹?大家似乎早有準備,齊推“鯀”,堯不是很滿意,可暫時又沒有好的人選,只好認命了“鯀”為“水利部長”。

《大話中華五千年》第一篇:遠古傳說之“大禹治水”

這位新部長估計深諳兵法之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在中國歷史中他可稱得上是鼻祖了,所以他的治水理念就是“堵”,這一堵就是九年(比帝都堵車都猛),不過好像沒有什麼效果:“母親的更年期”還是如約而至,堯眼看著自己的任期就要到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不做二不休,撤銷了鯀的職務並流放到羽山養老。

堯死後舜繼承王位,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舜也要開展治水行動,可誰還敢接這個燙手山芋呢?大臣們又推薦一個人——“禹”,也巧,禹是鯀的兒子,真想說,這幫大臣們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沒想到的是兩個兒子並沒有兩個老子之間的事情而心生怨恨,反而一拍即合。

為了避免重蹈父輩們的覆轍,大禹不敢再有絲毫懈怠,新婚假期沒有休完就帶著秘書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開始了治水行動,他們走遍及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走到哪裡、測量到哪裡、詢問到哪裡、記錄到哪裡、計劃到哪裡。就這樣,大禹慢慢的總結出了一套治理水的方法:改堵為疏。

從此,大禹每發現一個地方需要治理,就聯合當地群眾來施工,他也不把自己當國家幹部,而是和人民在一起勞動,吃在工地,睡在工地,一副人民的好榜樣。

他忘我的幹著,曾經有三次可以回家看望家人的機會他都放棄了,不是他不想回家,是他知道治水的任務有多艱鉅、多緊急,孩子的哭聲讓他心如刀絞,可他義無反顧,含著淚水奔赴治水前線。

大禹治水注重整體性,他根據山川地理情況,將中國分為九個州(分別是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梁州、豫州、雍州、荊州),對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

他治理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長江以北的大多數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跡。

"鯉魚跳龍門"的典故其實也從大禹而來:在治理黃河上游的龍門山時,大禹將黃河水從甘肅的積石山引出,水被疏導到梁山時,不料被龍門山擋住了。大禹察看了地形,開了一個80步寬的口子,就將水引了過去。因為龍門太高了,許多逆水而上的魚到了這裡,就遊不過去了。許多魚拼命地往上跳,但是隻有極少數的魚能夠跳過去,這就是我們後人所說的,據說只要能跳龍門,馬上魚就變成了一條龍在空中飛舞。

《大話中華五千年》第一篇:遠古傳說之“大禹治水”

13年後,大禹終於完成了治水壯舉,黃河母親似乎也很滿意,血活了、氣順了,發脾氣的時候就屈指可數了。大禹自然成為了大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