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二》: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1.我們沒有一個人能擦掉生活過的痕跡,同樣也不能重新再生活一次。然而,如果說莫里·施瓦茨教授教會了我什麼的話,那便是:生活中沒有"來不及"這個詞。他直到說再見的那一天還在改變著自己。

2.只要我們彼此相愛,並把它珍藏在心裡,我們即使死了也不會真正地消亡。你創造的愛依然存在著。所有的記憶依然存在著。你仍然活著--活在每一個你觸摸過愛撫過的人的心中。

3.這就是我們都在尋求的:平靜地面對死亡。如果我們知道我們可以這樣去面對死亡的話,那麼我們就能應付最困難的事情了。

4.這個社會在想要什麼和需要什麼這個問題上是很感困惑的,"莫里說。"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卻是巧克力聖代。你得對自己誠實。你並不需要最新的跑車,你並不需要最大的房子。

5.這些人都渴望得到愛,但又得不到,於是就接受了這些替代品。他們樂於接受物質的東西,期望能得到類似於擁抱的感情回報,但這是行不通的。你無法用物質的東西去替代愛,善良、溫柔或朋友間的親情。

《相約星期二》: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6.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7.無論我生活在哪裡,我都會遇到一些對新的東西充滿了佔有慾的人,想擁有新的汽車,想擁有新的財產,想擁有新的玩具。然後沾沾自喜地向你炫耀:猜我得到了什麼?猜我得到了什麼?

8.如果你一直不願意變老,那你就永遠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是要變老的。

9.人類的接觸。七十八歲的他像成人那樣給予,又像孩子那樣接受。

10.我有一種羞恥感,因為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說,如果你不能自已擦洗屁股,你就應該感到羞恥。但我又想,忘掉文化對我們的灌輸。我的大半生都沒有去理睬這種文化。我沒有必要感到羞恥。這有什麼關係呢?

《相約星期二》: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11.但超脫並不是說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應該完完全全地投入進去。然後你才走得出來。

12.如果你想體驗怎樣對另一個人承擔責任,想學會如何全身心地去愛的話,那麼你就應該有孩子。

13.要證明一件事:來日無多和毫無價值不是同義詞。

14.生活是持續不斷的前進和後退。你想做某一件事,可你又註定要去做另一件事。你受到了傷害,可你知道你不該受傷害。你把某些事情視作理所當然,儘管你知道不該這麼做。

15.許多人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於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慵慵的。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群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

《相約星期二》: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