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多厲害

曹操,生於155年,死於220年,東漢末年傑出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魏政權奠基人。漢末名士許劭曾評價他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一生,舉孝廉,剿黃巾,刺董卓,滅呂布,誅袁術,攻張魯,破袁紹,徵烏桓,一統北方。

年少經歷

曹操父親曹嵩本是宦官之後,官至太尉。但是在看出身、定身份的漢代,宦官不屬於大家心目中的豪強士族。但是曹操不管這些,有機會當然要好好鍛鍊一下。靠著太尉身份的父親,他能借閱許多書籍,青年時期的他酷愛讀書,但對軍事著作情有獨鍾,並且擅長詩歌、書法、音樂,武功也較高,有智商兼情商,當然能出人投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多厲害

曹操劇照

一個人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的。曹操博覽群書,尤其愛好兵法,這些經歷為以後領兵打仗,割據一方打下良好的基礎。據史料稱,他曾為《孫子兵法》註解。一個人要不是想幹翻大事業,誰願意做這些枯燥乏味的事兒。因為憑著父親曹嵩地位,他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初露鋒芒

曹操20歲,舉孝廉,進漢都城洛陽為官,在職期間,懲兇除惡,不料得罪權貴,被貶離都。後來又因為誅殺宦官受牽連,離職賦閒在家。適逢黃巾起義爆發,漢王朝遍地狼煙,曹操這時才開始自己真正的軍事生涯。此役,大破黃巾軍,斬殺數萬,因功勞官拜濟南相。在任職期間,又因看不慣權貴賣官鬻爵,託病迴歸故里,讀書涉獵,隱居了。188年,漢靈帝為牽制外戚勢力,設置西園八校尉,分別是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瓊。為什麼曹操能當典軍校尉,漢靈帝還是礙於其父的面子。

一戰成名

靈帝駕崩,少帝上位,何太后臨朝聽政。何進想趁機誅殺十常侍,不料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己反被殺。同年董卓受命進京,掌朝政,廢少帝,立獻帝,殘害忠良,倒行逆施,曹操見這陣勢,乘機逃離東都洛陽,來到陳留,散家財,起義兵,聯絡天下英雄豪傑,共襄討伐董卓大計。公元190年,十八路諸侯拉開討伐董卓的序幕,袁紹為盟主,孫堅為先鋒,最終擊敗董卓,董卓攜漢獻帝遷都長安。曹操建議各路諸侯控制各路要地,進武關,迎獻帝,但因各軍意見不合,相互攻伐,最終聯盟解體。

公元192年,青州黃巾軍異軍突起,勢力遮天蔽日,兗州刺史劉岱戰死,曹操被推上刺史位,領兗州牧。曹操率領軍隊出奇兵,戰勝了黃巾軍,收降者千百計。而後編練新軍,助袁紹擊敗陶謙、劉備等軍隊。

問鼎中原

193年秋天,曹嵩回鄉途中被陶謙部下截殺,這徹底激怒曹操。所謂子仇父報,這又為曹操攻打陶謙,佔領中原重鎮徐州,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契機。曹操率軍進攻陶謙,殺得他大敗,且戰且退。無奈,軍糧耗盡,曹操只得班師回兗州。第二年夏天,曹操再次攻徐州,不料後院起火,曹操火速回師救援,打得呂布丟盔棄甲。期間,呂布打兗州,曹操進退兩難,有人建議投靠袁紹,可雄才大略的魏武帝如何屈伸袁營,同時程昱等堅決反對,曹操才打消投奔袁本初的想法。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多厲害

曹操雕像

196年董卓殘部發生內訌,進而發展成為火拼。漢獻帝趁機東歸洛陽,曹操捷足先登,迎漢獻帝,開始挾天子,令諸侯。

197年,曹操開始徵張繡,張繡望風而降,旋即反叛,曹公失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此後,曹操兩次擊張繡,最終降服,得毒士賈詡。而後,袁術稱帝,成眾矢之的,逃亡途中,最終被劉備截殺。接下來,收拾三姓家奴呂布,曹操猛攻徐州,呂布將士上下離心,最終呂布也被曹操送上斷頭臺,得五子良將張遼。與此同時,曹仁北上也把地盤拓展到了黃河以北。

官渡之戰

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對峙,分析一下,曹操兵少將寡,地盤小。袁紹兵精糧足,坐擁青幽並冀四州天下九州獨佔其四。在這場戰役當中,不得不提

白馬之圍。袁紹命上將顏良急攻白馬,自己殿後。荀彧見勢,建議曹操採用聲東擊西佯裝北渡黃河,袁紹上當,分兵圍堵曹操。最終顏良被關羽斬殺,白馬之圍遂解。袁紹聽後,隨即派文丑、劉備追擊曹操,不曾想文丑被陣斬、劉備逃脫。適逢寒冬臘月,袁軍糧草用盡,派大將淳于瓊押運糧草至烏巢鎮守。不料袁紹謀士許攸反叛,投靠曹操。烏巢失,袁軍全軍潰退。這一仗,曹操勝,袁紹抑鬱而亡。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不得不提的是,郭嘉提出的十勝十敗論穩定了曹軍陣營軍心。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多厲害

曹操雕像

北征烏桓

袁紹死後,其子爭權奪利,多有不和。曹操為斬草除根,攜王師,繼續追剿袁紹殘部。相繼佔領鄴城、高幹、幷州、冀州、幽州、最後打到遼東。207年,曹操為徹底解決烏桓南下劫掠的烏桓,長途奔襲烏桓中心柳城,烏桓不敵,戰敗。自此,烏桓之患解除,遼東各部落也望風而降。自此,曹操北方一統,劍指南方。

赤壁之戰

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自任漢丞相。他先是進軍荊州劉琮,劉琮自知不敵,出城迎降。自此,曹操佔領荊州。這時候曹操有兩個選擇,一是進軍巴蜀,得沃野千里天府之國,可巴蜀大地,山川密佈,佔盡地理,攻取不易。隨即,曹操攻打江東孫權,可孫權也不是善茬,和劉備結盟,共御曹操,赤壁之戰隨即爆發。孫權任用周瑜等知名將領,取得最後的勝利。曹操從華容道得以逃脫。自此,三足鼎立,劉備得荊州,孫權佔據江東,曹操佔北方。

平定關中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休養生息,發展生產。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馬超等西涼軍心生疑慮,糾結十幾萬部隊反叛曹操,曹操親率大軍出征,大敗馬超等人。在關中戰役,曹操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關右平定。

漢中之戰

公元215年,劉備已取得益州,坐擁荊益兩州。曹操見勢,深知漢中成為兩軍必爭之地,先下手為強,親率10萬大軍急攻漢中張魯,張魯不敵,逃往巴中,進軍南鄭,張魯出降,漢中盡歸曹操。平定張魯後,曹操主力部隊撤離漢中,劉備向漢中徐徐而進,隨即親率攻佔了陽平關。218年,曹操再次親率大軍,重鎮長安,指揮漢中之戰。曹魏大將夏侯淵與劉備爭奪定軍山,黃忠陣斬夏侯淵,劉備佔據漢中。曹操隨即帶大軍來攻劉備,劉備堅守不出,曹操無功而返。

襄樊戰役

公元219年,曹操剛從漢中撤軍,關羽為響應劉備漢中之戰,發動了襄樊戰役。關羽先是急攻樊城,于禁戰敗。而後曹操聯合孫權,曹操正面迎擊關羽,孫權背後捅刀子,襲取荊州。不料,關羽腹背受敵,不幸戰敗,敗走麥城。退卻途中,很不幸的是,呂蒙窮追不捨,陣斬關羽。220年,一代梟雄曹操因頭風發作,不治身亡。

後世評價

曹操一生,加強中央集權,唯才是用,努力發展區域經濟。精通兵法,擅長詩詞歌賦。《三國志》作者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