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佛教文化自傳入中國便與本土文化相融合,尤其是玉文化和佛文化的就和泛延出了許多美好寓意的玉雕題材,其中佛像玉雕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彌勒佛一直是佛教在中國的形象大使,代表了中國寬容、和善、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在玉文化中自然少不了對其形象的刻畫,今天【一空說玉】就來講講我們如何去看大肚彌勒玉雕的好與壞?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彌勒的具體形象來源於我國曆史上五代時期的一位僧人契此,他面容慈祥,大腹便便,經常身背布袋,手拿錫杖和佛珠去化緣,久而久之人們便戲稱其為布袋和尚。而且在其圓寂前曾留下一段話,後人將其認為是西天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奉。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此後“大肚彌勒”這一造型就成了寺廟的定製,“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世人用一副對聯把彌勒佛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是在告訴世人要達觀豁朗,與人為善,團結和諧。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在現代玉佩中彌勒題材相當常見,它表達了人們企盼辟邪、護身的美好願望。而且“男戴觀音女戴佛”,這裡的佛指的正是大肚彌勒。彌勒佛造型或躺或立或盤,唯一不變的是他坦胸露腹,笑口大開的樣子。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如何才能雕好彌勒佛的形象就少不了對頭部、肚子和腳的細緻刻畫,尤其是頭部和肚子的雕刻更是彌勒佛神韻所在。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1、頭部

彌勒佛笑口大開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都要通過臉部表現出來,所以說臉是整個玉雕成品的靈魂。但是玉雕雕刻中頭部的刻畫也是彌勒佛整體步驟中最難的,對於高度和寬度的比例尤為注重,這是給雕刻五官打造基礎的前提條件。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2、肚子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彌勒佛坦胸露腹的形象是深入人心,肚子的雕刻往往能夠左右整體造像的神韻,肚子部分雕刻的恰如其分,與五官神態能夠高度配合,這一尊彌勒雕塑也就算是“活了”。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在彌勒佛玉雕成品中一般都是雕刻到肚子,很少有對腳的雕刻,因此很少見到彌勒的腳部是如何雕刻的。就拿下面這件彌勒佛玉雕成品來說,彌勒的兩腳是相交的狀態,營造出一種席地而坐的感覺。

一空說玉:原來和田玉彌勒佛玉雕題材還有這些講究

佩戴彌勒佛玉佩可以讓人保持心胸寬廣,樂觀的面對人生選擇,因為決定快樂的不是環境,而是心境,如果你選擇的是快樂,那麼快樂就會圍繞在你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