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差距,家長真的知道在哪裡麼?

點擊右上角關注文都中小學 ,每日更新最新資訊。

優秀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差距在哪裡?其實就兩點:計劃與習慣。

有計劃意識、善做計劃的學生,學習目的明確,不盲從不慌亂,老師會非常喜歡這類的學生;相反的,不做計劃的學生,目標不明確,往往三分鐘熱度,一些目標可能是一時興起,後來就忘了,也不執行,對學習三分鐘熱度,導致學習成績無法提高,老師對這類學生就會非常發愁。

就此文都中小學先來讓家長了解下什麼是三分鐘熱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信誓旦旦要瘦身,但是堅持了幾天就放棄了;買了很多書,但是讀完的沒幾本;跟我們一樣,孩子們也會有這種想法,突然間說要學習彈鋼琴,然後我們家長給孩子買了鋼琴課及鋼琴後,學了幾次課後發現孩子對學鋼琴的事情沒有剛開始那麼積極了,每天催著孩子練習,他們還不情願。這種沒有毅力,“見異思遷”無法堅持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衝動的開始,快速的結束,就是三分鐘熱度。

優秀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差距,家長真的知道在哪裡麼?

幫助孩子克服“三分鐘熱度”,要先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們做事經常只有三分鐘熱度,無法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轉化為習慣呢?因為孩子自身有惰性,一旦打算培養新習慣,他的身體就會開始產生反抗,試圖不被新的行為影響。這就是孩子會產生“三分鐘熱度”現象的內部機制,也是培養習慣之所以會這麼困難的原因。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古川武士稱這樣的現象為“習慣引力”。我們常聽說21天養成一個習慣。事實上,21天遠遠不夠,行為習慣的培養至少需要30天。

家長應該這樣幫助孩子克服三分鐘熱度

一是幫助孩子針對他自己所學的課程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這個計劃最好能充滿你家孩子上課以外的時間,然後就按部就班地去執行。幫助孩子學會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檢查一下自己當天的計劃完成情況,如果完成了當天的計劃,家長就給孩子一個獎勵——或精神上的(如誇獎)或物質上的;如果沒有完成當天的計劃,首先要引導孩子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是計劃不切實際還是沒有按計劃去做,屬於不切實際就要進行修正,屬於沒有按計劃行事就要對自己進行檢討或懲罰。這種做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那麼你也就達到了目的。

二是要求孩子用白紙黑字的形式寫出自己用什麼樣的行動和努力達成這個目標。這就是每月、每週、每日的行動計劃,比如,每天在完成老師所留作業的前提下要讀完哪一門或哪兩門學科的多少頁課本,以及做完這些頁面之中的幾個練習等等,並安排一個順序,什麼時候幹什麼。

優秀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差距,家長真的知道在哪裡麼?

三是把立即投入完成計劃的行動與幸福、愉悅和快樂鏈接起來。比如對文化課程的學習,孩子們如果把學習的“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看作是無比幸福、愉悅和快樂的事情,那麼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體驗到幸福、愉悅和快樂的享受;如果我們幫助孩子把堅持學習通過積累養成一種習慣看作是無比幸福、愉悅和快樂的事情,那麼我們每天完成了自己的學習計劃之後就會體驗到幸福、愉悅和快樂的享受。所以文都中小學要告訴你:只要我們把做事善始善終與幸福、愉悅和快樂鏈接起來,把做事半途而廢與痛苦、沉悶鏈接起來,那麼我們“三分鐘的學習的熱情”的情景就會得到有效遏制。

文都中小學想說:克服三分鐘熱度需要孩子自身的毅力與恆心。不怕做不到,就怕他不想要。身為家長需要做好自身的榜樣作用,努力改變自己,養成一種學習的習慣,這樣你的孩子也會學習你,改變自己養成習慣,如此堅持下去什麼事都能做成。當然在養成習慣的期間,別跟自己講這樣那樣的理由,理由都是藉口,著手行動起來是關鍵。

想了解最新中小學資訊和乾貨技巧分享,點擊上方頭像後,記得給我們發私信。或點擊下方菜單“資訊”,最新幹貨任你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