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以前有一句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時候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人們春節回家過年的腳步。

如今時過境遷,時代也變了,回家過年對於某些人來說成為了一種恐懼,成為了一種焦慮,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春節焦慮症”。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春節臨近,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陷入了“近鄉情更怯”的情緒之中,他們面臨催婚的壓力,因而焦慮。

專家表示,受中國傳統文化和觀念的影響,很多老年人認為子女的婚事是“天大的事”。

其實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很多年輕人忙於事業、學業和享受單身時光,晚婚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這種情況下,雙方可以加強溝通,消除長輩的擔憂。長輩也應尊重他們的選擇,不要施加太大的壓力,以免年輕人產生焦慮情緒。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近日,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年,各單位正在進行很難平衡的值班安排,因為多數人都希望能少值班,最好是不值班。

董小姐(化名)也為此心煩得很,於是私下給領導發微信,要求春節多排值班,說是相比較“親友團圓年”更希望過一個“學習工作年”。

細心的領導發現,她這一反常舉動,便找她談心。

原來,董小姐是位名副其實的“三高女性”,高學歷、高收入,還有她最不願面對的高年齡。

過了35歲就是高齡產婦,可她還是單身。平時給介紹對象的熱心人不少,可很多人一聽她是女博士便望而怯步。

年復一年,她的終身大事便成了整個家族的頭等大事,每當親友聚會,大家都必得“獻計獻策”一番,搞得董小姐著實尷尬。

於是,為了避免被“圍攻”,她便想以工作為藉口來逃避。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湊巧的是,這位細心的領導跟董小姐的父母是同齡人,特別理解催婚父母的心情,她語重心長地說:

“迴避不能改變現實,只有積極面對才有助於解決問題。

春節假期是個很好的交際機會,你應該趁機多認識多接觸一些人,擦亮眼睛主動去尋找,你要找的那個他說不定就在那裡。

春節值班我不會排你,好好利用假期解決你的當務之急。”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這位董小姐35歲了為何還是單身我們也無從曉得,但她這種“躲婚”的心理心態在現實生活中可不少見。

尤其是許多大齡單身男女,更是有類似董小姐這樣懼怕回家被父母催婚,懼怕被“逼”著相親,懼怕被人問起自己為何還沒對象,甚至一聽到戀愛、相親、結婚等字眼就會出現頭昏目眩、噁心頭痛等心理狀況和生理反應。

這是為何?

按道理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乃人倫常態,適齡男女也會對愛情婚姻充滿嚮往憧憬,可為什麼偏偏有些人會懼怕催婚、“逼”婚,甚至一聽到戀愛、相親、結婚等字樣就會如同“談虎色變”一般的難受呢?

從人的性情心態角度上去分析,還真有個中原因在裡面的。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從人的性情心態上去看,一些大齡單身男女之所以會有“躲催婚”、“躲相親”的心理心態,是人性情中的“反逆心”在起作用。

“反逆心”雖然有些類似逆反心理,但卻跟逆反心理有著本質的區別。

逆反心理往往是發自某些特定年齡群體的人的內心的心理反應,是一種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人在某個特殊的身心發育階段中自覺揮發表現出來的原始性情;

而“反逆心”卻不同,“反逆心”不是人的原始性情,而是後天因某些來自外埠環境、條件的“壓迫”而導致的在人心理心態上的逆性反彈。

大齡單身男女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錯過了世俗觀念上的最佳“談婚論嫁”年齡段,這種現象是客觀的,無法靠人力去杜絕和規避的。

而一些大齡單身男女之所以仍然孑然一身,往往不是因其自身條件差所導致,而是

因其個性、脾性和戀愛婚姻觀念所致,或者就是因其往昔那些不成功的,甚至是“受傷”過的戀愛婚姻經歷所致。

而無論是個性、脾性、觀念所致還是往昔的“傷痛”所致,都能讓人在性情心態上產生一種本能的“避險”心理。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這種本能的“避險”心理平時往往隱藏在人的內心深處,假如沒有什麼外力去引發或誘發也不會很明顯地顯露出來;

一旦受到了某些外埠因素或外力的壓迫,比如被父母“催婚”或“裹挾”逼迫其去相親,這種本能的“避險”心理就會不受其心智性情的自控而“爆發”出來,於是就有了“反逆”心理心態。

“反逆”心理表現在情緒和行為上,就是跟這位董小姐的性情心態一樣了,對於父母催婚、“逼親”等“好心”言行會本能地想盡辦法去躲、去避。

就算其本人不會真的覺得父母的催婚不對,但還是會有這種本能的由於“避險”心理被壓迫、引發或誘發而導致的“反逆”心態。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每逢佳節被催婚。面對催婚,我們該怎麼辦?

1、和父母懇切的說明自己的人生規劃

面對父母催婚時,要先問問自己準備好了沒有,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和定位,然後向父母表達自己目前的狀態和人生規劃,這樣他們也就不會亂著急和催你結婚了。

與父母說明你的想法。跟父母多多溝通,表示你並不是不想結婚,而是有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想必父母也會支持你的理想。

2、堅持自己、但也不牴觸婚姻

對於父母的催促,也不要一棒子打死,進而對婚姻產生牴觸。

你得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不因為來自家庭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初衷,隨便走進婚姻,這樣只會讓自己後悔。

選擇什麼樣的事業、選擇什麼樣的伴侶,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聽從自己的內心。

其實與父母在婚姻問題上的分歧主要就是時間點,父母覺得年齡到了還不結婚,所以就開始著急,但是對你來說,也許這不是合適的時間點。

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父母的逼迫而結婚。你的心態要平穩,找個自己滿意的度過一生才是真理。

婚否,婚否,我還是單身狗!

3、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對於催婚,我們要學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因為他們是最親的人,是生養我們的人所以才對我們的婚姻大事如此傷心,害怕我們結不了婚,害怕我們以後的生活會孤獨。

我們也許會厭煩這種催促方式,但要理解其背後的良苦用心,如果是不相干的人,你結不結婚又有什麼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