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大家都知道龍是華夏民族的象徵,炎黃子孫都自稱是龍的傳人,數千年來我們一直以龍為我們民族的圖騰,國人對龍的崇拜和祭祀一直延續至今。但其實最開始我們民族的圖騰和崇拜並不是龍而是鳳凰,準確說是類似鳳凰的神鳥。

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鳳凰神鳥

史學界一直對夏王朝的存在有疑慮,也沒有關於夏王朝圖騰的文字記載。商王朝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的圖騰是玄鳥,玄鳥也是鳳凰的一種,也是神鳥。在詩經的商頌中就寫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玄鳥

商人都自認為是玄鳥的後裔,傳說商的建立者商湯,是由湯的母親吞食玄鳥之蛋而生,所有商王朝六百餘年一直以玄鳥為圖騰,對玄鳥的崇拜和祭祀非常隆重和盛大。

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鳳鳴岐山

在商亡周興時,在周人部落的發源地岐山,出現鳳凰棲息鳴叫,鳳鳴岐山成了周人興盛的象徵。雖然部分史料記載,周人是姬姓部落,屬於有熊氏,以熊為圖騰;但從周人能以鳳鳴岐山來表示自己國家部族的興盛,以及用鳳凰來形容周文王的德政來看,周人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對鳳凰的崇拜和祭祀,當時對鳳凰的崇拜肯定是超過龍的。

秦人是殷商部落的一員,秦的圖騰也是玄鳥,黑色的玄鳥旗幟既是秦人贏姓王族的象徵,也是秦軍的戰旗。秦人正是這面玄鳥旗下,征戰四方,一統天下,建立赫赫武功。

秦之後的漢王朝,屬於庶民階層建立的王朝。漢高祖並沒有贏姓或者姬姓這樣的高貴血統,也沒有自己的家族圖騰。漢高祖為了提高自己的正統性,就宣稱自己是母親與蛟龍相合而生,也就是蛟龍之子。

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漢高祖

從此之後,中國就開始有了真龍天子之說,龍逐漸演變成皇帝的象徵。在家天下的體制下,皇帝也就是天下,在這種氛圍下,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和祭祀越來越多,龍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魏晉時期,道教對龍的形象進一步加工和具象化,對龍的認可和崇拜更加龐大,最終演變成華夏民族的圖騰,成了全民崇拜和祭祀的對象。

古代中國的民族圖騰如何從鳳凰轉變成龍的?

從文化演變來說,龍圖騰取代鳳系圖騰也是必然的。因為鳳系圖騰多來自於母系氏族時代傳承的部落圖騰,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父系社會完全取代了母系社會。象徵著男子和父權的龍圖騰就逐漸取代了鳳圖騰,從後來的國人以龍鳳代指男女,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