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四十多年前就登錄了月球,那現在美國的航天技術到達了什麼水平?

熊貓人1314



美國之所以能在50年前的1969年登上月球,主要靠的就是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半個世紀後的現在,土星五號仍然是人類擁有過的推力最強大的火箭,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是118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是45噸,蘇聯當時也研製了一款和土星五號對標的N1火箭,但N1火箭百分之百的失敗率讓蘇聯不得不放棄它,所以蘇聯人也沒能登上月球。

美國和蘇聯的航天事業起步時間相差無幾,而且都是從德國的V1和V2導彈開始的,蘇聯從德國擄走了一大批導彈相關的設備,而德國的導彈負責人馮.布勞恩則帶著技術人員投奔美國後一手設計出了土星五號,可以說馮.布勞恩是美國登月的最大功臣,也被譽為“現代航天之父”


坦白來說,人類的航天技術在半個多世紀以來並沒有什麼明顯進步,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並沒有掩蓋推進技術的停滯不前,今天人類的重型火箭和德國當年的V1導彈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化學動力推進器而已。

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航天技術進步主要還是一些表面的進步,但是計算機技術再怎麼先進也不可能改變火箭的笨重和低速度,美國現在航天技術並沒有什麼革命性進步,可以說全人類在航天領域都沒有革命性的進步,一直在啃老本。


近年來航天領域最大的突破就是馬斯克的火箭回收技術,這項技術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成本,但馬斯克的火箭也還是火箭,根本無法讓人類大規模進入太空。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首先糾正一點,美國是1969年7月成功登陸月球,到今年剛好五十年。

乍一看問題自然而然覺得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和美國相差太遠,至少相差五十年,因為到現在我們還沒載人登月,只是探測器登陸月球。而美國五十年前的航天技術就能成功載人登月,那五十年後的航天技術一定是相當高的水平了?其實不然。

下面先來說說技術高的方面

的確,首先美國在深空探測方面遙遙領先任何國家,它的探測器探測過太陽系所有大行星和一些矮行星、小行星、慧星,包括太陽。現在有兩個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當然還沒真正擺脫太陽影響),那就是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現在仍在工作,距地都在200億公里以上。



旅行者一號

還有,新年伊始“新視野號”探測器在探測完冥王星及其衛星之後現在也進入柯伊伯帶,從距地64億公里的小天體“天涯海角”旁掠過,創造人類遙控探索過的最遙遠的天體紀錄。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到現在整13年,其攜帶的核電池還能工作20年。


這些探測器取得的豐碩的成果至今是人類認識太陽系的重要依據。,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的測控通信之遠、探測器壽命之長、質量之可靠、著陸技術之精巧、軌道設計水平之高無與倫比,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

其次,美國在觀測領域的地位也無人能及,不管是地面還是太空的航天設施都非常先進和齊全,著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1990年升空,2018年10月進入安全模式,近二十年獲取了100T的觀測數據,觀測到最遠134億光年的天體,它早期證明了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大多出現在星系中心。天文學家還在它的幫助之下,觀測到宇宙膨脹的精確數據,從而推算出宇宙的年齡138億歲,誤差不超過3%。


哈勃空間望遠鏡

它和康普頓γ射線天文臺、錢德拉χ光天文臺、斯皮策空間望遠鏡都是美國宇航局大型軌道天文臺的組成部分,當然還有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等,而它的強大的繼任者就是幾經推遲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這個紅外望遠鏡功能更強大,口徑6米,是哈勃的2.5倍,觀測到的天體比當前地面最大望遠鏡和空間望遠鏡要暗400倍,能觀測到200億光年遠的原始星系,更進一步逼近宇宙大爆炸的年輕宇宙圖像,預計2020年前發射。還有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這是人類史上最昂貴的設備。



國際空間站

還有70年代就建設的GPS全球定位系統至今是全世界主要導航系統。至於地面的觀測設備更是門類齊全遍佈世界各地。其中就有2016年觀測到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


再次,美國的大型基礎科學尖端設備和航天緊密相連,為航天提供強力發展保證。還有用於軍事的航天技術比如超高音速飛行器技術、精確制導和反導武器攔截、空天飛機X一37B長期在軌秘密試驗和重複使用技術等等。

最後再說一說美國的私人航天技術,堪比航天大國,象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亞馬遜藍色起源公司、軌道科學公司、內華達公司等等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美國宇航局在資金技術和基礎設施上給予強力幫助。特別是SpaceX公司2018年獨自發射21次,超過俄羅斯的發射總數,該公司的一級火箭的回收和重複利用技術現已爐火春青,去年成功發射“三手”火箭,大大降低發射費用。該公司CEO埃隆.馬斯克雄心勃勃,去年成功發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把一輛特斯拉跑車送入火星軌道。


它的近地軌道能力54噸,超過中國的長征五號。今年準備再發射兩次以驗證設計。現正在打造未來登陸火星的“星際飛船”,今年四月份將進行第一次測試。

馬斯克的星際飛船

還有今年8月份還將正式發射載人飛船,載兩人進入太空。一個私人公司就有這麼強大的航天技術,比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強,充分體現了美國的航天技術綜合勢力的強大,因為好多原來效力於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工程師等技術人員,包括退休的和現役的都被馬斯克羅致麾下,所以他的水平實際還是代表著美國。

再來說說美國的航天技術和五十年前比如何?

我的觀點是有的確實進步了,比如說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是上世紀70年代建立的,現在已經開始建立新一代全球定位系統,精度提高3倍,抗干擾能力8倍,壽命15年,預計2022年8月8日前部暑完畢。還有在通信、氣象、軍事觀測、深空探測、空間站和航天飛機領域取得長足進步。但有的卻並沒有進步,甚至退步了。比如說在載人航天領域就走了彎路,在成功載人登月後就轉向發展研製航天飛機,航天飛機是有人駕駛的可重複使用的往返於太空的航天器,


它雖然號稱是人類史上最複雜的人工產品,既能象運載火箭一樣發射衛星,又能象載人飛船在近地軌道飛行,還能象滑翔機一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不能滑翔起飛),兼具載人航天器和運載器功能。但因重複使用的安全性和昂貴的維護髮射費用,再加上人們的目光轉向火星和月球,近地軌道的航天飛機無用武之地,航天飛機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兩架航天飛機分別在起飛段和返回段發生解體,共14名宇航員遇難,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空中解體

航天飛機於2011年全部退役。這也意味著美國太空時代的終結。因為自航天飛機退役後,美國沒有任何載人航天器可以往返天地,每次去國際空間站都花錢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載人飛船,弄得很尷尬。所以說發展航天飛機雖然獲得了不少新技術,但也阻礙了載人航天的發展。在載人登月方面,現在美國根本沒有能力,也可以說技術退步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載人登月技術確實是驚人的,這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得益於冷戰時期美蘇的太空競賽。二是得益於一個大師級人物――馮.布勞恩。


他是二戰時期V2火箭的發明者,二戰結束,美國俘虜了很多德國科學家,其中就有馮.布勞恩。他是美國載人登月的最關鍵人物,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載人登月。當時他和蘇聯的科羅廖夫分別為美蘇兩國航天領域的核心人物。兩人日月爭輝又同輝,聯手創立了很多航天技術標準。直到今天航天領域的技術發展仍然按照他們開創的思路進行。載人登月說到底最核心的技術就是研製重型火箭的技術,馮.布勞恩研製出用於載人登月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火箭近地軌道130噸左右,地月轉移47噸。1969年7月把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送上月球。

這款火箭採用史上最強的單室燃燒的液體發動機――F1發動機,推力達680噸。工程師們測試了用14種噴注器和15種隔板結構組合之後,終於解決了燃燒不穩定問題,這些經驗寫入教材仍然指導著現在的設計師。美國現在雖有土星五號的庫存,但已不能用,要想登月必須重新研製,現在正在研製的“太空發射系統”(SLS)運力並沒有超過土星五號,並且還沒有研製成功。也就是說美國的載人登月技術還沒有五十年前強


物原愛牛毛1


從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的這十年間,美國代號“阿波羅”的系列探月工程,曾先後六次將人類送上月球,這是一項時至今日都未被打破的記錄!而在這一系列的登月行動中,最被人們所熟知的恐怕就是尼爾-阿姆斯特朗。

地球時間1969年7月21號2點56分,阿姆斯特朗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踏足外星球的人類,當他走出登月艙順著扶梯站在月面的時候,他說出了那句被載入史冊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不過,自從阿波羅17號在1972年12月完成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後,美國便再也沒有進行過載人登月,這也成了許多未目睹過此類壯舉的後來人的遺憾。在後續的47年中,美國依然是航天領域當之無愧的鰲頭。

眾所周知,美國的航天計劃都是由NASA負責,其下轄10個航天研究中心、5個科研單位,所涉及的領域包括類似外星球探索的空間科學、研究我們家園的地球學以及航空技術等多個方面。

那麼,美國在NASA主導下的航天技術在當下達到了一個怎樣的水平?我們或許可以從它近幾年所得到的一系列實際成果中發現答案!

2009年,美國成功發射了首個用來探測類地行星的儀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它在太陽軌道運行的這些年裡,已經累計對15.5萬顆地外星球進行了監測;不過遺憾的是:NASA在18年10月宣佈,開普勒即將在耗盡燃料後正式退休。

2011年11月,“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成功發射,這已經是美國發射的第七個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儀器。12年8月,“好奇號”成功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著陸,並在此後的日子裡對火星進行了持續探索,期間還發回了大量的火星照片。

相比這些,美國接下來在航天領域將會運行一個更加宏偉的計劃:載人登陸火星。18年11月,NASA正式宣佈:美國將在2043年之前實現人類首次登陸火星。當我們的探索還停留在36萬公里外的月球時,美國的腳步已經邁向了5500萬公里外的火星......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我看了一下其他人回答,覺得有點搞笑。美國航天並不是在退步

自從登月後,美國就一直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目前最先進的是“洞察號”著陸器和“好奇號”火星車。毫無誇張的說這兩個探測器領先世界二十年。好奇號它單重量就達到了驚人的一噸!而且還是採用核動力驅動。

航夫飛機大家都知道吧,美國一共發射了137次!而且目前看來,再過二十年都沒有航天飛機。它是有歷以來最複雜的載人航天器,單架零件超過200萬個!什麼概念?神舟都不到二十萬個。

目前NASA在測試“獵戶座”飛船,這個載人飛船重達25噸。2025年左右用於重複月球,2033年載人登錄火星。

然後是“詹姆斯偉伯”,我先跟你們說它造價,接近100億美元。什麼概念?是中國五年的航天投入。這個太空望遠鏡被稱為是繼航天飛機,國際空間站後第三大最複雜航天器。如果說中國的天眼是收音機,那麼它就是照相機。

我想請問,美國航天在退步說法從何而來?


橙聞社



慧芳山泉


美國航空能一定比中國強,只不過他們認為登陸月球沒有必要,因為這種行為比較燒錢,沒有太大意義。是個出力不討好的行為。中國人比較愛面子,你們不帶我玩,我就自己玩,中國政府對於國家項目從來不吝嗇金錢,於在一片歡呼聲中上馬乾吧!至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現在不好說。


王啟文6


先列一些例子吧

2007年8月4日,美國發射了“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經過幾個月的飛行,於2008年5月5日“鳳凰號”開始了對火星的巡航,經過20天的操控成功軟著陸在火星表面。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研製的一臺探測火星任務的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它是美國第七個火星著陸探測器,第四臺火星車,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其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的生命元素。



獵鷹9號(Falcon 9)火箭是美國SpaceX公司研製的可回收式中型運載火箭,於2010年6月4日完成首次發射,於2015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回收。2017,獵鷹九號共計實現了17次發射並保持了100%的成功率,這個數據遠遠超過了洛馬和波音組合的聯合發射同盟的8次。這個數據甚至逼近了航天大國俄羅斯(20)和中國(16)的年度總火箭發射量,傲視群雄。


“重型獵鷹”運載火箭 是一款由美國私立太空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建造的可重複利用運載火箭。 “重型獵鷹”火箭是現役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63.8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26.7噸。

對比一下中國的數據。

中國穩定的探測器現在最遠的距離能達到月球,美國已經能達到火星。

中國現役運力最大的火箭是長征5號

低地軌道載荷為25噸,而重獵能達到63.8噸!而且重獵還是私人公司開發的,這就是差距!即便對比美國國家開發的德爾塔4重型,也是比不上的。

雖然,近幾年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差距還是明顯的,衷心祝願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越來越好,越來越先進。

這裡借用一句話,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路漫漫吶喊


美國半個世紀篇就實現了載人登月,如今是什麼水平?

具體什麼水平不好說,看看最近幾十年美國在航天科技領域有哪些成就吧。

具體的成就需要長篇大論,簡單的說幾個!自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先後6次載人登月後,之後的幾十年就停止了登月!

但是美國隊外太空的探索並沒有停止,比如美國航天局多次向火星發射無人探測器,洞察號和好奇號探測器的技術含量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達到,如今人類對火星的瞭解基本上都是通過美國瞭解的!

當然,除了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家族,還有天王星,海王星甚至更遠的冥王星都有美國發射的探測器環繞探測過,而旅行者一號飛船更是飛行了42年,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里,成為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類探測器!

還有航天飛機,美國一共發射過137次,可重複利用往返地球太空,是人類歷史最複雜的載人航天器。放好還有用於觀察遙遠天體和影子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口徑達到哈勃望遠鏡的2.5倍,造價接近100億美金!

有人可能會問,美國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幾十年來都沒有登月呢?

事實上,科技發達與登月沒有必然聯繫,美國已經登陸過月球,而如今人類科技想要開發月球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月球又是一片死寂,同時登陸月球又需要投入極大的人力物力!

而美國已經開始規劃載人登陸火星了,最新的規劃2043年前後實現載人登陸火星!

所以,承認差距,然後迎頭趕上!美國科技實力確實強大,個人感覺目前我們航天科技實力雖然發展很快,走向世界前列,但美國航天科技水平至少相差20年!


宇宙探索


美國航天科技比以前退步了。

問題出在人才上。

美國科技人才流失很厲害。

美國金融勢力太強大了,壓制了科技企業的發展。

美國文化有種族歧視。

對待非本土白人的科技人才待遇不公平。

美國科技過去強是強在人才上。

過去的優勢現在已經不明顯了。


小杰80164096


美國人登月是世紀大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