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縱橫政學兩界、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竟是個蹭飯專業戶

民國時期雖適逢亂世,卻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王寵惠便是其中翹楚之一,他是近代中國最具權威的法學家,學貫古今,中外兼修,精通憲法、刑法、民法、國際法,是海牙國際法庭第一位中國籍法官,參與起草了聯合國憲章,被譽為近現代中國法學的奠基者之一。他還是一位政治家,歷任官職無數,從民國、北洋政府到國民政府,先後擔任了外交總長、教育總長、國務總理、司法部長等職,是民國時期名副其實的縱橫政學兩界、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但就是這位聽起來牛哄哄的老兄,卻也有一個毛病——喜歡到處蹭飯。

民國時期縱橫政學兩界、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竟是個蹭飯專業戶

王寵惠著法官袍

這位老兄在“蹭飯界”可謂是個奇人,其技術含量之高真可謂當世罕見,非要用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成語來形容的話就是匪夷所思,對於這位老兄來說在朋友家混吃混喝是其人生的一大愛好,每天風雨無阻、雷打不動,是朋友圈的公認的超一流蹭飯高手,為此他的朋友們還專門給他取了個綽號叫“辦法”,以此來調侃他蹭飯招式繁多、花樣百出。

民國時期縱橫政學兩界、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竟是個蹭飯專業戶

王寵惠在當司法總長的時候,自己從來不生火做飯,又捨不得請個廚師回來燒,早飯去買碗稀飯配個饅頭的也就將就了,中飯沒有特殊情況就是在單位吃工作餐,早飯、中飯在現在的上班族看來還是屬於正常範圍的。他蹭飯的精髓就在於晚飯,一下班,他就一溜煙往羅文幹、顧維鈞這些朋友家裡跑,到了之後就各種找話題侃大山,軟磨硬泡拖延時間一直到朋友家飯點,還是死活賴著不走,一般這種情況朋友總會禮貌性的問一句:“老王,留下吃了飯再走吧,這都飯點了。”聰明的王寵惠並不會一口就答應,而是先假裝推辭一番:“不了,不了,時間還早呢,我還是回家吃吧。”嘴上是這麼說,屁股卻還是坐在人家椅子上,絲毫沒有起來的意思,一般這種情況朋友會繼續客氣的接一句:“吃完飯再走吧,都燒好了。”這回王寵惠就不裝了,還有點“厚臉皮”的說:“你家有酒不,有酒我就留下來吃飯。”話都到這份上,朋友家就算沒酒也得去買酒留他吃晚飯了。

民國時期縱橫政學兩界、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竟是個蹭飯專業戶

如果哪天在朋友家侃大山侃到飯點,朋友還不開口留他吃飯,王寵惠會“機智”的選擇以退為進:“你看看,聊著聊著就到飯點了,走走走,今天我請客,請你們去飯館搓一頓。”在人家朋友家裡朋友哪裡好意思讓客人請他們一家吃飯,抹不開面子也就只好開口留王寵惠吃晚飯了。在幾個朋友中,顧維鈞家被蹭的最多,因為顧維鈞喜歡在飯前喝幾口香檳,所以王寵惠總是藉著喝酒的名義去顧維鈞家蹭飯,一蹭一個準。天天去人家家裡蹭飯,“厚臉皮”如王寵惠這般的可能也會不好意思吧,所以有時候他也會叫一群朋友去下館子,當然了你可別指望這位老兄會買單,一開始呢,朋友之間出去吃飯嘛,總是會搶著買單,所以王寵惠就樂得白蹭一頓飯,可時間一久朋友們發現王寵惠從來不買單,於是買單的熱情就逐漸降低了,王寵惠呢就拿根牙籤剔剔牙,一副悠哉悠哉的樣子跟這幫朋友拼耐性,最後總有人熬不住起來買單。直到有一回幾個朋友吃完飯後一鬨而散,想留下王寵惠買單,王寵惠大喊一聲“且慢,你們先別走,我口袋裡沒有帶錢啊。”朋友很無奈,直接問“你怎麼每次出來吃飯都是沒帶錢包,故意的吧?”王寵惠的回答簡直坦誠到讓人難以置信:“廢話,我要是每次跟你們出來都帶錢包,那不是每天都我結賬了,我才沒這麼傻。”

民國時期縱橫政學兩界、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竟是個蹭飯專業戶

就是這樣,王寵惠憑藉自己的獨門秘籍,蹭飯有道,回回不落空,一年到頭也確實為他省了不少錢,但王寵惠作為民國時期的一名精英,一輩子在官場在摸爬滾打,照理來說不也不缺這幾個飯錢,可他就是喜歡蹭飯,活生生把自己蹭成了“專業戶”,給人留下了愛佔小便宜的感覺,這也正應了那句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人總會有缺點,所以王寵惠作為一個“蹭飯專業戶”也沒什麼稀奇的,反倒讓我們覺得這個人比較貼近生活、更加的真實,說了這麼多,你們可別偷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