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11月26日,登陆湖南卫视的超级IP大剧《火王之破晓之战》(以下简称《火王》),意外落冷了。首播当晚,该剧的CSM52城收视率仅达到0.3,网播量尚未破亿;随后的几日里,该剧的收视率基本维持在0.5-0.6之间,反应平平。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与此同时,该剧的风评也陷入口碑危机当中,网友们纷纷感叹,“剧情走向被阉割,特效、场景五毛制作,就连原著中的BL走向也被改为BG向”,舆论一边倒的向“差评”倾斜。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其实,这已经不是漫改真人剧第一次遭到“全网性”的围攻。从2016年的《秦时明月》到最近两年播出的《镇魂街》《我与你的光年距离》等等,漫改剧在数量上虽迎来了井喷式增长,却始终未能在质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随着冯小刚、徐静蕾、刘亦菲等大咖的入局,漫改剧市场又能否扭转乾坤?一切还需从《火王》说起。

单集售价1000万,“冯小刚入局”的《火王》缘何扑街?

《火王》的“名声”,由来已久。从1990年诞生于“游素兰”的创作笔下开始,漫画版《火王》便常年占据读者票选榜单第一,随后,该漫画再版的次数,更是高达62次,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华语少女漫画中最具影响力的超级IP。

原著高人气的加持,是观众对其关注的第一步;但这部作品真正在业内引起轰动,并被广泛传播的原因,还要数去年传出的“冯小刚入局”的相关传闻。

在当时,有媒体报道,“《火王》是接替《芳华》承担东阳拉美2017年1.15亿元业绩对赌的种子选手”,随之一同被曝光的,还有《火王》的超3亿投资成本以及单集版权价格1000万的相关新闻。而在当时,《火王》的立项资料显示,该剧集数长达70集,“7亿天价版权费”之说,也就甚嚣尘上。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但在开播之后,记者发现《火王》的集数已由当初的70集“缩水”至28集,无形中,似乎也解释出了《火王》扑街的诸多原因:

首先,之于《火王》,这是一部典型的“大男主”IP作品,因其原著漫画中含有诸多的“不知名”神力和庞大世界观设定,因此,在制作费用上同比其他类型作品更为“昂贵”。但从当前开播的内容来看,整部剧的特效制作、场景布置来看,均不如人意,甚至被网友调侃为,“是五年前的影视剧制作水准”,同比今年播出的《香蜜》《扶摇》等玄幻大剧,制作层面处于不及格水准。

其次,从70集缩水至28集,也让整部剧的剧情走向不太流畅。很多网友表示,“上一集男女主还在协力破案,下一集就突然回到皇宫”。更为糟糕的是,《火王》原著漫画是耽美BL向,但或许是出品方考虑到“上星”问题,直接将剧情走向阉割,甚至直接窜改为BG向。从而,造成原著粉大为不满。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再加上,其原著漫画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代表作品,因此在整个剧情设定上,也颇具“年代感”。网友吐槽,“一个《火王》=《我在大理寺少卿》+《双世宠妃2》+《来自星星的你》+《幻城》”,剧情之诡异,无法言语。

最后,也是漫改剧中常见的问题。《火王》中男女主人选都被网友判定为“出戏”,男主陈柏霖虽演技在线,但其偏“现代感”的古装造型,以及在原著漫画所描述的“盛世美颜”加持下,陈柏霖“妆感”始终未得到大众认可;而女主景甜,外貌形象虽较为贴合,但其在《大唐荣耀》中积攒的“好演技”,也被网友调侃为“呆若木鸡”。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其实,《火王》中存在的大量问题,恰恰也是当下漫改剧普遍的生存现状。

一方面,在国内原创作品乏力、IP改编作品泛滥成灾的当下,以漫画为核心、带有“中二”、“热血”画风的IP改编作品,想要在原著粉和路人粉之间找到平衡点,尚有难度;另一方面,在热钱不断涌入的前两年环境市场中,大量滥竽充数制作方频频诞生,其中漫改剧便是“5毛特效、粗糙制作”的烂剧频发地段。

这也就不难理解《火王》的“扑街”原因了。

大导演、大制作、大明星相继入局的漫改市场,能迎来春天吗?

《火王》的“扑街”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不可置否的是,整部剧的存在,于漫改剧市场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二次元文化的日益壮大,漫改剧市场早已迎来作品数量上的突破。但就其过往的“发展模式”来看,漫改剧的呈现方式,依旧是处于影视链产业末端。当然,这当中也曾产生过诸如《快把我哥带走》《翻滚吧!肿瘤君》等部分“跻身上游”的漫改真人电影,但就整体趋势而言,漫改作品依旧是以“网剧”为核心载体。

换言之,它们当前的生存现状多以“中小成本”的制作水准为主。诸如之前播出的《秦时明月》《镇魂街》《画江湖之不良人》等等。而这类作品,也往往具有共同特征,即新人演员+简陋道具组+5毛特效。这也就是当下漫改剧常常被观众贴上“low”、“制作粗糙”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去年备受好评的《画江湖之不良人》在特效层面,也尚未达到“及格”水准。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画江湖之不良人》剧照)

此外,除去“资金”难问题之外,漫改剧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还有“出圈难”。同样以“漫改剧之高光”《画江湖之不良人》为例,该剧在播出期间,曾拿下上线2周点击率破3亿的好成绩,成绩远超同阶段《画江湖之不良人2》(动画版)。但从大众讨论趋向来看,观众始终围绕在“忠于原著”层面,这也成为了《画江湖之不良人》未能出圈的一大“遗憾”。

其实,之于漫改剧,乃至整个漫改市场,笔者一直认为其“出圈”难度要远高于网文IP。究其原因,在于国内二次元文化尚未普及到“全民”开发程度,甚至在输出模式上,也一直主打青少年市场。这几年,二次元文化虽逐渐拓宽自身创作模式,但与成熟的网文市场相比,依旧是九牛一笔。

成功的方式往往是多样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被后人奉为美谈,在于诸葛亮在合适的契机巧用合适的策略,将“大事”促成。同理,漫改剧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东风”,尚且不提《火王》的大众反馈,单从其引入冯小刚、启用陈柏霖、景甜两位人气演员的话题度来看,漫改剧起码已逐渐走出“中小成本”领域,逐渐向“大制作”、“破圈层”方向努力。

冯小刚入局的《火王》遇冷,扎堆上映的“漫改剧”还能迎来春天吗


(《火王》剧照)

据悉,明年还将会有一大批“升级版”的漫改IP作品袭来。诸如徐静蕾监制的《一人之下》、刘亦菲井柏然主演的《南烟斋笔录》、易烊千玺的《艳势番之新青年》,以及杨洋真人版的《全职高手》。在制作层面上,这些作品均达到了3亿+经费投入;作品输出模式上,多以“台网剧”模式呈现,且有部分作品将直接走向大荧幕。

可以说,漫改剧已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爆发期”,但就当前发展趋势来看,显然更需要在改编和受众层面苦下功夫。属于漫改剧的“春天”,正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