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魯迅誕辰137週年,來看看魯迅是怎麼做爸爸的?

今天是魯迅先生誕辰137週年。

你可能知道,他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他的作品有數十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並有多部小說被先後改編成電影。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寫照。

其實,在人生最後7年裡,他還有一個重要角色——父親。

今天魯迅誕辰137週年,來看看魯迅是怎麼做爸爸的?

超級奶爸

1929年9月27日,魯迅與許廣平的兒子周海嬰出生。當時魯迅48歲,中年得子的他是個身體力行的超級奶爸,自己給海嬰洗澡,不讓護士代勞。這對新手父母來說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差事,兩人手忙腳亂,把孩子洗感冒了,魯迅才同意讓護士洗。

如果民國時有微信朋友圈,魯迅估計會成為“曬娃狂魔”。有客人時,即使海嬰在睡覺,他也要把孩子抱出來炫耀一番。

海嬰出生20天就有照片,在同時代其他孩子中當屬罕見。魯迅每年都會帶妻兒拍全家福,並在照片上認真地標註,更新兒子一點一滴的成長:海嬰出生後20日、100日、6個月……

習慣於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甚至作了一首詩回應朋友對他溺愛孩子的嘲笑。這首名叫《答客誚》的詩寫道:“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今天魯迅誕辰137週年,來看看魯迅是怎麼做爸爸的?


教育方式“順其自然”

周海嬰在回憶父親時曾介紹說,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比如,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就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周海嬰曾回憶,童年的他體弱多病,父親為了他的身心健康煞費苦心,可是對他的教育卻是順其自然。小時候 ,周海嬰很喜歡一種叫積鐵成像(也叫小小設計師)的玩具。這是一盒用各種金屬零件組成的玩具。他用這些零件學會了組裝小火車、起重機。他常常是裝好了再拆,拆了又裝,魯迅總是在一旁鼓勵他,不干涉他的創造。而“小紅,小象,小紅象,小象,紅紅,小象紅;小象,小紅,小紅象,小紅,小象,小紅紅。”這是當年魯迅夜晚看護寶貝兒子,給“小紅象”(海嬰的小名)唱的催眠曲 。可以想象作為父親的魯迅,是一副怎樣的慈父心腸。

今天魯迅誕辰137週年,來看看魯迅是怎麼做爸爸的?

魯迅教育影響周海嬰一生

在周海嬰尚未懂事時,魯迅還曾將他與許廣平傳達愛意、遙寄思念的《兩地書》重新工整手抄一遍送給年幼的周海嬰,這也足見他對兒子的深情。魯迅在遺囑中“希望後代萬不可做空頭文學家”,這一教誨始終貫穿於周海嬰的一生。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第二天,天津《大公報》發表了他的遺囑,其中對周海嬰的囑咐是“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後來,周海嬰遵從了父親的遺囑,選擇喜歡的無線電專業,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成為無線電專家和攝影家,“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

今天魯迅誕辰137週年,來看看魯迅是怎麼做爸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