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裡!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亮點頻現

經過參建人員歷時4年的不懈努力,12月20日,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項目完成交工驗收。12月25日,記者實地踏訪了該條高速公路,現場感受了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的順暢與風采。

看這裡!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亮點頻現

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是連霍國道主幹線在我省的重要組成路段,通過新建互通立交將蘭臨高速公路、G309線、G312線、蘭州市南環路等國省幹線和城市道路連接,形成蘭州高速公路環線。

自項目建設伊始,項目辦就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地採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項目建設亮點頻現。

創新開展業主自管模式

看這裡!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亮點頻現

創新開展業主自管模式是南繞城項目建設的亮點之一。

南繞城項目在路面、交安、綠化等施工中實施業主自管模式,把路面工程施工分為2個合同段,由2個業主代表組管理;綠化工程施工劃分為2個合同段,交安工程劃分為3個合同段,由1個業主代表組管理,由業主代表全面負責業主自管模式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轉,並增設總監辦有效保障項目自管模式效果。

同時,為使項目管理更加高效準確,項目專門成立了以“技術諮詢+中心試驗室+信息化管控”為核心的試驗檢測技術諮詢一體化服務中心,為將南繞城建設成質量可靠、社會認可的品質高速提供了技術指導。

大力推行新工藝、新工法

在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中,不管是路基、路面施工還是隧道、橋涵施工,都一以貫之地推行新工藝、新工法,這是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最大的亮點。

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項目辦針對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項目溼陷性黃土地質條件的實際,因地制宜,在路基施工中提出一洞門一方案、一防護一圖紙、一填溝一方案、一臺背一檔案“四個一”控制措施,強化弱項指標治理;高路堤採用每隔5米強夯處理,確保路基工後沉降,消除黃土溼陷。在隧道施工中有針對性地創新推進一襯液壓模板臺車、工字鋼拱架加工連接等9項新工藝。在橋涵施工中,綜合採取梁場建設標準化、模板製作安裝等12項新工藝。

看這裡!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亮點頻現

新工藝、新工法的廣泛創新應用,為蘭州南繞城項目創造了多個首例。建成了西北地區在黃河上跨度最大、塔身最高的斜拉橋——蘭州西固黃河特大橋,橋上安裝的凝冰智能預警及自動化處置系統,提高了大橋抵禦冰雪災害的能力,為冰雪天氣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這項技術的應用填補了我省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的技術空白。

在路面施工中,首次引入使用了3D攤鋪設備,提高了路面攤鋪控制的平整度與厚度的精準度;首次創新應用石墨烯複合橡膠改性瀝青鋪築試驗段。“石墨烯複合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不僅具有提高路面使用壽命、減少路面養護次數的優勢,而且混合料在拌合的過程中降低了碳的排放。”該項目路面承建單位之一的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公司合同段項目部副經理廖波說。南繞城項目石墨烯複合橡膠改性瀝青路面試驗段的成功鋪築,為石墨烯材料在我省公路建設領域應用及產業化發展積累了經驗。

建設綠色節能環保型公路

2015年,南繞城項目被交通運輸部批准為我省第一條綠色公路建設示範縣項目。建設綠色節能環保公路是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另一大亮點。

看這裡!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亮點頻現

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項目控制性工程西固黃河特大橋,跨越黃河和蘭州二級水源保護區。蘭州南繞城項目辦辦公室主任陶睿說:“為有效保護黃河及附近飲用水保護區,項目採用‘橋面徑流處置技術’,將汙水收集處理,防止了水源的汙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項目建設伊始,南繞城項目就以建設“低耗低排放、節能節成本”的綠色公路為目標,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編制印發了《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指導手冊》,明確了建設、監理、施工各方的工作依據、職責、內容和標準,邀請環水保行業內的專家開展了4期專題業務交流培訓,組織了2次現場觀摩交流,大力推廣應用國內成熟的水土保持生態科技新技術,把 “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到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同時,實施了表層腐植土再利用、拌合樓油改氣、橋面徑流淨化與應急系統等25項目適用性節能減排技術,實現了環境保護與項目主體工程的同步推進。

看這裡!蘭州南繞城高速公路建設亮點頻現

(段蘭芬 趙仁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