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文:力爭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量100萬輛

揚子晚報網1月3日訊 (記者 薛玲)南京將著力建設江北新區(含浦口區)、江寧區、溧水區、南京經濟開發區四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鼓勵本地企業和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按市場化運作模式促進新能源汽車應用市場的形成……南京正式啟動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三,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3000億元以上。

【目標】

打造全國前三的產業地標

南京將通過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綜合競爭力,加快將其打造成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球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佔全省一半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1000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五。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的主要技術指標和設計、製造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國內著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三,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3000億元以上,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城市和應用先導城市。

【計劃】

打造四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南京將著力建設江北新區(含浦口區)、江寧區、溧水區、南京經濟開發區四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引導新能源汽車企業向橋林、濱江、柘塘、龍潭等產業園區集聚,全市其他地區不再佈局新增產能整車項目。與此同時,促進四區特色發展、錯位發展:江北新區(含浦口區)同步建設全市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產業基地和全市智能網聯研發中心;江寧區爭創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高標準建設新能源汽車文化小鎮;溧水區建設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南京經濟開發區佈局智能網聯汽車系統產業。

重點支持整車企業發展

重點支持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等整車企業發展,快速提升整車產銷規模。南京全市新能源(含智能網聯)乘用車的產銷量,2020年力爭達到30萬輛,2025年力爭達到100萬輛;新能源(含智能網聯)商用車的產銷量分別達到5萬輛和10萬輛。與此同時,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簡稱“三大電”)等領域,以及電動助力剎車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動空調系統(簡稱“三小電”)等領域關鍵零部件企業的發展,扶持擁有細分市場競爭優勢的優秀企業做大做強,成為行業龍頭企業。

政府採購力度將加大

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採購力度,擴大新能源汽車示範使用覆蓋面,在公務、公交、出租、電力、環衛、郵政、城市物流等領域,示範使用地產和配套地產動力電池、動力總成、電動空調等關鍵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車。2020年底前新增的禁區通行證及2020年後所有的禁區通行證,只向新能源汽車發放。鼓勵本地企業和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按市場化運作模式促進新能源汽車應用市場的形成。

充電樁到2025年有望達5萬個

與此同時,加強新能源汽車公用停車位、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到2025年,累計建設充電樁約4—5萬個。新能源汽車在路邊停車泊位停車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的,免收停放服務費。到2020年,充電設施建設與運營財政補貼政策不退坡,儘快出臺年度新能源汽車使用引導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對向電網企業直接報裝接電的經營性集中式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用電,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免收需量(容量)電費的政策延期至2025年底。

【保障】

設立5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

為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南京將設立不低於50億元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並利用風險代償、利息補貼財政專項,引導科技銀行加大對該市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領域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和優惠力度。與此同時,南京還將引導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充分享受國家支持產業及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設立市產業地標專項資金,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各相關專項資金支持同時,強化市區聯動。為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引進國內外優秀領軍人才和團隊,南京將加強各類市級人才計劃集成支持力度,並積極協助申報省級以上人才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