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有不少家長會為了孩子選擇陪讀,陪讀到底好不好?

為了孩子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許多家長都紛紛陪讀。那麼陪讀好不好呢?我認為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不能一味地說“好”或者“不好”。

一說到陪讀,我馬上就想到安徽省的毛坦廠中學,我在一次專題報道中瞭解到,這所學校簡直就是大學生的孵化基地,升學率出奇的高。這裡,確實有不少家長選擇了陪讀,他們給孩子在中學的最後衝刺階段加了把油,助了把力,從而讓孩子在考場上爭取了主動,也考出了理想的分數。陪讀的家長中有在家各地的農民,有辭職不幹的工人,更有不少私企老闆,將企業暫時關門,不掙錢也要來陪讀,以他的話說:“這個時候什麼也不再計較了,再重要的事也要放在一邊,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在高考中奔跑在最前方。”

糾結,有不少家長會為了孩子選擇陪讀,陪讀到底好不好?

在自己孩子高考前的關鍵一兩年裡,我認為有陪讀的必要。因為時間對於即將走向考場的學子們來說,確實太珍貴了。大量的課程要複習,大量的練習題要做,時間根本不夠用,競爭殘酷而又激烈,壓力山大,父母把學生的生活料理好,並且陪伴在身邊,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支持和鼓勵,此時,家長的陪讀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很多情況下,並非必須陪讀。除了高考前的這個特定階段,我認為其他時間段並沒有陪讀的必要。當然這要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比如說家庭非常困難,非要讓父母放棄打工,來學校陪讀,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又如有些學生跳級升學,年齡太小,不能不陪讀。

糾結,有不少家長會為了孩子選擇陪讀,陪讀到底好不好?

總的來說我不贊成長時間給孩子當陪讀。長期陪讀,讓孩子衣食無憂,並不利於其長遠發展,因為父母並不可能陪你一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不會成為你一輩子的常態。學生階段不僅是長身體、學知識的階段,還是學吃苦、磨性子的階段,這個階段是人生的一次不可替代的磨礪,少了這個“苦難”階段,你的人生也是不完整。

以後成長的道路上,孩子們還會面臨很多的艱難與困苦,學生時代如果條件過於優越,不利於自己鍛鍊提高,不利於抗擊更多磨難。

糾結,有不少家長會為了孩子選擇陪讀,陪讀到底好不好?

教育子女不能只是盯著學生的分數,如果分數提高了,孩子的心智並沒有提高,見困難就躲藏,有問題繞著走,不會照顧自己。這樣並不是父母希望孩子的理想人生。看看周圍眾多考上理想大學的學子們,他們並不沒有讓家長陪讀,一個個照樣成為國家的優秀人才、棟樑之材。由此看來,孩子是不是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是不是能夠成為優秀人才?與是否陪讀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沒必要把陪讀看得那麼重,一切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你對陪讀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也可以發表一下高見。

糾結,有不少家長會為了孩子選擇陪讀,陪讀到底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