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從來不貴

如今,科學技術的進步讓孩子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了與自然的連接。

即便沒有被眼花繚亂的數碼產品侵蝕,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也被作業、培訓、比賽塞得滿滿當當。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美國兒童權益倡導者、奧杜邦獎章獲得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的概念。

洛夫認為,人類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自然的接觸。

在孩童時代接受到的外界自然刺激越多,感官開發就越充分,越能促進大腦發育。

而與大自然的接觸不夠充分,不僅會導致感官失調和遲鈍、肥胖症、抑鬱症等疾病,更會形成狹隘、無情、缺乏自信和合作精神的性格

1

自然缺失症一點都不難治。只要父母帶孩子走出家門,大自然自有其強大的力量,讓躁動的心靈變得平靜沉穩。

如今的家長都希望在孩子教育上花的金錢和精力擲地有聲。似乎不掏高價報培訓班,就覺得孩子學不到什麼東西。

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免費的——陽光、微風、海浪、池塘、公園、樹林、田野……

對於孩子來說,大自然裡的一草一木都是打開認識世界大門的鑰匙。

通過感知大自然,孩子不止能鍛鍊觀察、描述、分類、調查現象、提出問題、得出結果等科學思維能力,更由此變得有愛心、責任心,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秋天,這個最美麗、最容易喚醒孩子對自然感知力和觀察力的季節,帶著孩子親近自然,才是唯一正事!

這也是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們的大自然——給中國孩子的手繪自然百科》,這本優秀原創科普繪本的初衷。

《我們的大自然——給中國孩子的手繪自然百科》

適讀年齡:3-12歲兒童和父母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栩栩如生的蝸牛

它將那個你身邊的最熟悉也最熟視無睹,乃至孩子不問起,你都沒發現自己竟會如此陌生的大自然,用美得驚豔的畫面,原原本本地還原給了我們遺失已久的童心。

好的教育,不必很貴,它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帶孩子用鼻子去聞、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用心去感受生活。

孩子的第一堂自然課,就從《我們的大自然》開始了,

科普和審美,雙重啟蒙兩不誤!

這些年給孩子選自然科普童書的過程中,有個遺憾的發現:大部分優秀的科普讀物都是舶來品。

知識無國界,科普領域的知識卻不同。因為我們的孩子生活的環境和日本、歐洲天差地別。

孩子看外國讀物,只能達到“我知道了”“看到圖片,我能認出來了”的效果,卻完全不能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來。

中國孩子最應該認識以及首先應該認識的大自然,應該是中國的大自然。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大熊貓的成長

《我們的大自然》就是這樣一本展現中國獨樹一幟的豐富自然風貌和特有物種的原創科普繪本。

書中能看到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我們的茶葉、粽子、月餅、古詩詞,還有我國風景秀麗的自然保護區。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茶葉的分類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端午節,南方和北方吃不同的粽子

濃濃的中國情、中國味,貼近中國孩子的中國心的素材撲面而來,在感受大自然的遼闊的同時,也領略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細膩手繪,感知生命之美

如果說書也有顏值,《我們的大自然》的顏值一定是爆表級的。

光是在書展上略略一翻,我便已決定將它收入自己的收藏書單。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春天去田野踏青

書中全部是手繪畫。它與照片最大的不同在於,照片是記錄事物發生的瞬間,但手繪有時能表達一個人的人生。

一幅好的繪畫作品所表達的,包含了對生命的理解,還給人傳達一種溫暖的感覺。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探訪神農架

作者花費2年時間,跑遍了全國50多個自然博物館、植物園、自然保護區和城市進行寫生。

1000多幅精美的手繪插圖,樸拙地再現了中國常見或特有的動、植物的真實樣貌,形象逼真卻十分有愛,特別符合孩子的認知。

愛畫畫的小朋友,對照著這些漂亮的圖片,拿起畫筆就可以描繪出自然美景。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夏天搖的蒲扇,也是一種植物做的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栩栩如生的蟈蟈

蔣勳老師說:“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

不管是電影、動畫還是繪本,一定要承擔的是審美功能。

因為那些從小積攢來的美育經驗會滲入到心底,成為孩子審美偏好的一部分。它看不見,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孩子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編排清晰,幫孩子打開科學視野

百科類科普繪本,如何將巨大的信息量清晰而條理分明地呈現出來,考驗著作者的功力。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四季分明是中國氣候的顯著特徵,季節變換也往往是一切變化的第一要素。

因此,《我們的大自然》巧妙地以大自然本來的規律——四季來進行內容劃分。

同時,在每個季節裡穿插著中國人獨有的農耕智慧:二十四節氣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西方人是分析科學培養出來的系統性思維,中國人的思維則恰恰相反。我們的古人崇尚“大象無形”“行雲流水”,看見月亮就想起故鄉,舉起酒杯就想到朋友。

這本書內容的展開,也採取了同樣的行雲流水的方式,把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節日習俗、傳統文化等知識貫穿在一起,天文地理無所不包!

春天來了,最顯著的特徵便是春雨。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春雨喚醒了大地,它是怎樣形成的呢?妥妥的地理知識哦。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順著春雨,我們去觀察春天的雲朵、雨後的花朵。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說到迎春花,就不得不提起宋朝詩人晏殊那首著名的同名詩。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天氣更暖了,我們去踏青,去觀察小蝌蚪和燕子吧。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以自然的時序為順序,以孩子可以丈量的腳步為空間,從敘事方式到精神內核,達到完美的統一。

有的童書,成年人看過後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我們的大自然》就是這樣的書。

如果我小時候就看過它,或許就能對世間的奇妙多一些直觀的瞭解,至少自然和地理、生物課不再只是需要死記硬背的科目了。

身邊的大自然,孩子最親切

如今很多爸媽越來越崇尚多讓孩子接觸自然,於是一個暑假花上千上萬帶孩子去景區、出國進行自然教育。

但其實,體驗大自然,完全可以不必到野外去。家長只要引導孩子打開五感,城市裡的孩子照樣能就近發現大自然的奇妙之處。

小區樓下的花草,餐座上的水果、超市的海鮮市場,只要你想,就能時時刻刻和大自然接觸。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我們的大自然》透過孩子最熟悉的40多幅場景:餐桌上、廚房裡、超市裡、市場上、花園裡、小區前、公園裡、田野間、景區裡……將不同“模樣”的大自然親切展示了出來。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夏天可以在路燈下觀察蛾子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廚房裡的蔬菜也是小朋友認識自然的好道具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海鮮市場都有哪些常見的海洋生物呢?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逛超市也能學到大自然的知識

全書近400個知識點中,貫穿近40個小貼士、觀察和筆記提示。

在這裡,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博物學家、一個探索小達人、一個自然小偵探,只要仔細觀察並且認真記錄,你就能發現一些從未被發現的事情。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中藥可是我們國家醫學的瑰寶呢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天安門的華表就是用漢白玉雕刻的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逛動物園時,你是否留意不同鳥類的腳了嗎?

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引導孩子去關注身邊的有機生命,它喚醒孩子對自然的好奇和樂趣,也讓孩子無論身處何方,隨時感受著大自然。

這其實不僅是在科普,也在講如何與動物植物交流,在講這些自然萬物給我們的陪伴和滋潤,讓孩子體會到豐富的充沛的感情。

像媽媽講故事般娓娓道來

科普書最怕專業詞彙多,內容生硬、枯燥,孩子難以理解。那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大自然》,它的敘事方式就像媽媽在給孩子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介紹蝸牛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介紹蚯蚓

《我們的大自然》在科普準確性方面尤為審慎,得到了國內植物學界國寶級專家、96歲高齡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文采院士親筆推薦,大家可以絕對放心這本書的權威性。

帶孩子去戶外,每每孩子問起這是什麼花你只能含糊帶過,想玩些花草遊戲卻無從下手,摘了些果子卻不懂料理……《我們的大自然》絕對會幫到你!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春季帶孩子賞花,桃花、杏花、櫻花傻傻分不清楚?

好的教育,从来不贵

秋季帶孩子拾落葉,怎樣做成書籤?

即便是窩在家裡,和孩子共讀,體味書中那些靈動的生命,也會給瑣碎的日常生活增色不少。

細細翻閱《我們的大自然》,童年那些關於自然的記憶,又一遍一遍地浮上我的心頭。

我想,作者的目的絕不僅僅在於讓孩子認識一些生物,更重要的是——

用細膩溫柔的圖畫、有趣輕鬆的文字、豐富多彩的實踐,鼓勵孩子接近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從而漸漸瞭解自然,對生命產生敬畏之心,愛護我們的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