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之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清代发簪

簪是古代男女均用的一种别住发髻的条状物,可以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而钗则主要是旧时妇女用来插戴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因此,簪、钗在古代都是既有固发作用,又有装饰作用的。簪、钗是中国古人开始束发以来即开始使用一直延续2000多年的固发用具。

国家宝藏之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清代发簪

发簪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时女子有用簪来固发、美发的传统,而如今,簪子早已被更为简洁的发带、发夹、发箍取代,退出了女孩子们的闺房。一些精美的老银簪,银光流转,神韵悠远,让人不禁为那种古典之美所折服。

古人对长发有着特殊的情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最基本的要求;不仅如此,翻开泛黄的史书,卫子夫、马明德、张丽华……多少后妃都是因一头美发才得幸于君王。

而簪作为固定和装饰头发的工具,注定与女人相伴一生。上古时期,女人便使用树枝和骨簪固定长发;经过漫长的发展,各种材质和造型的发簪不断出现,在实用性之外,更兼具装饰作用。

老银簪分为单尖簪和双尖簪,有牡丹、兰草、蝴蝶、寿桃、如意、祥云等多种造型;有些还点缀着珐琅彩,显得更加明艳夺目。少数民族对银有一种独特的偏爱,那里保存下来的银器也多,其实,这些纹饰造型都是中原文化的东西,传到边陲地区,被很好地保留下来。

国家宝藏之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清代发簪

簪与一个女人初次的缘分应该是在15岁的“笄礼”上,绾发戴簪意味着女子成年,可以出嫁了。

对青年男女而言,簪还是一种常用的定情信物。汉乐府《有所思》里写道:“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并精心修饰,自是出于一往情深,却不料君有他心,于是她用最决绝的姿态毁掉了这簪子,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古时自由的爱情往往只能是奢望,大多数女子还是奉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心嫁人,嫁妆里自然少不了簪子。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一支发簪,见证着满头青丝成华发,见证着一位少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全过程。

因此,每一时期的簪、钗形式不同,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工艺水准和审美理想及审美风格的变异。妇女的发髻就格外复杂多样,堪称中国古代发型之最。其束发用具种类也极其繁多,特别是金银簪、钗更为华丽。除实用功能之外,还有装饰作用。簪、钗的质地有金、银、玉或铜,上面镂刻花鸟纹,挂垂饰,精美的嵌以宝石。这些银簪、银钗使唐代妇女别致的发髻更加多姿多彩。

清代晚期的女子,淡褪了汉唐的雍容气度,也不及宋明的典雅清丽,离女性意识的初次觉醒却还有数十年的时间。这不是女人们可以恣意挥洒的年代,她们只能三从四德,贤惠持家,默默绽放再悄悄凋零。在晦暗的大时代里,女人头顶的簪子是她们自我内心的表达,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寄托;同时,簪头的造型多为对称图案,象征着平衡与和谐,是对人生美好的期盼。

国家宝藏之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清代发簪

国家宝藏之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清代发簪

民间银簪是古代民间女性用于绾发和装饰的一种常用头饰。银簪最初的作用是“男以定冠,女以绾发”。男女都可以使用,实用为主,很少装饰。由于早期银的稀缺和贵重,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佩戴。大约从唐代以来,随着民间银楼的兴起,使银簪走向民间,并逐渐发展演变为以女性使用为主,其作用也由实用为主转变为实用与装饰并重。随着岁月的流逝,早期银簪已很少遗世,现在存世的大多是唐以来,尤其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间女性用簪,这些流传千百年的民间银簪十分精美,不仅为古代女性的生活增添了美的光彩,也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审美情趣

想要出出手交易请联系热线 王生或者私人号一五二一七七三三五四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