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就像蛋白質一樣對人重要——依戀理論詳解1

母親的愛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像維他命和蛋白質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一樣。——約翰·鮑爾比

鮑爾比在19世紀50年代提出依戀理論。認為依戀關係是嬰幼兒與父母建立的永久性情感聯結,對孩子來說,依戀對象是獨一無二並且無法被替代。

依戀理論很好理解,就是孩子都依賴和留戀自己的母親。但這裡的母親包括母親和行使了母親職責的人——比如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帶孩子會跟孩子建立牢固的依戀關係,而此時孩子跟父母雖然也會建立依戀關係,但卻是次級依戀關係,不一定會建立主要依戀關係。所以很多人被爺爺奶奶撫養大的孩子,跟父母似乎總有隔閡,很陌生。

長大以後這種情感聯結可能變弱,或或被其他強關係取代,比如伴侶間的親密關係,但早期所建立的依戀關係不容易被拋棄,通常會一直持續。

弗洛伊德強調過幼年親子關係在每個人人格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並認為親子關係會成為日後各種個人關係的原型。也就是說,最開始跟父母學打交道,以後都會把這種打交道的方式複製到與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

心理學家是如何研究母嬰關係的呢?

最開始,根據經驗判斷,大家都認為是因為母親給孩子提供了食物、玩具,滿足他的生物需求,所以才被孩子依戀。比如孩子會特別喜歡媽媽的乳房。這是精神分析學派對母嬰依賴的理解。但是,約翰·鮑爾比卻認為孩子就是喜歡跟母親在一起,哪怕母親沒法滿足他的生理需求。這在當時可是離經叛道的話,因為研究理論基礎不同,他與梅蘭妮·克萊因還分裂了。梅蘭妮·克萊因是兒童精神分析領域的另一個超級大牛了。

孩子要跟母親在一起的需求是天性,那天性是什麼?天性是肚子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是本能行為,如果被迫不讓吃飯,不讓睡覺,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那麼約翰·鮑爾比的這種觀點是怎麼來的呢?嗯,還是跨學課科搞得好啊。因為約翰·鮑爾比本身是醫生後來轉向精神分析,所以他對動物行為學很熟悉。

1973年,康拉德·洛倫茲因為對動物行為的開創性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最著名的就屬動物的“印刻”概念了。洛倫茲發現小鴨會緊緊跟隨剛出生後見到的第一個活物。沒錯,是活物,哪怕這個活物是個移動的靴子。洛倫茲就成功讓小鴨子從出生就跟著他,把他當作了母親,時時刻刻跟著他。這就是

動物的印刻行為。這種本能行為在很多其他的物種,比如鳥,小鵝身上也有。哪怕這種母性形象並不為它們提供食物也沒關係。

母愛就像蛋白質一樣對人重要——依戀理論詳解1

來源網絡,侵刪

約翰·鮑爾比受到印刻行為的啟發,開始思考人類的依戀行為是否同動物的印刻行為一樣,也是一種本能呢?後來,他在哈洛的恆河猴研究中得到證實。哈洛為了研究愛的本質,對恆河猴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給剛出生的小猴子兩個“媽媽”,一個媽媽是全身鐵絲網中間掛一個奶瓶,另一個媽媽是全身包裹了絨布但沒有奶瓶。小猴子只有在需要吃奶的時候才去鐵絲媽媽那裡,吃完立刻回來抱著絨布媽媽。絨布媽媽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夠被小猴子溫柔地抱著提供撫摸。小猴子每天幾乎有十五六個小時都在絨布媽媽那邊。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比如突然有尖利的聲音,那小猴子絕對會跑到絨布媽媽那裡去,緊緊抱著假媽媽。所以有奶也不是娘!但是,與從小跟隨真正母親長大的小猴子相比,這些小猴子完全無法建立社交,十分自閉,甚至都不會與別的猴子交配。

母愛就像蛋白質一樣對人重要——依戀理論詳解1

來源網絡,侵刪

約翰·鮑爾比篤定人類的依戀理論跟其他動物是一樣的,有著生物遺傳基礎。隨後,他開始跟安斯沃斯合作,進入到依戀模式的研究中去。

依戀模式研究:

如果說約翰·鮑爾比是依戀理論之父,他打開了依戀研究的大門,那麼瑪麗·安斯沃斯可以說是依戀理論之母。安斯沃斯研究的是具體的依戀行為,通過對嬰兒的直接觀察證實了鮑爾比的依戀理論。

1950年安斯沃斯隨丈夫遷居倫敦接觸到鮑爾比的理論,後又去非洲幹達對嬰兒做了相當多的實證研究,證實了鮑爾比的很多想法。安斯沃斯進行了“陌生情境實驗”還提出了“安全基地”概念,證實了嬰兒三種依戀模式的存在。可以說,依戀理論研究,只有約翰·鮑爾比是不完整的。

母愛就像蛋白質一樣對人重要——依戀理論詳解1

來源網絡,侵刪

什麼樣的行為才叫依戀行為呢?如果一個興高采烈的孩子跑過來讓媽媽陪她玩玩具,這不算是依戀行為。真正的依戀行為是在個體感到緊張或焦慮的時候,比如受到驚嚇、感到疲憊或生病時,因為有母親在旁邊而得到緩解。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早期對依戀需求最明顯,但不代表成年後就沒有這種依戀需求了。單身狗們不都說,一個人挺好的,只是生病的時候就感到特別孤獨,特別想媽媽,特別想有個伴。這都是成年期後對依戀的需求。

如何研究依戀行為呢?最著名的就是那個不得不提的“陌生情景測驗”了。實驗過程很簡單,就是一歲大的嬰兒和媽媽在一個陌生的房間裡,陌生人進來,然後媽媽離開再回來。整個實驗只持續3分鐘。實驗中有兩個重要的考察指標:當母親在場或離開時,嬰兒的探索程度和嬰兒對母親的接納程度。根據這兩個標準,可以把嬰兒與母親之間形成的依戀行為模式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擁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孩子,基本佔到70%。母親離開時會不捨,甚至會傷心地哭起來,但是離開後也能自在探索和玩耍,心情很快會平復,與陌生人也能友好互動,不會焦慮不安。母親回來時會熱情歡迎。在整個過程中,都能主動探索環境,與母親交換眼神,與母親愉快互動。這樣的依戀模式是最理想的依戀模式。在這種關係中,母親是孩子的安全基地。

第二類是焦慮矛盾型依戀模式。孩子既想接近母親,卻又離開。這類孩子,母親離開後會嚎啕大哭,不停尋找母親。等到母親回來時,卻又十分矛盾,要麼就像沒有看到一樣,直接忽視。要麼找到母親後卻也不樂意與母親接觸。既希望見到母親又有點討厭見到的意思。因為這類孩子對母親是又愛又恨的。鮑爾比曾經在1959年出版的《分離焦慮》這本書裡詳細描述過這種依戀模式:如果孩子與父母分離太久,他們仍然渴求父母的關注、愛和興趣,但是,他們會覺得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會隨時消失,他們會尋求許許多多讓他們安心的要素。如果不能實現便會十分沮喪,他們變得喜怒無常,他們一會兒精神煥發,一會兒絕望至極,然後又變得充滿希望。

第三類是迴避型依戀模式。這類孩子無論是母親在還是離開或是回來的時候,表現的都特別消極。看不出明顯的情緒波動。他們對母親很冷漠。這是因為長期或頻繁地與父母的分離,

孩童可能感到十分的無助,他們進入他們自己的世界以保護自己,變得極其疏遠冷淡。他們認為溫柔、親密、情感投入都是危險的,應當迴避

。他們也許渴求被擁抱以求安心,但是擁抱這樣的行為不能讓他們信任。

第四類是後來在安斯沃斯的研究基礎上學者們提出的分類,叫混亂型依戀關係。也是最糟糕的依戀模式。這類孩子身上混合著三種依戀關係,但以非同尋常的方式複雜地結合著。例如,孩子想要跟媽媽親近卻又迴避媽媽,媽媽過來跟他親近他又抗拒。除了這些,有的兒童還表現出稀奇古怪的行為,如接近陌生人卻又把頭轉開,不看著人臉說話,有的孩子還會突然做一些怪異的動作,比如僵在那裡,只把一隻手舉高。表情茫然,行為怪異。有研究表明,在被虐待和母親患有抑鬱症的兒童裡,這種依戀類型最多。

那麼造成依戀行為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最關鍵的就是兩個指標:母親對嬰兒發出的信號的反應靈敏度和母親和嬰兒互動的質和量。嬰兒最依戀的母親,正是會迅速恰當地對嬰兒信號做出反應的母親,是跟嬰兒進行大量社交互動的母親。只照顧吃喝拉撒睡而不與嬰兒進行大量社交、遊戲是無效的。

每種依戀模式一旦形成,就會持久,原因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方式基本是不變的;另一個原因是會形成循環。一個具有安全型依戀模式的孩子會更加快樂,對父母要求更少,父母養起來也更容易,後續會雙方都會感到更快樂舒服,形成正循環。一個具有矛盾型依戀模式的孩子更容易抱怨,容易引發父母的負面情緒,從而產生惡性循環。一個具有迴避型依戀模式的孩子會跟人保持距離感,產生欺負其他孩子的傾向,這樣也更容易讓父母生氣,也是會產生惡性循環。

那麼,依戀模式後續會改變嗎?

有研究者認為,兒童在早年有一個敏感階段,在該階段之後,形成安全依戀模式會越來越難。修正現有依戀模式越來越難,修正程度也越來越低。我們可以從那些收養孤兒的家庭裡看到,有些很早被收養的孩子還能與養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戀模式,但很多更大的孩子去到養父母家裡,就算養父母對他很好,依然無法建立良好的依戀模式。但目前對這個敏感階段的界定還沒有定論。因為關於依戀研究大部分都是在6歲以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