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編經驗」85分經驗分享,這樣備考最高效


「考編經驗」85分經驗分享,這樣備考最高效


考編路 不孤獨

評論“打卡

讓我們看見彼此

1.在編教師

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非在編教師即為臨聘人員或者稱作合同工。

優勢:

第一,教師的編制屬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

第二,有編制的教師工資組成由基本工資、津補貼、職稱工資等組成。

第三,有編制的教師工作更有保障,更穩定。可以調動,退休後享有相應的社保和職業年金。

簡單來說,在編老師的待遇好,福利多。

2.編制考試

取得教師資格證➨考編制➨到學校應聘

✔ 教師招聘考試要看當地的具體情況,見當地人事考試網公告。如四川成都,百度搜索:成都市人事考試網,有些由省一級統一組織考試,有些由市一級組織考試,具體考試時間請留意當地人事考試網。

應聘手續一般是按照當地的招考公考報名要求,參加筆試和麵試後,體檢並公示,然後到當地的人事部門報到,聽從崗位分配,到學校報到。


3.備考經驗

背景介紹:

學霸小姐姐柚子,師範生一枚,小學教育專業,來自山東省,筆試成績為85分,考試科目為兩門:教育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

其中教基是最花時間的,用了三輪備考,大概是4個月的時間,公基穿插其中,複習了一遍。

教育基礎:

第⼀輪:

-學習基礎(網課+隨堂練習+刷題)

(1)聽課學習

我報的是⽹課,第一輪備考跟著⽹課學第⼀遍基礎,這⼀遍最重要的是建⽴框架,使書上的⼤體內容變成自己的。

不⽤過多去在意學到多的內容,把基礎弄明白更重要。如果自制力差,建議跟網課的直播,這樣會督促你學習;

如果⾃制力⽐較好,建議聽錄播,因為可以自⼰控制速度,聽不不明⽩的可以反覆聽。

但不管是直播還是錄播,聽課的時候不能只是單純地聽,要結合自己的思考,使⾃⼰真正的明⽩。建議每節聽完給自己⼏幾分鐘時間,頓悟一下。

(2)隨堂練習

錯的多也沒關係,把每個題對應的知識點,⾃⼰找到順便回顧⼀一下。錯的題⽬明白錯在哪裡,以及正確的做題思路。重要的不是答案,是知識點。

(3)刷題刷題

基礎課全部聽完後,開始多刷題,做題時不要追求速度,⼀定要認真仔細地做每一個題,不會的圈出來,不要蒙。

因為如果蒙對,你就會以為⾃⼰會做這道題。這時候錯的多是⼀件好事,這樣積累與需要鞏固的知識點就會多。

第⼆輪:

-鞏固複習(補充學習+套卷模擬)

(1) 補充學習

再從頭開始學內容,這⼀遍要開始⼤量的補充知識點。

把從題⽬中、別的參考資料等教材中的一些不知道的知識點,補充到第⼀遍基礎框架中,不⽤過於糾結明不明白,重點在於知道的多。

(2)套卷模擬

這⼀遍內容學完後,就要開始做⼀套⼀套的題了。

這時候要開始練習做題速度了,起碼要⽐考試時間提前二⼗分鐘完成,以防考試時的緊張。題目中如果出現沒見過的知識點,要補充到課本中。同樣地,還是要

整理錯題

第三輪:

-回到教材

這⼀遍從頭開始過知識點,算是迴歸課本,預防基礎知識遺忘。

在考試前把課本從頭到尾回顧一遍,這⼀遍重要的是準確,把⾃己拿不準的記準確。

公共基礎:

公基佔的分數少,所以不用學三遍。⼀遍就可以,學的時候要有就學這⼀遍的⼼態,認真弄懂,不要再想著之後再記。

像是法律、哲學、經濟這類的,重在理解,聽明⽩會做題即可。

像是中特、⽑毛概、時政、常識這類,重在知道的多,所以建議最後學習,因為越臨近學,記得就越深,學的時候腦子裡有印象就可,不用過深的追究。

兩科每天最好穿插學習,這樣不會導致知識性疲勞。

(糖叔備註:有的省只考教育基礎,公共基礎不考)

時間規劃:

一定要把時間分段,然後把要聽的課統計總數,然後分到每⼀天聽⼏節。

每天的任務,不⽤太多,太多的話,注意力集中時間保持不了這麼長時間。每天要留時間來頓悟,不要只是單純地完成紙面的任務,要真正學到了多少。

我的安排:第一輪基礎課,所以我每天三節錄播課,順便做題及整理錯題。

第⼀輪題海,每天三份題,做題+聽講解+改錯。

第⼆輪查漏補缺,每天三節拔⾼課,把知識點進⾏擴充。

經驗之談:

關於怎麼學這個問題

別人的意見聽聽也就算了,因為每個⼈學習的⽅式不同,適合⾃⼰的才好,學習⼀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與學法,⼀味跟著別人,會導致自⼰變得很累⼜學不好。

⽐如我,雖然老師一直強調要課下整理筆記,但對於我來說,腦袋裡記住才更重要,所以我把筆記記在書上的相應位置,這樣之後查找起來也方便,但這個前提是⾃己腦袋裡有知識的基本框架。

但建議錯題是⼀定要整理的,因為畢竟不可能把做過的題再從頭看一遍,整理錯題就會縮減回顧題目的時間。

如果覺得寫錯題費時間,可以將錯題剪下來,粘貼,這樣既省時間⼜⽅便,反正做過的題也不會再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