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對幾乎所有3D模型設計者來說,根據自己的創意設計一款模型,再通過3D打印機完美打印出來,並通過了驗證,這應該是每個3D打印模型設計者,收穫感最大的時候。

那麼,在進行3D打印建模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些錯誤你還在犯嗎?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的差別,也許就在這裡!

一、物體模型需要壁厚

在各類軟件中,曲面都是理想的,沒有壁厚,但在現實中沒有壁厚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所以在建模時不能簡單的由幾個曲面圍成一個不封閉的模型。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壁厚設置

二、物體模型必須為封閉的

也可以通俗的說是“不漏水的”(Watertight)。有時要檢查出你的模型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有些困難。如果你不能夠發現此問題,可以藉助一些軟件。比如3ds Max的STL檢測(STLCheck)功能,Meshmixer的自動檢測邊界功能。

一些模型修復軟件當然是能做的,比如Magics,Netfabb等,如下圖。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封閉設置

三、正確的法線方向

模型中所有的面法線需要指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如果你的模型中包含了錯誤的法線方向,我們的打印機就不能夠判斷出是模型的內部還是外部。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正確的法線方向

四、物體模型的最大尺寸

物體模型最大尺寸是根據3D打印機可打印的最大尺寸而定,當模型超過打印機的最大尺寸時,模型就不能完整地被打印出來。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最大尺寸

五、物體模型的最小厚度

打印機的噴嘴直徑是一定的,打印模型的壁厚考慮到打印機能打印的最小壁厚。不然,會出現失敗或者錯誤的模型。一般最小厚度為2mm,根據不同的3D打印機而發生變化。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最小厚度

六、45度法則

記住45度法則,任何超過45度的突出物都需要額外的支撐材料或是高明的建模技巧來完成模型打印,而3D打印的支撐結構比較難做。添加支撐又耗費材料,又難處理,而且處理之後會破壞模型的美觀。因此,建模時儘量避免需要加支撐。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45度法則

七.儘可能自己設計打印底座

用於3D打印的模型最好底面是平坦的,這樣既能增加模型的穩定性,又不需要增加支撐。可以直接用平面截取底座獲得平坦的底面,或者添加個性化的底座。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打印底座

八.分辨率設計

對於工程類零件而言,分辨率設置錯誤依然是打印失敗很常見的原因之一,對於其他格式STP(STEP),IGS(IGES)文件而言,當轉換為STL文件時,必然會出現分辨率下降的情況,雖然打印有其本身的精度約定,但再精確的打印精度也比不上在打印文件上設置正確的分辨率。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分辨率設計

九.組裝設計

當設計需要組裝的模型時,需要粘貼在一起的部分之間也需要留有足夠的距離。軟件建模中接口吻合不代表實際中也會完全吻合,因為軟件會忽略實際過程中的摩擦情況。

因此各部分之間建議至少預留0.6mm的距離。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組裝設計

十.空心設計

如果可能,請將你的模型掏空,這樣在打印過程中可以避免變形和變色。除此之外,還可以節省材料和成本,可謂一舉多得。當然你既可以讓填充粉末留在模型中,也可以通過排出口將其排除。

你和3D打印建模老司機差在哪裡?看看這些就明白了!

空心設計

你,是否滿腹才華,卻無處展示?

你,是否有一"腔"創意,卻無法施展?

你,想贏到掌聲嗎?

你有創意,我有能力,靈造網——工業樣件3D打印雲平臺。

我們,一直在這裡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