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祕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第四站 大遼國第一個國都---龍化州

這次出遊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實地感受一下孕育神秘契丹之地的地理風貌,實際上第一天的主要目的地就是所謂“遼-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遼龍化州之一:奈曼旗西孟家段古城

龍化州,興國軍,下,節度。本漢北安平縣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稱龍庭。太祖於此建東樓。唐天覆二年,太祖為迭烈部夷離堇,破代北,遷其民,建城居之。明年,伐女直,俘數百戶實焉。天祐元年,增修東城,制度頗壯麗。十三年,太祖於城東金鈴岡受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天顯元年,崩於東樓。太宗升節度。隸彰愍宮,兵事屬北路女直兵馬司。刺史州一,未詳。統縣一:龍化縣。太祖東伐女直,南掠燕、薊,所俘建城置邑。戶一千。

這座龍化州,即是契丹始祖奇首可汗的龍庭,也是契丹大遼朝的龍興之地。

唐天覆元年年即(公元901年)大唐昭宗李曄被朱溫重新擁立復位,契丹遙輦氏的痕德堇剛登大位,續任第九任大汗,耶律阿保機擔任本部的夷離堇,所謂“夷離堇”夷離堇是遼政權建立前官名,為軍事首領,專事征討之事,屢建戰功,攻破了室韋(蒙古之先)、於闕(不知何部落)、奚(遼西北的宇文鮮卑後裔,與契丹同源),因“俘獲甚眾”。這一年的“冬十月,授大迭烈府夷離堇。”開始按照習慣升任耶律氏的傳統職位“大迭烈府夷離堇”,也就是整個契丹部落聯盟的總的軍事首領。

“痕德堇可汗立,以太祖為本部夷離堇,專征討,連破室韋、於厥及奚帥轄剌哥,俘獲甚眾。”【遼史·本紀第一】

唐天覆二年(公元902年),榮升契丹軍事統帥的耶律阿保機在攻打山西等地時繳獲眾多,為安置這些俘獲人口、牲畜在潢水南岸建立了自己的私城---龍化州,並建立了開教寺。

“明年秋七月,以兵四十萬伐河東代北,攻下九郡,獲生口九萬五千,駝馬牛羊不可勝紀。九月,城龍化州於潢河之南,始建開教寺。”【遼史·本紀第一】

唐天覆三年(公元903年)耶律阿保機再次統兵南下薊北,重創奚族,他再次被封為“于越”,“總知軍國事”就是全權負責軍國大事。

“于越”,是契丹的官名,來自於突厥-回鶻語üge~öge(意為“官人、智者”,形容詞意為“尊敬的”、“賢明的”,位於百官之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契丹可汗對功勞最大部下的最高獎勵,在遼代210年的統治期間,只有極少數功臣被拜為于越。

“冬十月,引軍略至薊北,俘獲以還。先是,德祖俘奚七千戶,徙饒樂之清河。至是創為奚迭剌部,分十三縣。遂拜太祖于越、總知軍國事。”

唐天覆四年(公元904年),再次擴建龍化州,建立龍化州東城。

“明年歲甲子,三月,廣龍化州之東城。”【遼史·本紀第一】

唐哀帝天祐三年(公元906年),遙輦氏的痕德堇去世,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機在群臣的擁立下擔任了契丹可汗,契丹的統治權也由遙輦氏轉移到迭剌部落的耶律氏。

“(天祐三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殂,群臣奉遺命請立太祖。曷魯等勸進,太祖三讓,從之。”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設壇於如迂王集會堝“(地點不可考,似在龍化州旁)即皇帝位,上尊號曰天皇帝,後曰地皇后。(遼史記載的這段是耶律阿保機第一次即皇帝位,實際上當時擔任的是契丹可汗職務,這是一個每三年任期需要重新選舉的部落聯盟首領。

“元年春正月庚寅,命有司設壇於如迂王集會堝,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尊母蕭氏為皇太后,立皇后蕭氏。北宰相蕭轄剌、南宰相耶律歐里思率群臣上尊號曰天皇帝,後曰地皇后。庚子,詔皇族承遙輦氏九帳為第十帳。二月戊午,以從弟迭慄底為迭烈府夷離堇。”

【遼史·本紀第一】

開平三年(公元910年),”夏四月乙卯,詔左僕射韓知古建碑龍化州大廣寺以紀功德。”

【遼史·本紀第一】

“五年春正月丙戌朔”,真的不知道這個五年是否為後梁太祖朱溫的開平五年?《遼史》按照前後文紀年應該是唐亡之後以後梁開平紀年,但開平僅有五年,因為開平五年(911)五月初一,後梁大赦,改開平五年為乾化元年,可遼史中一直記載到九年,不知道後邊的這些紀年使用的是誰的年號,《遼史》真的不靠譜!

“五年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丙申,上親征西部奚。奚阻險,叛服不常,數招諭弗聽。是役所向輒下,遂分兵討東部奚,亦平之。於是盡有奚、霫之地。東際海,南暨白檀,西逾松漠,北抵潢水,凡五部,鹹入版籍。”

【遼史·本紀第一】 

自開平元年耶律阿保機登上契丹可汗位後,按照慣例每三年需要重新選舉,可他一直賴著不退,導致他的弟弟們發動三次叛亂,史稱“諸弟之亂”,為把可汗位置合法化,耶律阿保機匆忙舉行柴冊儀,柴冊儀是古時契丹禮儀:積薪為壇,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冊,然後燔柴祀天,謂之柴冊。照契丹習俗,舉行柴冊儀就以為冊立可汗。

(??六年冬十月),“壬辰,還次北阿魯山,聞諸弟以兵阻道,引軍南趨十七濼。是日燔柴。翼日,次七渡河,諸弟各遣人謝罪。”【遼史·本紀第一】 

後來在其他七大部落的也強烈反對下,他集漢民居漢州,後來經過“鹽池之變”,消滅了所有反對者,為他統一契丹各部,建立一統王朝奠定了基礎,但關於這一段歷史在不知何故《遼史》語焉不詳。

“阿保機,亦不知其何部人也,為人多智勇而善騎射。是時,劉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機乘間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依唐州縣置城以居之。漢人教阿保機曰:“中國之王無代立者。”由是阿保機益以威制諸部而不肯代。其立九年,諸部以其久不代,共責誚之。阿保機不得已,傳其旗鼓,而謂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漢人多矣,吾欲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諸部許之。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鹽鐵之利,乃後魏滑鹽縣也。其地可植五穀,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漢人安之,不復思歸。阿保機知眾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諸部大人曰:“我有鹽池,諸部所食。然諸部知食鹽之利,而不知鹽有主人,可乎?當來犒我。”諸部以為然,共以牛酒會鹽池。阿保機伏兵其旁,酒酣伏發,盡殺諸部大人,遂立,不復代。”

【新五代史·契丹 】

遼太祖神冊元年(公元916年)解決掉掣肘登基的內外部問題後,耶律阿保機在龍化州正式登基,稱帝。

“神冊元年(公元916年)春二月丙戌朔,上在龍化州,迭烈部夷離堇耶律曷魯等率百僚請上尊號,三表乃允。丙申,群臣及諸屬國築壇州東,上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後曰應天大明地皇后。大赦,建元神冊。初,闕地為壇,得金鈴,因名其地曰金鈴岡,壇側滿林曰冊聖林。”

按照【遼史·地理志】記載:天顯元年,(耶律阿保機)崩於東樓,東樓建於龍化州內。可是,同一本書【遼史·本紀第一】確是如下記載:

“ (天顯元年,公元926年)甲戌,次扶餘府,上不豫。是夕,大星隕於幄前。辛巳平旦,子城上見黃龍繚繞,可長一里,光耀奪目,入於行宮。有紫黑氣蔽天,逾日乃散。是日,上崩,年五十五。天贊三年上所謂“丙戌秋初,必有歸處”,至是乃驗。壬午,皇后稱制,權決軍國事。”【遼史·地本紀第一】

扶餘府位於今吉林農安縣即後來的黃龍府。一本書自己前後矛盾。

龍化州是契丹遼國的第一個國都,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此見有東樓,並在州城之東金鈴崗登基稱志,這座州城在契丹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這座開國之城時至今日究竟位於何處卻未能達成共識。

第一種說法:197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奈曼旗西孟家段古城。西孟家段古城在村北l公里,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合流處西約1.5公里的沖積平原上。

第二種說法:2016年,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莫力廟福巨遺址為遼代龍化州。依據是通遼開魯縣發現遼代琉璃磚皇族墓發現百餘字漢文、契丹文的墨書題記。其中,記載“葬□龍化州西□二里”等文字,初步推斷,通遼福巨古城為遼代龍化州城址。距金寶屯墓地東約25公里處有一座遼代福巨古城址,城址位於通遼市科爾沁區莫力廟蘇木福巨嘎查北4公里處。古城遺址呈正方形,邊長約800米,面積約為64萬平方米。福巨城址東有一高約5米的土臺,上有遼代磚瓦、牆體壁畫殘片等遺物,可能為《遼史》中記載的“金鈴崗”。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倆個龍化州

今日前往的就是奈曼旗西孟家段古城。殘垣斷瓦間不知何處是龍化古城,詢問村裡百姓,茫然不知。

“烏孫故國何處尋,牧人遙指伊麗水”何處是龍化古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疑似古城遺址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穿越千年遼西之旅(4)——神秘契丹祖源之“龍化州”

一次充滿期望的失望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