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只要你留神,你會發現“糖果”這種小物件,無時不刻的閃現在你的眼前,在日本,無論是多麼偏僻的小診所,掛號處或者問詢臺,但凡是你會駐足停留超過幾分鐘的地方,都會擺著有一小碟“糖果”

(ps:當然,現在許多中國的大商場也開始這麼做了)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不過,和中國不同的是,無論是醫生還是店員都會主動給你遞上來“糖果”,或者口頭讓你含一塊。

如果要問為什麼的話,他們總是會這麼說“口が寂しいから(因為你嘴巴很寂寞啊!)”,日本人沒有別的意思,就是不想讓你在等待的時候過於無聊和尷尬,而想出這麼一招來給你的嘴巴找點事兒幹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所以有一部分日本人為了不麻煩別人,包裡常常備著幾顆糖果或者口香糖,不在短暫等待的時刻內給他人帶來心理負擔。

但是我要告訴你,在日本,大量存在著“糖果社交”“糖果”能夠作為緩和社交氣氛的道具,或是在職場的談話和開會中充當中間“緩衝帶”的效果。下次再提到糖果可別只是聯想到“貪吃甜食的小屁孩”了!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曾在日本有過這樣一個調查,就“平時是否會隨身攜帶糖果”這一問題,採訪了20-60 歲年齡段的人。從總數上來看,平時就會隨身攜帶糖果的人佔到了兩成。其中,二十多歲的女生最喜歡隨身帶糖果,高達三分之一

但是還有一個群體,就是40-50歲的日本大媽,她們的比例也不甘示弱,竟然達到了四分之一

此外,有另外一份調查結果也顯示,經常在日本綜藝節目裡出現,總是一臉爽朗地勸你吃糖的“大阪大媽”,沒有隻活在人們的印象中,超過半數的大阪大媽都會隨身常備糖果和零食,是日本各大城市帶糖率最高的大媽群體。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雖然當今日本鄰里關係較為疏遠,每個人都開始自掃門前雪,長輩給孩子們糖果的故事也逐漸成為歷史。但是“大阪大媽”自成一派,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屬於大阪人自身的熱情和爽朗。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大阪人的帶糖率真的有那麼高嗎?這是真的!

這其實是大阪平常生活中的真實寫照,如果在公交車或者地鐵裡遇到誰咳嗽的話,哪怕是陌生人,周圍的人們都會下意識的翻看自己的包和兜,找出類似潤喉糖之類的東西給他,讓他免受痛苦。

這種強烈的熱情,是關東人難以想象的。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大阪人獨特的“糖果文化”

在大阪帶糖率遠遠超過日本的其他地區,這其中的緣由到底是什麼呢?

先來看看“糖果的好處”,糖果屬於甜食,會刺激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是會讓人的心情變好的一種物質。大腦在紊亂或者你心煩意亂的時候,大腦這時是最需要糖分的,而現如今大部分人以腦力勞動為主,就算吃蛋白質、脂肪、纖維素什麼的都不能轉化為糖分,但是直接吃糖就可以讓大腦快樂而又滿足的腦部的能量需求。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而心情不好的時候人體還會缺乏維生素B族元素,碳水化合物和糖的結合可以迅速緩解大腦的疲勞和不適,這也是許多女生喜歡通過吃糖和零食來緩解自己不悅心情的原因。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所以擁有“糖果文化”的大阪人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因為自己“嘴饞”或者需要“提神醒腦”和“緩解不悅”,滿足自己的需求。難怪大阪的人每天活的都那麼開心,“糖果”應該是立了大功的。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然而“糖果文化”中還包含了“給他人糖果”和“收陌生人糖果”的禮儀,這一點可以說是“糖果文化”的精髓所在。

大阪人為了方便交流,會首先遞給對方一塊糖果,受到恩惠的一方會下意識的配合你的回答,這是大概率事件。例如“向陌生人問路”、“希望對方讓座”、“讓孩子安靜一些”等等情況都相當實用。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不光是在生活中,就算在職場中,一塊糖就能化干戈為玉帛,例如新來的同事不知道怎麼融入大家的談話之中,領導一般會給這個新同事一塊糖,坐在他旁邊聊聊生活,談話氣氛一下就能打開,新同事也能在短時間內融入大家。這樣一來一往的“糖果小互動”,雖然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很管用。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而“糖果文化”的對立面就是“不會接受陌生人的糖果”,現在民眾的警惕性遠高於以前,如果是陌生人給的糖果,可能會懷疑“是不是下藥了”或者“這個陌生人不懷好意”等等。

但是如果陌生人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大阪大媽,也會出現接受糖的人是過敏體質的情況,反倒讓“人與人互相拉近距離的糖果”突然間尷尬了起來的情況。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因此現在,即便是熱情似火的大阪大媽,在遇到陌生孩子的時候還是會考慮要不要給糖。

“糖果文化”為何在大阪如此興盛呢?早在江戶時代,大阪就被譽為“日本的廚房”,既然是廚房,食品的種類和選擇也就多種多樣,大阪在當時擁有日本最為高效的製糖工藝,就連原材料“砂糖”也相當豐富。

乃至於到了明治年間,出現了聞名日本的大阪知名製糖店,例如“豐下制果”、“UHA味覺糖”、“扇雀糖本鋪”等。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據說,在收銀臺擺放糖果打發顧客結賬時“嘴巴的寂寞”,用於回贈顧客的習慣還是從大阪首先產生的。

另一方面,在關西地區也有許多地震和颱風的侵擾,大阪人有時是將糖果作為“應急食物”隨身攜帶的,如果在電梯、車廂和封閉空間中被困住,糖果體積小,但是提供的能量卻一點都不小。應急時能發揮巨大作用,延緩生命,儲存能量等待救援隊的到來。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甚至就算是季節不同,用處不同帶糖的種類都會不一樣,夏天就吃鹹味糖,而為了預防中暑,會帶著黑糖,而到了冬天則會吃Q軟糖和棉花糖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以上です。


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大阪大媽”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兒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