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捋一捋冬至那些鮮有人知的“老黃曆”

《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即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那古人為什麼會將這一天作為“歲首”來慶賀呢?下面,我們帶著你來捋一捋冬至“老黃曆”。

帶你捋一捋冬至那些鮮有人知的“老黃曆”

起源:土圭測景

冬至日要包餃子、吃狗肉,相當熱鬧,但卻少有人知道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定製的一個,它的起源是來自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

3000多年前,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後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劃了滅商後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後,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

帶你捋一捋冬至那些鮮有人知的“老黃曆”

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從周代到秦朝直到漢代都一直不變,也是在漢代,冬至第一次被當做節日來過,並且在唐宋時期盛行,相沿至今。


民俗活動:冬至大如年

在古代,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廷,都十分重視冬至日,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隆重祭祀活動。宮廷“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民間“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這一天,婦女要向茸長敬獻鞋襪,小輩要拜望問候尊長,出嫁後的女兒會回家探親的,這一天隆重之極。

帶你捋一捋冬至那些鮮有人知的“老黃曆”

飲食:古今同吃祛寒食

雖然現在的冬至日的節日氣氛所剩無幾,但是再怎麼說冬至也是“年時八節”之一,吃貨們是不會放過各種冬至特色美食的,比如水餃、羊肉湯、狗肉湯、湯圓、釀酒等,既美味又祛寒。

北方普遍吃水餃,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冬至吃餃子已經不只是北方的習俗,而是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南北皆有。清洗食材、剁陷、和陷、擀麵皮、包餃子,這個需要多人參與、多方協作的活動更是成為了親人朋友間冬至團聚必不可少的“節目”之一。

“冬至不捧餃子碗,凍壞耳朵沒人管”,今天就是冬至日了,你準備好包餃子要用的食材了嗎?是包豬肉白菜還是韭菜雞蛋?是和朋友還是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