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上一回我們聊到為什麼新世紀後沒有人從大眾認可上真正沿襲“四大天王”的稱號,後來我們剔除了只在某一短時期有資格先後上榜的陶喆、潘瑋柏、羅志祥、蕭敬騰、陳奕迅,得出

華語樂壇2000年後只有三人長期處在天王的高度上,所以沒有四大天王的說法,這三人便是: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周杰倫毋庸置疑在所有人的心裡直到前幾年都是領頭羊的存在,這幾年就爭議比較大了。

林俊杰則被很多人說是唯一可以跟周杰倫抗衡的存在。

而王力宏呢?也有很多人說跟周杰倫是王不見王。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周杰倫的巔峰期裡,王力宏和林俊杰到底誰更火,更接近周杰倫?

周杰倫的巔峰期

說到周杰倫的巔峰期,可以說出道第二年即巔峰,一直到現在。若長期比較,王力宏95年出道,大火時期是04~08年;林俊杰從周杰倫出道第三年開始,出道即巔峰火到了現在,也整整15年。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在這期間有阿杜、潘瑋柏、吳克群、羅志祥、甚至後來的許嵩、陳奕迅曾經一度接近二人,但都沒能持續。

但如果要論周杰倫生涯裡最巔峰的時間,當屬04~06年,歌迷稱為周杰倫的超級巔峰期。

有趣的是這個時間點正是樂壇四位創作天王巔峰期唯一交集的時期。

此期間不止是周杰倫的超級巔峰期,也是王力宏唯一次巔峰期、林俊杰第一個巔峰期以及陶喆最後的巔峰時段。

林俊杰和王力宏

拋開陶喆我們暫且不論,我們來討論一下04~06年王力宏和林俊杰誰更火。

不論是當年的百度mp3排名還是唱片銷量都給出了答案,人氣上林俊杰顯然是碾壓王力宏的,甚至從央視的偏寵都可以看出來:05年林俊杰因為《編號89757》專輯大火,讓本來準備二次邀請周杰倫的央視導演組轉邀林俊杰上06春晚演唱歌曲《一千年以後》。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王力宏職業生涯裡銷量最高的唱片是《蓋世英雄》,剛好發行於這個所謂的周杰倫超級巔峰期,銷量不敵《曹操》,而《編號89757》銷量勝過了王力宏除《蓋世英雄》外的所有專輯。

林俊杰銷量最高的唱片是《JJ陸》,而04~06年銷量最高的依次是《曹操》《編號89757》《江南(臺版第二天堂)》這三年的專輯其實都是在跟周董火拼的。王力宏搶佔了港臺市場,而林俊杰搶佔了東南亞市場和大陸市場。

唱片銷量碾壓,那是不是林俊杰就完勝王力宏呢?

並不是,此期間林俊杰只辦了一次臺北、上海兩站的巡迴演唱會,場均6萬人;而王力宏在此期間演唱會場次和規模僅次周杰倫

由此很明顯可以看出,這個時間點兩人所處不同位置,一個在拼人氣,一個在做口碑

而此時另外一個人聰明的用他的快歌做口碑,慢歌打開市場。

人氣上是林俊杰勝過王力宏,那為何多年後看上去是王力宏當年比林俊杰火?

口碑產生的誤判

我們前面說到了口碑,不管你曾經多火,後面再去審視,只有口碑好才能被認可。

那林俊杰04~06年口碑不好嗎?其實相反不算近幾年的話,林俊杰04~06年的專輯可以算口碑最好的幾張專輯。

可在那個時候,林俊杰只是突然躥紅的新人,人氣達到略微接近周杰倫的水準,音樂卻沒有周杰倫的顛覆性,所以沒有引發很大的爭議,話題性不夠。

反觀王力宏,1995年就出道了,雖然半溫不火,但有最年輕金曲獎最佳男歌手加身,加上娃哈哈的代言早已經小有名氣,到了04年之後開始學著周杰倫的路子走,個性十足,周杰倫和林俊杰在同一時期出了《東風破》《江南》,王力宏之後才跟著有了《心中的日月》《花田錯》《蓋世英雄》。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與王力宏不同,林俊杰和周杰倫一樣一出道就是樂壇爆紅勢力,同樣前期潛伏為別人寫歌,03年以創作才子身份一出道的《就是我》《翅膀》那個時候流傳度不輸《龍的傳人》,04~06年就走上了跟周杰倫火拼的高度,但因為年輕,加上新加坡國籍主要營銷的市場是東南亞國家和大陸,不被臺灣金曲獎喜歡(此時周杰倫也不被喜歡是因為跟金曲獎結了樑子)王力宏憑藉學二人的中國風拿了第二次金曲獎,所以口碑又上了一個臺階。

這也就讓過了這段時期後歌迷產生了錯覺,覺得王力宏是最接近周杰倫的第一個原因。

不同的形象

第二個原因正是因為兩人的形象與發展方向不同林俊杰當時剛建立樂壇地位,只是人氣天王,尚不能跟周杰倫相比,而口碑也還不如王力宏,不能以純創作人形象示人,所以當時又唱又跳的定位是偶像路線。

而王力宏就不同,因為資歷深,他只要跟著周杰倫走,稍加改變就可以保持熱度了。

所以我們就看到周杰倫和林俊杰同一年出了《霍元甲》和《曹操》之後,王力宏也開始玩搖滾中國風;周杰倫拍了電影《不能說的秘密》王力宏也跟著找劉亦菲拍了部電影。

而之後的林俊杰在幹什麼?如果說前兩三年口碑不行後面總該反超吧?

遺憾的是林俊杰07年發了一張像周杰倫一樣具有顛覆性的專輯《西界》,這張專輯業內口碑好傳唱度撲街了,裡面的《殺手》可以說是跟周杰倫的《以父之名》一樣能夠載入華語流行史冊的神曲。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可是林俊杰的歌迷並不買賬,周杰倫個性大家覺得酷酷的,林俊杰個性起來以前萌萌噠的男生哪去了?

下滑的人氣讓林俊杰開始不得不面對再次轉型,於是2008年一來就是峰迴路轉《小酒窩》《不潮不用花錢》。

之後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偏離畫風,於是產了一堆《期待愛》《背對背擁抱》之類的口水歌。這也就是前面說的不算近年來的,04~06年那三張專輯成了口碑最好的唱片的原因。

所以再回顧過去,人們的印象就是林俊杰只會寫情歌,王力宏創作曲風多變,當年是最接近周杰倫的。

其實在周杰倫最火的04~06年林俊杰的唱片質量和人氣都是勝過王力宏的。

周杰倫為什麼沒那麼紅了?

說完那兩位我們再來說說主角周杰倫。很多人都提出疑問:周杰倫為什麼沒那麼紅了?

2010年以後被許嵩、徐良壓一頭,2013年以後被林俊杰壓一頭,2016年以後又被薛之謙壓一頭。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傑迷們老是還不服:網絡歌手只有人氣質量口碑能一樣嗎?林俊杰兩奪金曲獎只是有口碑傳唱度有《告白氣球》高嗎?薛之謙傳唱度高而已曲風單一。

總之就是誰都不能超過周杰倫,人氣不行比口碑、口碑不行比傳唱度、傳唱度不行就開始說是不玩減產了、帶娃了。

周杰倫走紅的根本原因

談到周杰倫為什麼會紅,大多數人應該都會說有才會創作。可要知道在當時會創作的大咖比比皆是,陶喆、王力宏甚至還有老一輩的齊秦他們,周杰倫是如何突然爆紅的?

周杰倫之所以突然爆紅,並不是他有才,而是因為他的音樂具有顛覆性,存在很大的爭議。

他經常在四四拍的歌曲裡參雜一段四三拍,讓歌曲變得很奇怪卻又不能說這是錯的,因為沒有人做過這種事情,最具爭議的就是他的rap快歌,讓人感到新奇。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如果僅僅只是新奇並不足以讓他火那麼久,早像譁眾取寵的龔琳娜一樣被人忘了。

周杰倫之所以音樂生命力那麼久要感謝四個人,三個是幫他年復一年重複近10種風格編曲的編曲人:洪敬堯、林邁可、鍾興民,一個是為他締造首首經典歌詞的作詞人方文山

周杰倫從出道初期就形成近10種風格,有快歌,有抒情慢歌,有中國風。往後每年每張專輯幾乎都是每種風格的歌曲再做一首。所以在很長時間周杰倫都一直保持著熱度。

周杰倫走下坡路的原因

周杰倫年復一年的產品複製,雖然讓他穩居冠座,但卻也有很多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讓人產生審美疲勞,仔細一聽《菊花臺》並沒有超越《東風破》,反而再聽《青花瓷》感覺一個味道;《簡單愛》也沒有超越《星晴》,再聽《浪漫手機》還是一個味道;《止戰之殤》和《夜的第七章》也沒覺得比《以父之名》好。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第二個問題是受限於音樂班底的影響。

周杰倫的歌最出彩的是編曲部分,長期以來周杰倫被三位編曲人包裝成了創作鬼才,要知道在編曲這個領域,作曲最爛的王力宏反而編曲的水平是最高的,就連林俊杰都有《殺手》、《明天》、《K-O》這種水平堪比《以父之名》的編曲,而周杰倫拿的出手的《夜的第七章》《菊花臺》都是出自三位編曲人之手。

去掉最出彩的編曲部分周杰倫的歌就失去傳唱的價值了,就像多年之後你可能見到還有人唱王力宏的《Forever Love》,唱林俊杰的《江南》,但幾乎不會有人去唱同一年發佈的《七里香》,因為沒了編曲部分,這首歌的作曲比較起來遠遠不如前兩首。

而可怕的是周杰倫這個編曲班底在逐步瓦解,當洪敬堯不再繼續合作時,鍾興民和林邁可再加一個新來的黃雨勳還能讓他勉強維持巔峰;當鍾興民也不做了,僅靠林黃二人,就走了下坡路。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而此時的周杰倫高估了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他過於依賴的班底出現了問題,反而發現了產品複製會審美疲勞的問題,於是我們看到了08年的《魔傑座》有了很大差異,出來了魔術的理念,之後的《跨時代》更是大膽玩起了韓流電音,這樣的改革加速了他與林邁可的分歧,最後只剩一個黃雨勳在幫周杰倫編曲,於是周杰倫從2012年以後混成了現在這樣。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並不是周杰倫有意減產、帶娃辛苦沒時間出歌,只是他的班底已經不在了

,現在做出來的歌回不到以前,就算跟以前一樣也是在重複複製。

王力宏為何過氣

說王力宏是因為李雲迪事件才過氣的,那真的是扯淡,我們聽的是音樂,不管歌手如何只要音樂好,總有人聽。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我們前面說過了,王力宏一直在走周杰倫的路。95年出道時王力宏最早是模仿張學友的形象的,想以唱功示人,所以那時候的王力宏別說是創作比肩周杰倫,壓根連創作都還沒開始,在前兩年的摸爬滾打中,正好面臨臺灣歌壇迭代拿到了金曲歌王,後來的兩位可是一出道就拿了最佳新人,這就是實力的差距。

到了2000出頭,王力宏開始轉型成唱作歌手,此時比他晚出道的陶喆已經把他甩開一大截,而這時周杰倫出現了,加上內地的羽泉,後面又出來了個阿杜,可以說王力宏這個時期真的是夾縫中求生。

到了03年林俊杰、潘瑋柏又出來,王力宏徹底邊緣化。雖然這個時期有很多歌作曲很不錯,但始終未能發光發熱。

直到04年以後王力宏找到了一條捷徑,就是跟著周杰倫走,從此以前那個作曲剛有點不錯的王力宏開始不好好作曲了,周杰倫有什麼歌他就出同樣的風格,編曲還要加入更多元素,讓人感覺更高大上,於是我們聽到王力宏的歌都是編曲順耳,作曲上經常穿插一堆嘻哈。

不過這也讓他開始博得更高的熱度,擊敗了潘瑋柏、五月天,甚至還讓人覺得他創作比林俊杰好。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而真正讓王力宏過氣的,恰恰是他標榜的創作遇到的瓶頸。周杰倫、林俊杰在2012年以前保持著每年都發一張專輯火拼的程度,而王力宏兩年發一張,到2012年周杰倫風格轉變、減產後王力宏突然就沒有方向了。

幫別人寫的歌更是隻有寥寥數首,周林都為其他歌手寫了近兩百首,有多數還成了那些歌手的代表作。

這時王力宏的“創作歌手”頭銜被深深質疑,還被爆出大多數歌曲抄襲歐美,歸根到底只是在編曲跟隨周杰倫,沒能好好深耕作曲導致的,現在綜藝但凡翻唱王力宏的歌除了《改變自己》,幾乎都是他2004年以前的歌,那時候還沒開始走捷徑。

所以走捷徑遇到創作瓶頸是王力宏真正過氣的原因,現在雖然還在發新專輯但已經回不到當年。

林俊杰為什麼能火到現在

林俊杰可能是被多數人最為低估的歌手,如果沒有周杰倫,他的地位可能要比現在高非常多。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這是樂壇唯一一個歌曲100%自己作曲的歌手,連周杰倫都有一兩首別人作曲的;林俊杰也是2000~2010這個時間段唯一唱片張張過百萬的歌手,周董遺憾地被第一張專輯拖了後腿,可以說林俊杰一出道起點就比周杰倫高得多,沒出道前就給張惠妹寫了《記得》幫助她拿到了金曲獎歌后。

可惜的是出道的時候周杰倫已經如日中天了。林俊杰的創作又過於正統,沒有周杰倫的顛覆,沒有話題性就自然沒周杰倫火。

當然我們這裡要討論的不是他為什麼比不過周杰倫,而是為什麼能火這麼久。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首先是創作加持,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林俊杰只會寫情歌,曲風單一。其實林俊杰創作曲風的種類不輸周杰倫,內容涉及範圍也很廣,有反應學生問題的《會讀書》、有古阿拉伯風《木乃伊》,有印度曲風《保護色》,有戰爭題材的《會有那麼一天》、《cries in a distance》,連王力宏新專輯玩的人工智能都是他早在2005年《編號89757》就玩過的,《江南》之後中國風也有《曹操》、《醉赤壁》、《一眼萬年》等。

因為眾人喜歡和推崇所以最突出的是情歌,其實林俊杰還有一種曲風很突出,那便是舞曲,他每張專輯都有至少一首跟舞步融合度高的舞曲,並且在編曲動感的同時保證了作曲旋律的高度契合,就扭動舞曲《波間帶》和閃打舞曲《K-O》就可以傲視舞曲界。

除了創作,其次是對各種形象的駕馭。在剛出道時為了從其他歌手中脫穎而出,林俊杰最早的定位是唱跳歌手,在《一千年以後》裡被批太娘,他就索性在第二年的《曹操》中以曬黑留爆炸頭的形象示人,過一年又發《西界》玩酷黑的風格,歌迷不喜歡又迅速轉換成鄰家大男孩形象,到現如今一副斯文歌手形象,林俊杰完成了一堆角色的轉變。

“華語三巨頭”周杰倫、林俊杰、王力宏的音樂生涯

除了以上兩點,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唱功。儘管去年發的專輯《偉大的渺小》口碑好人氣差,已經將近三年沒有高傳唱度的歌曲發佈,但憑藉著為人稱道的唱功硬生生靠綜藝節目翻唱的曲目一次次擠進排行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