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僅僅是因為“性格秉直,不會做人”而死嗎?事實並不如此

岳飛僅僅是因為“性格秉直,不會做人”而死嗎?事實並不如此

許多人認為岳飛死,是死在了性子之直和不會做人,筆者過去兩年的時間剛好受邀進行一部關於岳飛與宋高宗政治鬥爭小說的創作,也是藉助這個過程深入地瞭解了一下岳飛。

岳飛僅僅是因為“性格秉直,不會做人”而死嗎?事實並不如此

早年,宗澤要教岳飛陣法。岳飛其實不在乎這個,但說了那句名言,“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他想說的是後半句,但前半句給老領導面子。岳飛講話還是比較有分寸的。

張用在江西為寇時,岳飛寫信勸降。第一句“吾與汝同裡”,咱倆同鄉。之後就吹自己的戰績。末了說“今吾在此,欲戰則出,不戰則降。”不卑不亢地勸降,又給了對方面子。張用一句“果吾父也。”岳飛講話還是比較講方法的。

平了襄漢,岳飛立刻辭掉制置使,請讓其他重臣經營荊襄。得了大功而不急於享功,懂得避嫌。岳飛做事還是比較明白分寸的。

為岳飛奮勇作戰,在小商河戰死的楊再興,先前做盜寇時,曾經殺了岳飛的弟弟嶽翻。他投降時,岳飛告訴他別唸舊惡,要以殺敵立功為第一。楊再興感念岳飛大恩,捨生忘死,為國捐軀。岳飛與人還是很講大義的。

宋高宗趙構要削兵權,第一個預備對付的不是岳飛,而是當初傭兵救自己的韓世忠。岳飛悄悄通知韓世忠,讓他來得及進宮哭訴,舉起只剩四隻手指的雙手,讓趙構念及他的大功,心軟了。這種謀略很難想象到出自岳飛。

也正因為岳飛這樣的義氣朋友,岳飛被捕時,韓世忠衝到秦檜府裡怒吼:“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岳飛與韓世忠誰直誰曲可謂當下立判。


岳飛僅僅是因為“性格秉直,不會做人”而死嗎?事實並不如此


那麼宋高宗趙構自己,真覺得岳飛不會做人麼?

岳飛年少愛喝酒,趙構讓他到河朔別多喝,岳飛便從此戒酒。

與曹成作戰時,岳飛特意叮囑張憲,“誅其酋,撫其眾,慎勿枉殺,累主上保民之仁”——不要亂殺,要成全陛下的仁德。他是處處給趙構留面子。

金兵扶持的漢奸政權劉豫兵馬要打來,中興四將另外二位劉光世和張俊想逃。岳飛當時眼睛有病,但一聽到宋高宗宣召,立刻帶病趕來。他來時,劉豫的兵已經撤了。趙構卻很滿意,親口對宰相趙鼎說:“劉麟敗北不足喜,諸將知尊朝廷為可喜。”趙構心裡明白,他要的不是什麼勝仗,就是想看看這幫將領誰聽話而已。岳飛則是給足自己面子了的。

岳飛僅僅是因為“性格秉直,不會做人”而死嗎?事實並不如此

很多人認為岳飛曾經勸陽痿而無後的趙構立太子,碰了趙構的雷區,犯了武將參與皇帝家室的大忌。然而,岳飛當時做這事,是悄然上奏的,這就給趙構留足了面子。之後趙構立了太子,岳飛見過後,立刻大喜說中興基業有望,處理得極為精妙。

最高軍事行政長官張浚說岳飛的風格是“避寵榮”,意思是說他是懂得避嫌的,不斷推讓各色封賞,並不讓自己處於功高蓋主的嫌疑之地。

當世唯一能覺得岳飛不會辦事的大概只有他兒子岳雲:因為岳飛嚴格要求,導致岳雲多少次捨生忘死立下戰功,爸爸卻不給他報功。

岳飛到底為何而死?究竟什麼樣的人,會覺得岳飛這種堂堂正正又聰明善於處事的傢伙,不會做人呢?

岳飛僅僅是因為“性格秉直,不會做人”而死嗎?事實並不如此

秦檜、万俟卨和宋高宗,這幾個小人了。

秦檜做宰相二十年後,厚顏無恥,坑害忠良,連陸游科舉時比他孫子考得好,都要特意打壓下去。

這麼一個流氓之極的小人,捉了岳飛來,拷問了兩個月,卻毫無證據。逼得秦檜只好說岳飛的罪,“莫須有”。

宋高宗呢?中興四將裡,韓世宗好歹還救了自己一命,人家沒有什麼錯誤,硬殺畢竟會寒了天下的心。劉光世和張俊都是自己地地道道的犬馬。岳飛,沒什麼大毛病,但是他何德何能?是個將才,但不是個做奴才的料。


岳飛僅僅是因為“性格秉直,不會做人”而死嗎?事實並不如此


中國古來,有一種觀點。好人不做,教人做佞臣,做奴才。似乎學會做奴才,才算是會做人。所謂“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