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莫測,細思恐極!——《掌上明史》之9

恩威莫測,細思恐極!

——《掌上明史》之9

黃波

恩威莫測,細思恐極!——《掌上明史》之9

茹太素剛直不屈,屢屢到了朱元璋忍耐的邊緣。一日元璋大開宴會,賜太素酒並賦詩曰:“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太素叩首續對:“丹誠圖報國,不避聖心焦。”不久,危太素就被貶官,與同僚戴著鐐銬辦公。聖上的白刃終究沒有“相饒”,“丹誠圖報國”的危太素後不知犯了何罪,下獄死。

做過和尚的元璋即帝位後一度喜歡佛教。儒家士子多不敢言,李仕魯因曾幸得聖上所奉“相見恨晚”之高帽,乃勸皇帝多近孔孟之學。元璋不睬,仕魯遽曰:皇上既如此,我這個學聖人之道的人還當個什麼官呢?請收笏板,我退老還鄉就是。言畢擲笏板於地。李仕魯當即被武士摔死在朝堂上。

某日元璋殺人,命御史袁凱把案卷送給太子朱標覆核。朱標仁弱,許多案例主張從寬。袁凱回報,元璋問道:我和太子誰是誰非?夾在皇帝與未來皇帝之間的袁凱為難了,想了想只好回答:皇上從嚴是守法,太子赦免是仁慈。今天看來可以上“百家講壇”的辯才當時卻惹得龍顏大怒:這不是兩邊討好,耍滑頭嗎?

打上了“耍滑頭”標籤的袁凱十分恐懼,決心裝瘋。元璋聞報一笑:真的瘋子是不怕痛的。命以銳器刺其肉,袁凱作毫不知痛狀,總算矇混過關。彼時元璋還想不到“被精神病”的狠招兒,放袁凱回鄉。虐待之下不叫痛容易,但表情自然卻至難。虐政逼出了超級忍者。

著名才子解縉上奏指責元璋不僅好殺,而且不恤民情,濫收稅,橫徵暴斂,元璋不罪,還說和解縉“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稱其為真才子。大出意外的解縉幾乎淚落。

御史王樸議事偶不合聖意,元璋初命戮之,旋又召回,問願改否?樸答曰:皇上既授官,又何必辱我?我若無罪則不應殺頭,我若有罪,何能赦免?求速死!元璋促行刑。王樸真是趣人,當劊子手推著他經過撰寫史書的史館的時候,王樸大叫道:史官牢記,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殺無罪御史王樸!

聖上天性殘暴聽不得批評,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其治下,這夠讓人恐懼的了,但猶非恐懼之極致,因為既然主子愛聽好話,屬下大量生產和奉獻就是了,天生懂得自保的人們是一點兒也不缺乏這點基本智慧和人情世故的。而元璋屬於另一類君王,他通常情況下愛聽好話,但說不定何時又會宣告佞幸小人最為可惡,聲稱最喜歡逆耳忠言,臣民如何自處實在是一個難局。

恩威莫測之恐懼,才是對人心理最高級的威壓。人之所以為人,以其對未來有預期也,有預期才會有理性選擇。恩威莫測,就是讓你失去預期。細思恐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