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一卷本)

《毛澤東選集(一卷本)》是196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澤東選集編輯部。出版《毛澤東選集》(以下簡稱《毛選》),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國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195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簡稱出版委員會),編輯出版《毛選》。1951年春,《毛選》出版工作全面展開。1951年4月17日,出版總署發出認真做好《毛選》出版、印刷、發行工作的指示。《毛選》的出版工作交由人民出版社承擔,全社上下熱情高漲,制訂工作計劃,從裝幀設計、版式、選用字體、銅模、印刷工藝直至紙張材料等方方面面提出目標,商議方案,既要從嚴要求,又有所創新。如《毛選》護封上的毛澤東側面浮雕頭像,是特請美術家王朝聞精心雕刻完成的,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毛選》正文的標點,首次採用了偏角式(以前書中標點都是居中),美觀適用,沿用至今。人民出版社梁濤然負責承接出版委員會及田家英布置交辦的《毛選》出版工作。他要認真閱讀謄清分批發來的稿件,然後發往印刷廠,並組織精兵強將參加《毛選》的校對,保證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不出錯。

毛澤東選集(一卷本)

毛澤東選集(一卷本)

毛澤東對自己的著作一向要求很高,嚴謹慎重,反覆審閱選定篇目,修改內容,如《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選自古田會議決議的第一部分,並且親自寫題解。《毛選》第一卷至第四卷共有題解118篇,註釋872條,大多是由出版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如胡喬木、胡繩、艾思奇、田家英等起草的。也有一部分是毛澤東親自撰寫或修改的,如註釋“打土豪”、“管公堂和收學租”、“亡國論、速勝論”、“點線工作”等。這些註釋文筆不凡,內容深刻,如“點線工作”最初註釋是“即指國民黨的特務間諜活動”,毛澤東把它修改為“國民黨的特務間諜在陝甘寧邊區的活動,以邊區的城市為據點,並將這些據點聯繫起來成為幾條線,這樣來佈置他們的反革命工作,他們自稱這種工作為點線工作”。《毛澤東選集》對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國革命史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研究以及毛澤東生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