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說到北京,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長城、故宮、天安門,而北京作為六朝古都,裡面還有許多有意思的街道和巷子。今天就帶大家去飲食文化街簋街逗留片刻,見識一番那裡的“鬼”。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位於東直門內,東起二環路東直門立交橋西段,西到交道口東大街東端。如果來這裡,東直門地鐵、北新橋地鐵出來,非常之方便。現今的簋街,是北京美食集上一顆散發著耀眼光芒的巨星,每到夜幕降臨,來自周邊大使館的老外、好久不聚的老友、外地遊客,都會來此排隊盡享美味小龍蝦。這裡的龍蝦,儼然成為一種時尚消費,是簋街的必點美食。而諸如這裡的“簋街仔仔”、“胡大”、“花家怡園”也都因為火爆,一條街上開有好多分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吃完美食,咱們一起去探訪下簋街的“鬼!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它的起源確實與“鬼”有關。據當地老人們說,相傳清朝年間,老北京城的各個城門都有其專門的用途,如出兵打仗走德勝門,處決犯人在宣武門,東直門是當時用於往城外運輸死人和往城內運輸木材的城門。站在城樓往城內看是條筆直的路,對面是鼓樓,而往城外望去,則是一大片陰森恐怖的墳場。所以那會兒開始,作為城鄉結合處的東直門,就興起了最初的“早市”,小商小販們在這裡蹲點叫賣、好不熱鬧。可不知是不是因為鬼太多,特別有意思的是,凡在此做生意者,最終都輸了棺材本,哈哈哈也許是個玩笑。但那會兒小販們是用煤油燈取光,遠看燈火朦朧,可加上棺材、墳場的襯托,越發顯得恐怖,此地被人們稱為“鬼市”。後來,人們發現餐飲生意非常火爆,至此,美食街文化即時興起。20世紀80年代,簋街的前身“東內大街”,為了“搞活經濟”,在政府的引導下,東內大街首次嘗試在街面上辦起了“自由市場”,也就是30年前人們俗稱的“東內自由市場”。

那簋街的“鬼”怎麼變成了“簋”呢?隨著歷史的變遷,人們越發覺得這裡有巨大的商機。2000年左右,在政府的規劃下,要把東直門內大街打造成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東內餐飲一條街”,當年的東城區政府工作人員苦思冥想、翻閱典書,終於找到一個 “簋”字,它是古代祭祀盛放食物的器皿,於是具有文化底蘊的“簋街”命名誕生。為舉辦當時的第一次開街活動,還要去設計一個關於“簋”的塑像。可當時大家誰都沒有見過“簋”長啥樣,於是就做了一個差不多的青銅器“爵”(古代喝酒的器皿,三條腿)立於東直門橋簋街一側。“簋街”由此得名。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這個實際為“爵”的塑像在東直門一待就是八年。直到2008年奧運會前後,在北京房山區出土了一些西周時期的古文物,其中就有“伯簋”。那會兒才把立錯了的爵從東直門橋頭撤下來,趕緊照著出土的簋又仿製了一個。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從2001年起,東直門地區開始進行拆遷改造,範圍涉及東二環的民安小區、海運倉小區等多處危改區域,簋街東段所有的房子全拆除,夷為平地,重新規劃。為了重振簋街,2002年8月28日,簋街第二次開街,同時舉辦的還有“首屆麻辣小龍蝦節”。在2006年前後,簋街又舉辦了第三次開街,拆除違建,營業面積減少1/5。現如今我們看到的“簋街”,就是充滿了文化和時尚元素的“龍蝦美食一條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簋街有“鬼”否——探尋北京城文化名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