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氣泡鑑定法?快來看看吧

前幾日燕子文章裡提到氣泡鑑定法,有些讀者很感興趣,今天燕子就來詳細介紹一下何為氣泡鑑定。

首先,氣泡是什麼?它是如何形成的?

氣泡就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瓷器胎外釉下,以及釉內蘊藏的氣泡。

氣泡是釉中的水分子(H2O)變來的,在燒製瓷器的過程中,高溫會使釉層中蘊含的結晶水或液態水蒸發變成氣體,一部分存留在釉層上形成小氣泡。


到底什麼是氣泡鑑定法?快來看看吧


如果釉層比較厚,氣態水分子被釉質薄膜包住釋放不出來,因而形成釉下的氣泡;如果釉層比較薄,氣態水分子衝破了釉質膜,在釉表面形成了許多坑凹,像麻點一樣。


到底什麼是氣泡鑑定法?快來看看吧


釉中水分子多,氣泡就多,釉中水分子少,氣泡就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沒有氣泡。

許多鑑瓷老手都會把氣泡鑑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為它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而科學的鑑瓷方法,通過觀察瓷器下的氣泡狀態就能判斷出真假、年代和窯口類型,可謂是非常行之有效。

不過我們也要搞清楚,哪些瓷器有氣泡,哪些瓷器根本就沒有氣泡。

有氣泡的瓷器:青花瓷、釉裡紅、青瓷、鬥彩、唐三彩等,一切釉下彩瓷器都有氣泡。

無氣泡的瓷器:粉彩瓷、五彩瓷、琺琅彩等,一般釉上彩瓷器都沒有氣泡。

另外,凡是電驢燒的瓷器都沒有氣泡,如果是本應該有氣泡的瓷器但沒有氣泡,那肯定就是現代電驢燒的瓷器。


到底什麼是氣泡鑑定法?快來看看吧


因此,瓷器氣泡與瓷器窯口有很大的關係,什麼樣的窯口瓷器就有什麼樣的氣泡特徵。

同樣,氣泡也像晴雨表一樣,通過觀察氣泡的存活狀態來判斷瓷器的年代。

正常存放的瓷器會隨著時間的流失逐漸氧化,從明亮的圓氣泡變成渾濁的氣泡痕跡,再從渾濁的圓氣泡變成不規則形態痕跡,再從不規則形態變成有顏色的不規則形態痕跡,再從有顏色的不規則形態變成其他物質。


到底什麼是氣泡鑑定法?快來看看吧


到底什麼是氣泡鑑定法?快來看看吧


這就是瓷器氣泡的自行消亡的變化,這一過程也非常有助於我們的鑑定工作,也為傳統鑑瓷方法形成了一個突破。

那麼在工具的選擇上,顯微鏡能最大程度的看清氣泡狀態,並且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可達到100——200倍的手持式便攜顯微鏡了,方便瓷器鑑定工作的進行。


到底什麼是氣泡鑑定法?快來看看吧


以上就是大御瓷器給大家介紹的氣泡鑑定法的詳細內容,作為瓷器鑑定的一種手段,我們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關於各朝代的氣泡呈現狀態我們下篇再介紹。

感謝您的閱讀,若您也對瓷器感興趣,可以關注“大御瓷器”,後續有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