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从上海昆剧团看改革开放40年昆曲的传承创新(刘玉琴)


《中国文艺评论》:从上海昆剧团看改革开放40年昆曲的传承创新(刘玉琴)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11期文章目录与摘要朗读版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戏曲成为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传统艺术日益兴盛的生动投影。上海昆剧团的组建与改革开放同步,几十年来,经历坎坷,走过风雨,于今绽放着月落重生般的精致与美丽。上昆把一个艺术种类的活力调度了起来,让上海乃至中国步入昆曲时代,而时代对昆曲的呵护在艺术传承中又得到尽情绽放。认真审视和总结上昆的经验,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上海昆剧团 坚守个性 传承创新 人才培养 市场培育

多次去过上海绍兴路9号,这是上海昆剧团的所在地。绍兴路是一条很安静很有气质的小路,梧桐树荫下包蕴了许多风声水起却又不动声色的故事。在这里彳亍独行时,会浮出许多联想。9号是一个不大的院落,草坪上矗立着一栋法式二层小楼,漫长岁月的洇晕,更显古朴雅致。小楼里时有弦歌咿呀之韵飘出,柔曼而悠长,似乎印证着600年昆曲古老而寂寥的模样,与绍兴路气质竟也一脉相通。

不过,上昆的成就与贡献、动静和影响,早已漫出绍兴路,在喧嚣与繁华的当下,响亮而显著地融聚为上海乃至中国戏曲从容淡定、传承创新的骄傲与样本,绽放着月落重生般的精致与美丽。

上昆的历史不长,组建的时间却踩在了点上。1978年成立,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史同步;声名则隆盛于近些年,适逢大众审美需求迈上新台阶的新时代。与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相伴与吻合,是上昆的幸事。但并不意味着上昆一帆风顺,走马平川。反倒是面临文化选择多样,其他艺术样式冲击;遭遇认知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传统文化被视为“沉重包袱”;决策上的思维观念偏差,等等,曲高和寡的有过许多被迫与无奈。剧团在最惨淡低落时刻的窘境,至今令人难忘。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拥有900座位的剧场演出,请柬发出了1500张,入场观众不到300人;更有甚者有时台上几十名演员,台下只有几位观众。那一刻的零落萧瑟,悲由心生,无以言表。那是比其他剧种更为落寞的一段日子。真应了一句戏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时剧场里只要多一个观众进来,上昆人心中都充满了感激。

上昆人的最大特点、看点,也在此时凸显出来,这或许是其他剧团能够想到却难以抵达的彼岸,那就是对昆曲剧种独特审美价值的认知、判断,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在当下价值的自信坚守,从未徬徨,从未迷离。他们对自身的艺术定位相当明确:以继承昆曲传统为核心,对昆曲的古典美、文化美追求本质传达、优质呈现,不跟风,不随意。建团以来,抢救、整理演出了近300部精品传统折子戏和近70部整本大戏,原创、改编了众多优秀作品。明确的定位,而且始终如一的坚守,让昆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的一个传奇。这一切缘于上昆的第一任团长俞振飞先生奠定的艺术基石。俞振飞的文化责任感和昆曲情怀,以及明确的艺术发展路径,把对昆曲艺术传统的传承作为神圣职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昆曲人。也缘于几十年来,上昆几代艺术家在俞振飞标示的方向路径的引领下,始终坚持强烈的剧种个性和传承之上求发展的艺术信念。

难能可贵的是,上昆人懂得或者说参透了一个道理:古典美的艺术可以活在任何时代,但在任何时代,都要有本质的寂寞的自觉。昆曲从本质上说,是高雅、深奥、高超,曲高和寡的艺术,需要寂寞。但它在高雅深奥的同时始终具备让人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又不会永远寂寞,昆曲的文化价值恰恰在于与当代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这就是古典魅力。昆曲的生命力将赋予上昆生命力。后来,上昆用40年的坚持和高质量演出证明了自身的文化眼光和操守。可以说,上昆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伫立在始终明确和坚守昆曲剧种意识、审美特性、文化价值,特别是始终充满对昆曲艺术在历史上的独一性和审美魅力在当下艺术欣赏中的独特性的敬畏,并建立起高度自觉的文化自信。

发自内心的清醒和自觉,借力时代的清风与推送,上昆在门可罗雀以及乱花迷眼中,审慎笃行走向了辉煌。上昆团长谷好好透露,如今上昆的演出经常一票难求。上昆每年二百八十多场演出,连续五年演出场次和收入创下新高。2017年演出和收入分别是五年前的2.6倍和5.5倍;观众八成以上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

昆曲《班昭》里有四句唱词:“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唱词凝练了《班昭》的主题,也折射了上昆耐得寂寞、自信坚定的艺术追求,这是上昆自己的独特路径,与众不同。拉美小说《炼金术师》里说: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上昆的成就,是时代对艺术忠诚者的最高褒奖。如果说,昆曲的成熟反映了尊崇它的社会的成熟,昆曲的精美代表了一个时代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那么上昆清醒自觉的认知和热爱、坚定与执着,最终让自身赢得丰厚的回报,并焕发出持续的能量。亦诚如戏词所言,“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海伦•凯勒说,“爱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 上昆自愿为昆曲的古典美从一而终。这自由和自信激荡了新的生产创造活力。


《中国文艺评论》:从上海昆剧团看改革开放40年昆曲的传承创新(刘玉琴)

《班昭》

昆曲艺术家蔡正仁舞台生涯六十多年,他认为爱得死去活来,唱得肝肠寸断的唯有昆曲。这份爱,正是我们当今追寻的初心与信仰,其中暗合着使命、责任、情怀。这是艺术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深情大爱。

在一个繁花迷眼的时代,物质高速发达的社会,选择与古老寂寞相伴,与热闹显赫隔绝,几十年始终保持清醒、自觉、坚定,这在时尚、现代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其定力、自信、文化涵养令人肃然起敬,也意味深长。

昆曲,是中国文学艺术最精美深邃的奇葩,中国戏曲艺术精粹的集大成者,亦是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艺术载体,其精致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和审美原则。对中国古典戏曲极富韵味的审美范式,上昆人以敬畏之心,认真呵护,精心传承,精致呈现。这让我们深刻感悟,一个剧团,必须尊重剧种特性与规律,坚定操守,敬畏传统,以不同凡俗的文化情怀和真挚情感,抑制各种诱惑,耐得寂寞,保持剧种自身审美特性和文化价值,以及高度的文化自信;始终具有超越性和前瞻性思维,坚信优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当代审美趣味之间的深切呼应,以剧种的成功开辟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景区。

当今时代,激活文化传统,探索文化人格,成为许多人的自觉追寻。文化血脉、精神家园的探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牵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会让人如此关心自身的文化基因。我们是谁,根在哪里?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在国际文化艺术的视野下,新时代的观众更加自觉地回望来路、追根溯源。中国优秀艺术所漫漶着的传统文化骨子里的美,让人“一往而深”,其中的中华文化的蓬勃精神与气象,是艺术家坚守与超越的文化底气。

学会尊重传统,坚持寂寞的自觉,以爱之名,将历史的久远与过去式的审美价值,挖掘放大,以独特魅力直击现代人文化血脉的追寻精神。

去年初冬时节的一天,再次走进上昆。院子里悄无声息,天空清寂,黄叶飘然。这是《邯郸梦》成功演出后的空档。想必剧团正享受难得的休整。上到二楼,却发现排练厅里一如往常,一名“武生”身着练功服飞舞花枪,紧盯着假想目标,旋来盘去,兜兜转转,身手敏捷。这应该是剧团的常规模式。排练厅的门始终开着,演员永远在“路上”。


《中国文艺评论》:从上海昆剧团看改革开放40年昆曲的传承创新(刘玉琴)

《邯郸梦》

40年来,上昆一直在奔跑。知道脚下的路艰难,所以不敢停。这奔跑,不只意味着继承传统,毫不苟且,还在于以“前倾”的姿态开拓进取,推陈出新。上昆尊重昆曲规律,在对昆曲的古典美、文化内涵高水准呈现中,完成了昆曲的创造与创新。传承就是创造,创造也是传承,不人为割裂,而是有机相融,剧种的基因,传统的血脉,不断积累,激荡,焕发新的光彩。

上昆懂得艺术的发展变化之道,审慎看待传承与创造、古典与当代情趣。继承传统,并非单纯演绎,照单全收,而是重新考量,盘活取舍,传承不忘创新,创新牵牢传统。坚守传统是为了提升自信,增强发力点,坚持创新是为了昆曲的生命力。再老的戏也是给当代人看的,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的认知不断涌现的时代,艺术应该唱响正在进行时、现代时的乐章。这一点,上昆立于高岗,尽揽风行草偃。

四本《长生殿》的重排,是上昆传承创新的最好印证。词山曲海重新翻弄,蒙尘的传奇再度生发光彩。将前人的文本,做出今人的活态再现,传承与创造相融相映。昆剧《长生殿》原著50出,从一定意义而言,属于繁长难演之类,以往艺人多选些重要关目,加工成折子戏上演,比较完整的舞台演出罕见。十年前,上昆以超前意识和胆魄,在集成传统折子戏的基础上,纳入洪升原著,恢复捏合从未传承或演出过的三十余个折子,保留原著精华,重新调整结构内容,既有江山美人的爱情传奇,又有爱情背后暗含的波谲云诡的政治图现,把钗盒情缘与唐室盛衰结合起来。以四本连演,重新激活生命力。古典美中蕴含了现代美,传承中释放新意境。传承精髓,返本开新。这是新的时代,上昆敏锐捕捉时代文化风尚的变化和观众需求,做出契合当代审美的新的解读。

几十年来,上昆抢救、整理演出了数百出精品传统折子戏和整本大戏。每一次排演,都是一次固本开新的阐释,是一种妙悟基础上的虔诚创造。2016年,是戏剧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年。作为特殊的纪念,上海昆剧团复排了完整的《临川四梦》,成为全国鲜见的能将“临川四梦”完整呈现于舞台的昆剧团。《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个梦,四台戏。每一个梦,都是上昆以当代意识审视传统基因,重新打开经典现代生成路径的尝试,是在把握当代审美情趣基础上、忠于原著的文学精神,传承精髓之上的创新。他们的演绎,激活了昆曲精湛的审美魅力,以精致化、时代性的终极追求,为当代观众带来了富有高度、浓度的舞台呈现。《长生殿》《临川四梦》所演之处,一票难求,票房纪录不断刷新,以当代意识重新审视传统昆曲,活态再现,精美演绎,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阻隔,上昆的继承创新创造性地构建了耀眼的文化亮点。

几代艺术家的艺术实力与实践,既做到了对昆曲传统美学精神的“移步不换形”,又做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昆的传承是优质和货真价实的,是建立在“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上昆以实践探寻出昆曲当下存在发展的辩证法则。

即便是改编剧目,也透露出浓厚的探索精神。实验戏剧《椅子》,是改编自荒诞派戏剧之父、法国剧作家尤金•尤内斯库的同名作品。以典雅古老的剧种演绎西方荒诞戏剧经典,上昆的选择本身带有明显的探索意味。在保留原著关于人类存在意义和命运叩问的现代精神基础上,作品的中国化与昆剧化的全新处理,令人印象深刻。为何改编这出戏,主创认为,在一片孤岛上,主人公无处寻觅可渡之舟,其内心的孤独,与600年昆曲的寂寥有相通之处。主人公眼中的“灯火村庄”,又让人在绝望孤独之中感受到温暖和勇气。把握住两者的共同契合点,让孤独和昆曲相撞生发出温暖的面目,是一种创意与艺术要素的对接与融合。作品让古老的昆曲有了当下感和时代意韵。上昆的眼界、拓展姿态在每一出剧目里都有生动呈现,其间流淌着开拓创造的戏剧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从上海昆剧团看改革开放40年昆曲的传承创新(刘玉琴)

实验戏剧《椅子》

上昆的实践与探索是带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敬畏传统,尊重昆曲本体规律,又能守旧如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尊重昆曲传统美学精神,高水准呈现昆曲的本质,又能融入当代审美意趣,让古典在当下充满活力,充满时尚魅力。每一个剧种,每一个剧团,甚至每一出剧目,都会遇到如何继承创新问题,如何对待、激活丰厚的家底,如何与时俱进创造、改编新的剧目,遵循以现代理念为指导的虔诚、严谨继承,对过去留下的丰厚的剧目,不是原本照搬,而是以新的思维进行精准的整理提高,既有传统美学意蕴又有现代人文理念,上昆经验具有参照意义。

对传统与规律的敬畏,对昆曲内在审美精髓的激活,吻合了当代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认知,全新需求。上昆的努力,将让当代人对传统文化保持由衷敬意。尤其难得的是,传承不止于技艺、剧目,还在具象的继承中,光大戏剧理念,延续戏剧精神,淬炼甘于寂寞不断求新求生的意志。艺术的传承,不是简单的一个人学习一出戏,不是几个人延续一出戏,不是一个院团不断复排一出戏,即不仅是剧目的传承,戏脉的绵延,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承,一种精神的相续,一种甘于寂寞奉献意志的坚守。学到的是戏,更是如何做人。作为技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需要永远前进;作为理想,上穷碧落下黄泉,需要执着于念,不忘初心。技与道,艺术与理想,创造与情怀的融合,当是最好的传承,也方能作为永远精进的支撑。用当代胸怀,艺术创造,为推陈出新做出独特呈现和对接示范,方能促进艺术在当下的愈加蓬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贡献。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艺术探索,守护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的进步和高度,契合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崭新期待,是戏剧在新时代所追求的审美新镜像。以现代视野,当代思维,为身处的时代,激活作品永久留传的价值基因,作出一代人的探索和贡献,艺术人责无旁贷。

《长生殿》第三本中,当七十多岁的蔡正仁扮演的“唐明皇”和扮演“爱妃”的张静娴唱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时,两人双双下跪,又相互搀扶着站起来,这或许是规定的情景动作,但意义又远远超越于此,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声情婉转中,在满台的老中青三代人融洽演出中,人们看到了中国戏曲人应有的情怀和艺术生机,红花绿叶,相互托举,流光溢彩。

上昆的演出带有显著的自身印记:名角多,演出水准高,时代意韵丰厚,审美价值独特。轰动艺坛的《长生殿》,蜚声海内外的《临川四梦》,代表了中国昆曲优秀品相的《司马相如》《班昭》《景阳钟》《琵琶记》等,都打上醒目的“上昆制造”标记。这一切与尊重经典、固本开新有关,更与人才培养规范有序有关。

上昆的人才培养成就不俗,继承了上世纪初仍未湮灭的“乾嘉传统”,得益于俞振飞和传字辈等先辈们打下的稳固基石,筑造的“传字辈”的坚实衣钵,带来文化追求、表演升华的艺术标杆。也缘于上昆坚持了人才培养的独到经验,学演结合,名师带徒,“昆曲学馆”成效卓越。从昆大班到昆五班,五班三代,人才济济,传承有序。特别是“昆大”“昆二”班那些老一辈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极具示范效应,提供了高端的师资保障。对刚从戏校毕业的青年演员,上昆用三年时间,组织他们有规模、有计划地向老艺术家学习传统剧目,100出经典折子戏,六台传统大戏,发挥本团名师作用,力邀全国昆曲名家执教,为他们提供100场演出机会,学演结合,实现昆曲的活态传承。目前全国昆曲八个院团号称一千壮士,其中上昆占了近四分之一。活跃在全国昆曲舞台的顶级艺术家,上昆占有三分之二。上昆汇集了当代昆曲最精干的力量,从编剧到导演,从音乐到舞美,从乐队演奏到舞台技师,组成艺术生产与管理的最佳阵营,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曾用四个“一流”盛赞上昆:“一流剧团、一流演员、一流剧目、一流演出”。上昆虽然不乏担当主角的名角,却始终没实行角儿制,保持和发扬的是团队精神。大家都知道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不过角儿制有长处也有短处,它的影响力以及整个艺术呈现可能会受到某种拘束。上昆这么多的好角儿,名角儿,这么多的台柱子,始终以团队精神、一棵菜精神,为剧坛贡献独特经验,其中的探索别有韵味。上昆的现代培养理念与传统名师授徒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善于判断大势,把控大局的超前意识,储备了扎实而雄厚的人才队伍,他们从梧桐树下的一条小小的绍兴路出发,走出蔚为壮观的艺术景象,实在情理之中。

照顾好“昨天的台柱”,珍惜好“今天的台柱”,培养好“明天的台柱”,这是上昆的深情告白。老一辈艺术家甘当绿叶,口传身授;青年新秀虔诚向学,不负所望,成为普遍现象。《长生殿》的演员,多为昆曲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的学生。两位老艺术家亲自“挂帅”,率青年演员黎安、沈昳丽、倪徐浩、罗晨雪等同时登台,梯次分明,满堂生辉。在上昆,以戏推人,以戏育人,剧目建设与人才培养是40年来贯穿始终的两条主线。在优秀剧目的绵延传承中,在老艺术家的精心呵护下,后继人才茁壮成长。他们接过传承的旗帜,光大着开拓进取的戏剧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从上海昆剧团看改革开放40年昆曲的传承创新(刘玉琴)

《长生殿》

上昆的传奇还在于对观众和市场的培育。20年前,当其他院团还在琢磨舞台上如何种好“庄稼”时,上昆已经开始培育欣赏昆曲的“种子”。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再好的音乐也没有意义。1998年起,上昆主动将昆曲送进校园、社区和基层,迈开了寻找观众的第一步。讲座、导赏、演出,全方位地展示着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2007年起还持续开展了“Follow Me昆曲跟我学”活动,不断扩大昆曲的受众群体。哪怕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上昆人依然笃定地坚守着,没有放弃一点点努力。如今,上昆每年有一百多场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一些剧目能在校园一个月连演百场。20年锲而不舍的市场培育,粘合了大批年轻的观众,打破了以往把艺术与生存、市场与管理相对立的弊端,提供了有效的营销经验。今日之上海,昆曲市场已成夺目风景。培育观众,拓宽市场,上昆为传统文化融于人民的生活做出可贵示范。看昆曲成为一种时尚。有的专家认为,昆曲是当下所有艺术样式中,最好地实现了观众的代际转换的艺术,这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对这个剧种的贡献。上昆的前瞻性、开创性举措,迭映了上昆对昆曲的真情和艺术传播的创意,涵养了昆曲的发展生态。这是艺术人自觉背负责任、胸中自有底气的另一种证明。

如果要问这几年中国最好的昆曲院团在哪里,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上昆。上昆给了中国戏曲一个又一个欣喜。它把一个艺术种类的活力调度了起来,让上海乃至中国步入昆曲时代,而时代对昆曲的呵护在艺术传承中又得到尽情绽放,“千红换得,一池绿水”。上昆日前正在全国各地进行昆曲优秀剧目展演,每个城市的数场演出,一票难求,便是形象证明。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心无处不飞悬。”(汤显祖《牡丹亭》)上昆与中国的变革同步,遇到了最美好时代。虽然遭遇经济全球化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交锋,但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艺术的重视前所未有,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文化的自觉自信空前增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文艺发展作出了新的判断,指明了新的方位。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资源,强调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部署加强京剧昆曲保护与传承工作,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以及上海出台的“一团一策”、因团施策等,都让优秀传统文化迸射内在活力。党和政府对昆曲艺术的扶持资助,中国文化体制的优势,激发了艺术创造活力。让艺术更有生机,艺术人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进步一日千里,各种思潮汹涌澎湃,各种学说潮起潮落,人们尤需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共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加固、激活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生命力,使其与新时代精神形成创新融合与转化,是时代赋予艺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时代的激情点燃了昆曲,昆曲又让艺术绽放出时代光彩,折射着当今这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精神价值。上昆40年发展历程,可谓伴随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历史性巨变历史洪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传统艺术兴盛的有力写照,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鲜活的艺术启迪:一个剧团、一个剧种的辉煌,离不开时代环境,离不开尊重剧种规律,离不开文化体制优势,离不开独特的行走路径和坚定的艺术理想。艺术院团在剧目创作上,如何有效实现传统剧目、新编剧目、实验剧目并举;人才梯队上,如何有序传承,注重以戏推人、以戏育人;传播普及上,如何持续创新开展各类导赏讲座、普及演出……即关键在于如何用自己的探索实践不断抒写与改革开放同频的篇章,把“传承不忘创新、创新不忘传统”的宗旨落实落细。上昆提供了有益参照。

毋庸回避,改革开放的40年,我们对文化自信的树立,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有效传承、切实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某些阶段由于某些思维的误区、方法的失当甚至走了弯路。还有的剧种、剧团付出惨重的代价,溃不成军,沓无踪影。今天,认真审视和总结上昆的成功之路与经验,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实质上,上昆的成就形象地印证了清醒敬业,尊重创造,借势造势,乘势而上,以及自信理想和无怨无悔的真正内涵。为什么昆曲历史的久远和风格过去式的审美价值,不但未成为制约艺术发展的“包袱”,反而转化为能使当代观众耳目一新,欣赏选择的独特风景,并以剧种的巨大成功和古典魅力,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的一个奇迹,上昆为戏曲艺术如何传承发展贡献了具有积极意义的经验、智慧。

戏曲犹如一本厚重的书,昆曲是其中最华彩的篇章。戏曲又像一条很长的路,昆曲是途中最美的风景。上世纪80年代,有人预言,20年后,昆曲必死无疑。可今天,600年昆曲,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奇迹。在文化自信愈益强健,对文化根脉的探寻成为当代人的高度自觉之际,寻找心灵出口,向外探索更广阔的人生,已跃上醒目位置的昆曲,正涵养着时代与社会的深度与高度。透过昆曲,我们瞩目优秀传统艺术:春风鼓荡,大道丽日。花正好,曲飞扬。


选自《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11期(总第3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