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應——把不良情緒宣洩出來

霍桑效應——把不良情緒宣洩出來

Avluftning våldsamt

對於經常參加社交活動的人,適當地宣洩不良情緒,有利於更好地與人交往,並時刻展現一個魅力風發、優雅迷人的你。

在美國《讀者文摘》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深夜,一位醫生突然接到一個陌生婦女打來的電話,對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恨透他了!”“他是誰?”醫生問。“他是我的丈夫!”醫生感到很突然,於是禮貌地告訴她:“你打錯電話了。”但是,這位婦女好像沒聽見似的,繼續說個不停:“我一天到晚要照顧四個小孩,他卻以為我在家裡享福。有時候我想出去散散心,他卻不肯,而他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說是有應酬,誰會相信……”儘管這中間醫生一再打斷她的話,告訴她,他並不認識她,但是她還是堅持把自己的話說完了。最後,她對這位素不相識的醫生說:“您當然不認識我,可是這些話我憋在心裡好久了,現在終於說了出來,我感覺舒服多了,謝謝您,對不起,打攪您了。”

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時間長了,身體就會受到損害。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舒緩自己的壓力,如喊叫、扔東西等,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我們還可以衝著行駛的飛機、輪船等大叫,讓交通工具把不愉快的情緒帶走。我們應該由自己的精神、思想來決定情緒、態度。遇到逆境或困難等,人們都會情緒低落,灰心失望,這時應該學會發洩不滿情緒,讓自己重新振作,主動扭轉不良的局面。這就是“霍桑效應”的作用。

社會心理學家所說的“霍桑效應"也就是“宣洩效應''。“霍桑效應",它的發現來自一次失敗的管理研究。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這個工廠具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員工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等各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了一系列的試驗研究。這一系列試驗研究的中心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關係。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一個“談話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並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們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並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不準反駁和訓斥。

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度提高。這是由於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諸多不滿,無處發洩,“談話試驗"使他們的這些不滿都發洩出來,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幹勁兒倍增。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在一生中會產生數不清的意願和情緒,但最終能實現、能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對那些未能實現的意願和未能滿足的情緒,切莫壓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計地讓它宣洩出來,這對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

壓抑,剋制意願和情緒,會在心理上積蓄能量。雖然它可以通過別的途徑轉移,卻不會被直接消滅。人們在壓抑、剋制階段往往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一直找不到宣洩的途徑,那就會使人們在心理上形成強大的潛壓力。

過分壓抑會造成人們從心靈深處與外界日益隔絕,導致精神憂鬱、孤獨、苦悶、窒息;一旦控制不住,會導致其衝破心理堤壩,使人顯現一種變態的行為,甚至導致精神失常。所以宣洩是自我保護和養護的有效措施。所以說,一個人要麼做政治家,參與政治鬥爭;要麼做藝術家,通過藝術宣洩心理能量;要麼就要學會吵架,如果一個人不會吵架,那麼就只有生悶氣的份兒了。雖然這類說法不正統,但卻是真理。古今中外,“文人好罵,軍閥好戰”,除了利益,也只是一個宣洩問題,聖人和常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心態好一點,發洩得快一點。當然心理宣洩不等於無原則的發洩,宣洩得不好,你就會使自己處於不利境地。

對於經常參加社交活動的人,適當地宣洩不良情緒,有利於更好地與人交往,並時刻展現一個魅力風發、優雅迷人的你。保持自己的風度和風情,不要讓自己變成人人見到就想躲開的討厭鬼,為了保持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努力地宣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