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说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师,被开除了”

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

一个小学老师,对着班级里六七岁的学生说:“圣诞老人和驯鹿都是不存在的!还有复活节兔子、牙仙、小矮妖...都是假的,所有的礼物都是你们父母买的!”


“那个说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师,被开除了”


之后很多家长向学校投诉,有的孩子听了老师的话后,要求爸妈带自己去看真正的圣诞老人,来证明自己只要乖乖听话,表现优秀,自己就能在平安夜收到礼物。

最后,这所小学的校长表示,当事老师已经被开除,并向家长和学生们道歉:“我也有孩子,我理解这种感觉。”


“那个说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师,被开除了”


要不要保护“童真”?

新闻发出后,很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说要保护孩子的童心:

“那个说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师,被开除了”

也有一些人表示异议:“老师不过是说了实话而已,为什么要被开除?说个真话都错了吗?圣诞老人的确是骗人的啊!”

是啊,不过是说了实话而已,可成年人和孩子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就是因为这些实话吗?

与其说这些大人们在维护圣诞老人,不如说他们在为那个可以与残酷现实世界对抗的美丽童话世界努力。

“那个说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师,被开除了”

安全感比科学解释更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在一些真假面前,他们需要的不是科学的解释,而是被保护的安全感。

每个小孩子都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而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期。他们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世界是怎么建造的?

这些问题,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越早弄清,他就越能知道世界将会如何对待他:

遇到困难和危险,谁能来保护自己?

除了爸爸妈妈,还有没有别的守护神?

调皮做了坏事,是不是真的会得到惩罚?

而童话为孩子的这些疑问,准备了很多可能的解答,这些解答,都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有些父母会用成年人的“科学”眼光来看童话,觉得童话提供的解答都是幻想,不切实际。

他们认为,正确的科学的解释可以让孩子更加理解这个世界、更早成熟起来,以为孩子和他们一样,也有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事实上正相反,对孩子来说,最薄弱的就是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父母的“科学”解释,他们实际上很难完全理解。

只有当孩子渐渐长大,获得的经验越来越多、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后,他们对神魔力量的依赖才会越来越少。

儿童的心智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他们需要自己慢慢观察思考,接受现实,走出魔法期。只有自己确信了,他们才能理性接受,只有积累足够的掌控现实的能力,他们才不会逃避现实。

别太早改变“孩子的世界”

童话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个问题,也几乎都可以通过童话来找到出路或解决办法。

.....

有些事情你看见才会相信,

有些事情你相信就会看见。

那孩子们是什么时候知道童话故事的“真相”呢?

“那个说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师,被开除了”

所以,等孩子慢慢长大,他们自己就会发现世界的真实,在此之前,请保护孩子内心小小的童真世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