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養兒為什麼不能防老?

農村說“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養兒為什麼不能防老?

在農村,老一輩人有著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得觀念,認為生的兒子越多越好。而且很多人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兒子能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女兒長大以後是要嫁人的,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可是實際上呢?養兒真的能防老嗎?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還不如一些孩子少的家庭,甚至有的老人的晚年生活可以用悽慘來形容。俗語說“生兒別生三,生三沒有家”真的有道理嗎?

農村說“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養兒為什麼不能防老?

這句話完整的說法是“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兒別生三,生三沒有家!”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兒子不能生兩個,否則養老就像官家的馬一樣輪流養,居無定所。生兒子別生三個或者更多,否則連家都沒有!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農村說“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養兒為什麼不能防老?

兒子多的家庭,在孩子成家以後都是要分家的,但老人往往很難一碗水端平,有的兒子給的多,有的兒子給的少。而且平時的時候可能也會有偏有向,所以有些不被偏心的兒子心裡就會不舒服。而且在農村,兒子多了,父母老了的時候都講究輪班,也就是這個兒子家住幾天,再到那個兒子家住幾天,幾個兒子輪流照顧父母,所以老人沒有安定的時候,有的老人還得忍受兒媳婦的嫌棄和埋怨。其實兒子多了真不一定能安享晚年,不一定能享受到兒子多的福氣。真是應了那句話“一母能養七兒,七兒卻難養一母!”

農村說“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養兒為什麼不能防老?

其實我們現在都能發現,現在的很多兒子反而不如女兒孝順,真是白瞎了父母對兒子的偏愛。咱們為人既是子女,也必定會是父母,所以一定要起到贍養父母的責任,給自己的孩子做個好榜樣,讓自己以後能老有所依!

農村說“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養兒為什麼不能防老?

農村說“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養兒為什麼不能防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