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在以前的農村,人們都認為多子多福,而且兒子越多越好。所以我們父母那一輩人都有好幾個兄弟姐妹,人們也認為這樣的家族人丁興旺。而人們也將親戚分為六類,稱為“三親”和“三不親”,姑、舅、姨是和自己家有血緣關係的,叫做“三親”。姑父、姨夫、舅媽是和自己家沒有血緣關係的,叫做“三不親”。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心裡始終認為姑姑和舅舅走的比較近,關係更為親密。而且一般家庭中出現矛盾需要找親戚來調解的時候,舅舅就是首選,舅舅插手外甥家中的事,似乎是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有的地方還會說“舅舅是母親的主事爺”!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而對於姑姑來說,姑姑結婚前和侄輩是一家人,結婚後侄輩是她的孃家人,同姓的兩代人血濃於水,當然會比較親了。

姨是媽媽的姐妹,農村都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媽媽和姨都是嫁出去的人,平時也就逢年過節或者婚喪嫁娶的時候走動走動,關係比較近的可能多來往幾次,但這種親戚關係僅僅維持在兩姨這一輩。一旦姨去世了,跟表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也就漸漸變淡了,甚至有些都不往來了。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在農村還有這麼一句老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相信現在很多人對這句話都深有感觸。大家現在都忙著掙錢,維持親戚關係似乎成了一件既浪費時間又要花錢、花精力的事情,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姨表親不算親,死了姨娘斷了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