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架構”的並列關係?

這個問題類似於問心理分析學派能不能治療心理疾病一樣。

實際上可供預測的學問有兩種,一種叫做“理論”,代表是牛頓物理學,特徵是從可靠的第一性原理推導出整個理論大廈的細節,理論本身是一個可嚴格證偽的體系,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頓物理學被相對論替代的歷史;

另一種叫做“架構”,代表是神經網絡的機器學習構架,特徵是從經驗中不斷試錯,修正理論細節,得到經驗公式,這個經驗公式是可以做預言的,但是架構本身是一個不可證偽的存在,一旦有預言錯誤,架構本身就會通過調節架構結構消除架構預言的錯誤。典型例子就是神經網絡的學習過程,這正是一個調節自身結構參數的過程,是一個黑箱過程。

當然,“理論”和“架構”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牛頓物理體系,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都是“理論”,但是物理學本身應該是一個“架構”,因為那些理論都可以被證偽,都可以被改進變成新理論,但是物理學本身沒有變,物理學也是通過理論的更新換代對新的物理現象進行描述,所以物理學中所有的“理論”實際上就是物理學這個“架構”的可調變量。再比如,一些沒有最終被證明的假說,看上去是“理論”,但在成為“理論”之前,現階段還是一個“架構”。比如鼎鼎大名的弦論,因為現階段的弦論中有無數種可能的結果,對於任何可能的觀察結果都可以通過調節參數給出(所謂的)理論預言,這實際上就喪失了理論的可證偽性,因此弦論在當下還是一個“架構”,而不是一個“理論”。

實際上,“理論”的確很優美,但是“架構”卻是更常見的學問體系,我們的大腦和認知結構就是一個“架構”,心理分析理論也是一個“架構”,潛意識、本能等這些概念也是不可證偽的概念,但是心理分析學派通過這個架構不斷接受病例的試錯調節,總結出一套經驗流程,並用潛意識、本身、自我、超我、本我、壓抑、情節等概念把這個經驗流程串聯起來,就像人工神經網絡中用神經節中可調節的參數描述出系統總結出來的經驗公式一樣。

所以,“理論”是有對錯的,因為它是可證偽的。“架構”則只有優劣,因為它不可證偽。我們只能看一個“架構”是否用足夠簡單概念、足夠精簡的算法和足夠強大的可擴展性描述出用於預言的經驗公式而已。精神分析也好,中醫也好,都是被訓練的很好的一個“架構”,歷史上的無數病例就是訓練這個“神經網絡”的訓練樣本。

當然,正如人和人工智能的預言都不是100%精確的,而只是需要趨近這個目標,所以人和人工智能也需要不斷的進行具體事例的訓練(既所謂學習),心理分析和中醫也要不斷進行新的試錯學習,才能進一步提高療效和準確性。

最後一個問題是,醫學應該是“理論”還是“架構”呢?我想醫生和患者對醫學的態度,與許多旁觀者的期望是不同的。許多旁觀者希望醫學是一個可以由第一性原理推導出來的“理論”,當然“理論”是優美的,但是也是稀少的,旁觀者和理論研究者當然期望醫學能成為有上帝視角的萬能的理論。可惜臨床醫生和病患更關心怎麼治療具體的疾病。我想,在大病面前,一個準確率為99%的經驗公式,遠比一個有10%的可能性被證偽的理論公式更受醫患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