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蛙的養殖概況、效益及前景

中國林蛙養殖技術

一、中國林蛙的養殖概況、效益及前景

(一)養殖概況 中國林蛙地方名有哈什蟆、田雞、油蛤蟆等,在動物學屬兩棲綱、無尾目、蛙科、蛙屬動物。中國林蛙是一個亞種,分佈在東北地區的哈士蟆分類上為中國林蛙長白山亞種。中國林蛙是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動物之一,是具有食用藥用兩的珍貴蛙種,隨著人們食用、藥用和滋補保健需求的不斷增加,林蛙及其產品逐年緊俏,價格不斷提高。促使人們對林蛙的過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資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日趨枯竭,蛙群質量明顯下降。為保護培育野生資源,確保林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中國林蛙的人工養殖業很快發展起來,20世紀80年代初期,人們開始探索封溝育蛙技術,並不斷取得科研成果,成功地推廣開來,從根本上解決了過度捕捉和破壞自然資源的問題,目前已成為我國部分山區人民的一項致富產業,同時對林蛙的人工養殖技術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封溝育蛙及半人工養蛙技術如今已遍佈中國林蛙的分佈區域,據最近統計遼寧省有養蛙點9000餘處,吉林省8000多處,黑龍江2000多處,林蛙放養場總面積達2000萬公頃以上,其它地區的效益也在迅速增加。半人工養殖技術不斷完善,遼寧省已制定了地方標準及規章、規程和辦法,林蛙產品深加工及市場營銷大大拉動了林蛙養殖業的發展。 中國林蛙人工養殖技術的研究符合生態經濟學理論和森林資源立體開發利用的現代林業經營思想,對模擬林下生態環境條件,人工餌料昆蟲,防禦天敵,安全越冬,快速育蛙,雌性誘變及構造圍欄模式等技術是成功的,初步解決了人工養蛙的有關技術難題。目前此技術已推廣到遼寧、吉林、黑龍江省及青海、甘肅、四川、湖北等地。


中國林蛙的養殖概況、效益及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