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導師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一、性情

是否沉得下心做事情,是否對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認知並正視自身缺陷,是否能把導師的指導用行動貫徹到位,對科研中枯燥的時間忍受力如何,在科研和與人交往中的心態是否積極、謙虛。

有的談幾句話就看得出來性情如何,有的需要觀察一段表現再決定培養時傾注多少資源和關注遇到過天賦高的學生因好高騖遠反而做不出事情的情況不少,所以,我最看重性情。

一流的性情+一流天賦=一流或超一流成就,二流的性情+一流的天賦=二流及以下成就,一流性情+二流天賦=準一流或一流成就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二、天賦

如果要選擇實驗研究,動手能力是否足夠突出。如果選擇做理論研究,數學功底和對物理的感知是否高人一等。你說你擅長實驗或理論,那麼現場給我搭個簡單光路或者推導個簡單公式看看?

三、興趣

做任何事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即將參與的研究方向,真正有興趣的學生不容易出現,那至少得招收對該方向不討厭的學生。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四、成果

過去已經有不錯的研究成果(最好是論文第一作者或專利第一完成人),能說明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經驗,可以減少培養時間,快速進入新課題的研究。這是比考試分數更重要的東西。

五、考研分數及英語水平

能夠閱讀英文文獻,有英文寫作能力,畢竟導師得指望你發文章,寫上他的名字。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六、科研思維

科研思維是指面對現象,能夠提出問題,查詢相關背景資料文獻,設計出實驗和調查方法,得出結論。

七、優中選優原則

學校、專業冷熱不同,供需是否平衡是面試的第一要素。如果上線的人多,自然該學校、該專業要優中選優,而如果上線人少,則要調劑,低分考生有可能錄取。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因此,低分錄取,高分被刷,是有可能的。優中選優,是指一定範圍的優,就像高考報志願,報不好,是有很大落差的。

八、"優勢原則”和"漏口原則”

雖然考生分數有高低差異,但是,錄就是錄,不錄就是不錄。某些情況下,某些考生在某些方面有很強的優勢,如外語、專業、科研背景等,讓導師絕得眼前一亮,在其他大問題的情況下,肯定優先錄取;

反之,某些考生在某些方面有重大的問題,就像水池有個漏口,水會都流掉,往往會直接被刷掉。但兩種情況都很極端。一旦出現,複試小組會很謹慎,往往反覆斟酌,甚至要打報告說明原因。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九、“熟悉優先”原則

這裡的熟悉有幾種情況,一是導師對學生的熟悉程度:對學生的學校比較熟悉(名校的名聲也是一種熟悉),有老師或者師長推薦(當然是自己表現較好的學生),因此事先和導師聯繫,讓導師瞭解自己是不錯的方法。

二是學生對所報專業知識熟悉,對報考專業所在科室熟悉、對導師工作方向熟悉(具體什麼方向、有什麼文章),如果你說出本學科近期進展、主要學術期刊,能把所報單位的歷史、各個主任的方向、文章如數家珍,自然親近度大增。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十、“優勢相對”和“誠實第一”原則

每個人的優勢不同,而不同導師青睞的東西不同,環肥燕瘦,各有所好。優勢是相對的,可能幾個複試的學生某一方面,比如:英語相差不大,其他方面的優勢決定錄取。

同理,兩個人差不多,只能錄取1個,某個方面很小的問題,就決定取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你認為你在某方面有優勢,一定要真正比別人高。

我碰到有的考生複試時說自己是英文班畢業,或是有英語第二學位,自己認為比其他同學外語有優勢,可是六級400多,考研英語也一般,複試翻譯沒出彩;有的說自己臨床如何實習,一問具體細節,根本回答不出來;有人說自己有文章,一問實驗細節,就露餡。

因此,不要想投機取巧,挑戰複試老師的智慧和社會經驗。

導師說:我會收這樣的學生讀研!你以為只要漂亮和帥就行嗎?

以上就是導師選擇研究生的一些標準,小可愛你符合了幾個?快來留言說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