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錯把珍珠當魚目”的意思是把價值昂貴的珍珠,當成了便宜的魚目。主要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守著寶貝,卻渾然不知,一直把這個寶貝當成很一般的東西對待。

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貧窮的地區,或者文化水平比較低的人群中,正如有的網友爆料,紅薯的葉子是抗氧化蔬菜之一,營養價值是十分高的,一斤的紅薯葉等於十斤的人參,可是在農村沒有幾人知道紅薯葉可以食用,更別說知道它的營養價值了,在農村一般用紅薯葉餵豬,或者直接把它粉碎在土地裡,聽了這些是不是感覺很可惜呢?

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其實這種事情還是很多的,比如一名村婦竟然用千萬的瓷罐常年醃鹹菜,這還不算什麼,據說她的家中還有類似這樣的菜罈子還有上千個,是不是很震驚,彆著急,聽小編細細給您講清楚。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愛好也越來越廣泛。比如現在有許多人都比較喜歡收藏,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去古玩市場轉一轉,希望能撿到一個寶貝,儘管這種幾率不大,但是萬一碰到了呢,是不是啊!慢慢的喜歡收藏的人越來越多,可是真正懂如何辨別寶貝的人卻寥寥無幾,僅僅聽商販的一面之詞導致很多藏友都上了當,真是欲哭無淚啊。

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後來電視上開播了鑑寶方面的節目,節目的播出給藏友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專家幫忙鑑寶,這下就不怕上當了,可以說是藏友們天下的好事。有一期節目中,一位村婦抱著“鹹菜罐子”來讓專家鑑寶,看罐子的器型,這是一個青花瓷的罈子,無論從外形、工藝還是花紋上來看,這都像是一個老物件。通過專家的仔細鑑定後,判斷這個罐子跟洪武年間的景德鎮瓷器十分相似。這位村婦介紹說,這是家裡用來醃鹹菜的罐子,家裡少說也得有千個,如果說這是景德鎮燒製的,一個價值三四千萬,那麼看來福布斯排名真的就要變一變了。

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後來專家又發現瓷器的底部胚胎比較粗,可以斷定它是元代晚期或明代早期的一個青花瓷罐,所以它的價值也就只有三四十萬,專家說:家裡還有那麼多,恭喜您變成有錢人了。村婦聽了十分開心,表示以後不會再用它醃鹹菜了,會好好的保存珍藏的。如果這些罐子都是真的,那麼這個村婦家得有多少的隱形財富呢?對此你怎麼看?

農婦帶“菜罈子”參加鑑寶,稱家中還有上千個,專家:您有錢了!

有句古話說的好“此之朱玉,彼之瓦礫”,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什麼東西都應放在正確的地方,美麗的紅玉在不認識的人眼中和蓋房子所用紅磚是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因為放錯了地方。或者來說在這個地方沒有遇到真正瞭解其價值的人,希望每一個人都有一雙慧眼,能讓身邊的東西展現出自己的價值。這樣就不會有人暴殄天物了,你認為呢?你對此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