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決定”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典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受到了高度重視,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被認為是下一個超級風口,其中包含的機會不言而喻。傳統行業若能與之深度融合,必然會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驅動,也將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當前部分行業已經成功引入了相關新技術。以零售業為例,在線上線下“共振”的新模式出現之前,傳統零售業和電商一直處於比較對立的位置,一邊是電商的快速發展擴張,一邊是傳統零售的“半死不活”。而近年來新出現的“無界零售”“新零售”模式,則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旨在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新模式出現之後,不僅線下實體呈現出起死回生的趨勢,線上消費購物體驗不足的弊端也得到了有效緩解,“互聯網 + ”通過賦能的形式造就了雙贏的局面。

雖說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包含了巨大的能量,但是從宏觀層面來看,目前它們仍然還處於成長期。根據《 2018 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研究報告》, 90% 以上的人工智能企業都遭遇了虧損。另一方面,我國數字化的發展水平也存在著不均衡的問題。《中國“互聯網 + ”指數報告( 2018 )》的數據顯示, 2017 年,中國的數字基尼係數為 0.59 ,處於相對不均衡的狀況。

數字經濟發展不均衡與我國當前城鎮化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有莫大的關係,這也是下一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人工智能的商業落地之痛,實際上是可以預期的。在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工智能作為最熱門的投資風口自然受到了多方資本的追逐,在技術研發初期和商業探索期,投入產出比較低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其實,這些當下存在的問題並不算是疑難雜症,而是互聯網經濟新生態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必經的陣痛。只要保持目前的發展態勢,推動相關支持政策切實落地,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後,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不論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還是實體經濟,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在未來都會取得更好的發展。

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